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鹏锂电池材料智能装备产业园在丹灶开工,南海区“拿地即开工”审批改革再创“新速度”
摘牌到拿证 不到5小时

■昨日,广东中鹏锂电池材料智能装备产业园在丹灶开工。 珠江时报记者/戚伟雄摄

珠江时报讯(记者/黄婷通讯员/南政数宣鲁浩)昨日上午,广东中鹏锂电池材料智能装备产业园“拿地即开工”仪式在丹灶镇举行,这是南海区在“拿地即开工”审批改革方面又一成功实践。
广东中鹏锂电池材料智能装备产业园由与丹灶镇签订投资合作协议到成功摘牌,历时不到3个月时间。8月24日,广东中鹏新能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烧成装备新生产基地项目土地摘牌,从摘牌到拿证,全程仅用4个多小时,区镇形成合力,以分秒必争的精神再次刷新了“拿地即开工”新速度。
区镇联动加速项目审批效率
广东中鹏新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扎根丹灶、面向全球的高新技术企业。本次项目(二期)占地2公顷(30亩),将作为广东中鹏的上市总部,建造智能工厂、无尘车间,致力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烧成智能装备生产基地,助力广东中鹏成为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烧成智能装备领域的领军者。
三个多月前,广东中鹏锂电池材料智能装备产业园与丹灶镇签订投资合作协议,在丹灶镇建立上市总部项目。72天后,广东中鹏新能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烧成装备新生产基地项目土地摘牌,从摘牌到拿证,全程仅用4个多小时,为企业节省了3~4个月动工时间,为落地投产赢得宝贵时间。
高效审批的背后,离不开区镇联动。副区长徐永强谈到,佛山市自然资源南海分局、区行政服务中心联动经促、招商、市监等部门,落实“益晒你”企业服务体系,将优质的政务服务下沉到镇街前线、深入企业一线,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为了企业干。
其中,面对建设项目涉及部门多、审批流程复杂、申报材料多、时间跨度较长等问题,南海区行政服务中心代办团队联合丹灶镇招商中心主动上门,全程代办,围绕项目签约、供地、报建、开工等关键节点,制定项目开工计划,倒排时限,明确责任主体,合力加快项目申报进度。
此外,区代办中心、经促、住建水利、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等部门共同发力,为项目提供“一对一”申报辅导会,“量身定做”报审计划,精准传递施工证申报最新政策,及时解答项目在申报过程的疑问难点,提供材料辅导、加快审批、指导做好施工进场准备工作等靠前服务,为“拿地即开工”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
在开展代办服务过程中,南海区代办团队运用代办服务系统,为项目提供专业、精准、高效的一站式云服务,通过代办系统,可实现对企业远程辅导、与各部门、项目方“随时随地”云会议解决企业申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疏通项目难点堵点,并提供实时调整报审计划、催办服务,项目办事过程一览无遗,企业还可以享受线上按需下单上门服务。
开工仪式上,广东中鹏公司董事长万鹏为南海高效“审批效率”点赞。他谈到,过程中,区镇部门24小时提供贴心服务,让他深深感受到了南海政务服务的高质高效,跑出了项目建设的“加速度”。
丹灶镇加速推进新兴产业项目落户
广东中鹏锂电池材料智能装备产业园是丹灶跑出了“项目为王,落地为要”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丹灶镇按照“两高四新”产业发展导向,紧紧围绕大湾区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标杆镇这一总目标,上半年签约、落地项目达50个,计划总投资超180亿元,新兴产业与重大项目在丹灶加速汇聚。
上半年,丹灶成功举办的“项目为王,落地为要”招商推介大会,陈光院士项目、广东中鹏项目、鸿基创能膜电极项目等39个优质项目现场签约、投产。
新能源、智能安全、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丹灶招商引资的目标,丹灶镇按照“项目带产业、产业延链条、链条成集群、集群建园区”发展路径,打造“大招商”格局,全域、全员、全力助推丹灶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如今的丹灶,院士项目纷至沓来、央企名企纷纷落户、重大项目陆续投产、专精特新持续壮大、数字化转型有声有色、上市战略蹄疾步稳。
为让项目更高效地落户,丹灶镇成立招商项目专班工作机制,为客商提供洽谈、签约、落地、进驻、建设、投产等一条龙闭环式精准服务,切实践行“早签约、早供地、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的服务承诺。
今年5月,佛山提出企业上市倍增计划“添翼行动”,丹灶率先作为,大力实施“510工程”,用5年培育引进超过10家上市企业,通过优先出让土地、加大扶持奖励、链接上市资源、提供精准服务,构筑大湾区上市企业的高地。
丹灶镇全力铺排实施“510工程”,通过建立上市后备企业白名单,为企业出具初步的上市诊断报告及工作建议,冲刺期企业贴身服务。对进入辅导、审核期的上市后备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加强上市企业培育。
丹灶镇副镇长刘小祺谈到,丹灶镇始终坚持“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的姿态,抢抓有利时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制订落实一项目一专班工作推进机制,及时为项目落地建设排忧解难,掀起大抓项目建设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