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2年09月21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坚定文化自信,为新时代新征程凝心聚力
    •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出版发行
    • 新增39家制造业全国隐形冠军企业
    • 构建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 统筹发展和安全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 我国消费电子产销规模 均居世界第一
    • 强化党建引领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 南海入选工业互联网推动数字化创新领先城区

    第A02版:要闻

    • 强化党建引领 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第A03版:要闻

    • 企业数字化转型有望成全国样本
    • 数智化质保 做足“顶配”质量
    • 江苏深圳项目与南企“相亲”
    • 展旗学堂研修班助产业人才练好“内功”

    第A04版:要闻

    • 强化管控措施 改善空气质量
    • 街头满眼“中国红”
    • 3条地铁接驳线即将运营
    • 提升委员履职能力激发参政议政热情
    • 帮助血友病患者提高医疗报销额度
    • 广发银行信用卡以两轮电动车分期优惠支持低碳经济

    第A05版:大沥观察

    • “大沥佬”想大沥好
    • p25

    第A06版:镇街

    • 道路改造提颜值 路通财通聚人才
    • 油烟排放不达标 餐饮店被罚5000元
    • 创新监管手段确保食品安全
    • 梳理风险隐患开展全链条整治
    • 社矫对象漠视监管被行政拘留10天

    第A07版:文明佛山

    • 30场科普课堂邀你探索科学奥秘
    • 12所学校开展课堂教学试验
    • 你守护“大家” 我撑起“小家”
    • 司机因虚假陈述被罚款2万元
    • 督促企业整改守护“桂城蓝”

    第A08版:天下

    • 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出版发行
    • 全国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总数已达36万个
    • 坚定文化自信,为新时代新征程凝心聚力
    • 燃气安全常自检之燃气灶具检查要点
    • p6
  •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下一篇

A07:文明佛山

南海韦慧玲家庭入选2022年广东“最美家庭”名单

你守护“大家” 我撑起“小家”

2022年09月21日

■韦慧玲一家。

“一人保家卫国,一人科研报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项荣誉实至名归!”近日,2022年广东“最美家庭”名单揭晓,来自南海的韦慧玲家庭榜上有名。得知这一消息时,亲友们纷纷表示祝贺,其中出现频次最多的词是“实至名归”。

“军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韦慧玲是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青年博士教师,专业能力过硬、学识渊博;丈夫李寿权是一名军人,长期驻守边关保家卫国。正如这句很多人熟悉的歌词那般,韦慧玲与丈夫一人投身军旅保家卫国,一人潜心探索科研报国,用对彼此的忠诚、对家庭的呵护、对事业的热爱、对社会的奉献,阐释了“最美家庭”的内涵。

青藏高原战严寒沙漠戈壁斗酷暑

“结婚十年,我们一直分居两地。家里老人、丈夫、孩子分别在不同省市,每年都要多次长途驱车来回奔波。”回忆起独自挑起家庭重担的点滴,韦慧玲的眼里满是坦然,她说,虽然要一个人承担起家里大大小小的责任,但她觉得无怨无悔,丈夫李寿权的军人身份更是让她倍感骄傲。

李寿权从军二十载,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海拔4000多米的青藏高原战严寒,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渺无人烟的沙漠戈壁斗酷暑,冰火两重天的考验和艰苦环境的淬炼,都不曾让他有过半分退缩。然而,当他想起家中八十多岁的母亲和两个年幼的孩子,内心时常充满自责和愧疚。最让他感到遗憾的,便是当年身怀双胞胎的妻子临盆需要手术时,他都无法及时归来,只能委托亲戚帮忙签字做手术。

“你保卫国家,就是在保护我们。”韦慧玲比任何人都更了解丈夫的心思,也总能用温柔而充满力量的话语让丈夫打消顾虑。韦慧玲说,丈夫在担任连长期间,有一项任务是排除各种哑弹,这是一项危险系数极高的任务,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哑弹爆炸。那时候,每次接到丈夫的电话说要出去执行任务时,她都会在心里咯噔一下,但为了不让丈夫带着心理负担去执行任务,她都会把担忧压在心底,直到再次接到丈夫报平安的电话,心中的石头才会落地。

正因有了韦慧玲的全力支持,李寿权可以专心工作,带领连队爆破组成功排除哑弹200多枚,为部队消除了重大隐患,还被称为“哑弹克星”;同时,他还积极参加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等行动,获评“抗洪抢险先进个人”。

科研路上攀高峰三尺讲台育英才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韦慧玲善于从教学中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先后发表教研论文四篇。韦慧玲的博士学位是在婚后取得的,在李寿权的鼓励支持下还获得了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出国深造。她还主持粤佛青年项目1项,主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3项,先后发表SCI/EI学术论文16篇、申请发明专利6件。

“为了把课讲好,她经常反复看书,打磨课件,做动画演示,录视频……”李寿权说,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自己每年一次的休假时间,不是跟着妻子到办公室备课,就是在家里听她试讲课程提建议。

在事业上各有所成的夫妻俩,在家庭中也传承了孝老爱亲的优良传统。有一次,80岁的家公由于心脑血管疾病复发急需送医,而家婆又因为腰椎问题在卫生所打点滴,还有两个两岁的孩子需要看护,分身乏术的韦慧玲立即把孩子送到附近的儿童游乐园,让老板娘帮忙照顾,自己把病重的家公送到医院。由于救治及时,家公的脑出血情况得到控制。当时,李寿权正在执行重要任务,为了不影响他的工作,直到家公出院、家婆情况好转后,韦慧玲才将此事告知他。

夫妻二人的言行举止,也在无形中影响着两个孩子。父母的言传身教,为孩子们树立了乐于奉献、奋发有为的榜样,让孩子们从小就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成长。“一家人互相理解、关心、支持,才是家庭和谐幸福的基石。”韦慧玲一家正用最真诚的情感、最质朴的方式,诠释着家风之美。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黄梦灵通讯员林镜杰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