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灶资深基层工作者叶永恒:
七旬爷爷“踏破铁鞋”分享基层治理经验

■走访村(社区)过程中,针对基层干部提出的问题,叶永恒(中)逐一解答。
古稀之年,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本应是在家带孙子,安享天伦之乐的年纪,但在丹灶,71岁的叶永恒虽已退休10余年,却依旧满腔热血,走遍全镇各个村(社区),为基层治理贡献力量。
叶永恒是土生土长的丹灶人,有着40多年扎根基层的丰厚阅历,他善于观察社会、分析社会,积累了对社会问题较为深刻独特的见解。他曾先后被聘为佛山市讲师团成员、南海讲师团成员,受邀到省、市、区各地为党员、干部授课超3000多场次。
今年3月,他以扎根基层工作40多年的丰厚阅历再出发,用脚步丈量丹灶,分享丹灶基层治理经验。
扎根基层
分享丹灶成功经验和做法
在这位71岁的资深基层工作者眼里,丹灶不仅是养育自己的故土,更是他寄托理想与热爱的热土。拥有四十多年在政府及基层工作经历,让叶永恒对基层治理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作为南海讲师团的首批成员,他经常深入部门、镇街、村居等地开展培训教育讲座。几年来,他在全省各地开展培训教育讲座累计超3000场。
如何在两个小时的授课时间里让前来听课的党员干部有所收获,是叶永恒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讲课一定要结合实际。”他认为,纯理论的讲课,学员会觉得与自己没太大联系。为了解各地实际情况和学员的需求,叶永恒扎根基层,走访村(社区),与基层干部聊天,听取他们的心声和意见。几年间,他走访了上百个村(社区),对于基层干部们提出的问题,他都会逐一解答。
正是他注重调查研究,执着追求理论结合实际工作的讲课风格,为学员们带去许多关于基层治理的新理念、新动向、新思考,深受学员们的欢迎。今年3月,他为丹灶近300名经济社干部进行了授课,围绕“怎么做好经济社党支部书记、社长”的主题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采取“专家授课+现场教学+点评访谈”的教学形式,指出支部书记和社长要通力合作,要有“为得人”“为得村”的情怀。
“叶老师的讲解思路清晰、一针见血,而且先进村居的经验非常值得学习,大大激发了我们干事创业的信心。”丹灶东联社区陈边经济社党支部书记陈耀铃表示,要把学习的成果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积极作为,让群众得实惠、集体得收益。
此外,叶永恒还将丹灶优秀村(社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融入授课内容,大大增加了丹灶的知名度,让很多地方的基层干部纷纷组成学习团,到丹灶实地参观学习。
走访村(社区)
展现丹灶基层治理成效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会迸发多少力量。叶永恒参与制作了一档本土深度评论节目——《叶老走丹灶》,通过深入丹灶28个村(社区),走访乡村民情,展现丹灶在基层治理工作上的阶段性成果、亮点成效及成功经验。
“增长见识,是改变思维方式一个很强大的动力。不要让党员干部‘最远只去过罗行,最呖只吃过鸡行’,没有见识,感受不到外面的变化发展。”“如果没有农业的集约化,就没办法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机械化和景观化,这个关口必须要过。”“东升社区的‘蛋糕·融情’不仅仅是送个蛋糕、说句祝福话语,党组织大家庭的关怀和温暖,能够充分激发党员为本村事务作出贡献,做好领头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节目中,叶永恒将理论与基层干部的工作实践相结合,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像一股精准滴灌的“源头活水”,不断地注入基层治理的广阔天地间。
该评论节目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引起热烈反响,引发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村居群众的思考,从而更好地推动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工作人员立志愿为、担当敢为,崇实善为,激活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许多地方还将这个节目作为教育党员、启发党员和经济社干部的参考资料。
“丹灶变化太大了,作为丹灶人,我为家乡取得的发展成就感到高兴、自豪!”几个月的时间里,叶永恒的脚步踏遍了丹灶的每一个乡间角落,家乡近几年的变化令他感到欣喜。通过用脚步丈量丹灶,他对家乡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也坚定了他用自己力量推动家乡发展的决心。
“我想借这个契机,讲好丹灶故事。”叶永恒说,他一直致力于对外推广丹灶,让更多人了解丹灶、熟悉丹灶,同时将丹灶可复制、可推广、可参考的优秀基层治理经验传递到更多地方,为基层治理赋能。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陈时然通讯员丹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