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名平洲玉器手艺人赴广州美院研修
珠江时报讯(记者/洪晓诗)9月13日,广州美术学院参与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第七期研培班——广州美术学院2022年玉雕研修班在广州开班。研修班为期18天,共招收学员20名,均为南海区平洲玉器街的玉器手艺人。
本次研修班由广州美术学院主办,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承办,南海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南海区平洲珠宝玉器协会协办。
研修班设置了历史、文化、政策类基础课程、艺术理论和相关实操课程及传承人交流分享与外出考察、产业模式及电商等教学内容,以“提升学员的审美眼光与艺术品位”为宗旨,通过深入细致、形式多样、层次丰富、具有针对性的培训,着重提升玉雕传承人群的审美意识,一方面引领学员多创作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优秀作品;另一方面鼓励学员多方面探索玉雕在当代市场的可能性,努力推动平洲传统玉器制作技艺高质量传承和发展。
佛山市南海区互联网行业党委专职副书记张科科表示,希望以此次玉雕研修班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平洲玉雕传承人群的审美意识,一方面发掘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契合点,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另一方面鼓励学员们多方面探索文化遗产传播、发展的新方法,推动南海区文化遗产工作体系优化升级,为南海文化遗产事业注入新时代活力。
截至目前,南海区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7项,其中2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4项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4项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7项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近年来,南海区不断完善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管理办法,先后公布了《南海区文物保护与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南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等,是佛山市首个发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的区域。
同时,南海区积极统筹推进编制《西樵山采石场遗址保护规划》《广府文化(南海)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等,加强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和创意展示,将文化遗产纳入优质旅游路线,推进历史文化游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