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树头下的“委员聚焦”
南海区政协“委员聚焦”第六期融媒议政活动走进九江烟桥古村,多方共商深化构建社区养老健康服务体系
■政协委员、职能部门代表、社区干部、协会会长等在榕树头下畅所欲言。
扫码看视频
精彩观点 我们有一个梦想,就是南海要探索“滴滴模式”的护理员服务,把社区家政公司、物管等机构的人用起来,为老人提供护理、家政等服务,以获取一定的薪酬,政府对其进行监管,形成互助式养老模式。 ——南海区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昌灵
我希望,未来南海老人在小区内就能解决慢病就医、护理、康疗、用药等问题,这需要政府和社会的重视。现在应该做的是建立试点模型,一边做,一边评估,一边调整。——南海区政协委员、佛山市养老服务产业协会会长黄劲涛
在社区,不少老年人虽已退休,却并不服老,他们渴望继续发光发热。建议开发志愿者“养老时间银行”小程序,把志愿者为这些独居、高龄、半失能老人提供公益服务的时间存进“养老时间银行”,当自己或父母需要帮助时,也可以从中支取“被服务时间”。 ——南海区政协委员、九江镇烟南村党委副书记苏结仪
我建议引导公益力量投身养老服务,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民间社团、社会贤达等参与助老和社区幸福院建设运营,通过财政出一点、集体支持一点、社会筹集一点的办法缓解财政资金压力。 ——南海区政协委员、九江镇桃苑颐养院院长余梅芳
建议对年满8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养老需求评估,形成初步养老计划,尤其是针对有护工照顾的家庭,要配置社区内护工或上门医疗服务资源。 ——南海区政协委员、佛山市北达博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项目主管何舒婷
养老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人才会出现缺口,应尽快开展相关的人才培养,同时教育机构和社区养老机构要做好对接。 ——南海区政协委员、广东一龙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崔嘉展
8月30日,在九江烟南村一棵百年大榕树下,政协委员、职能部门代表、社区干部、协会会长齐聚一堂,围绕“深化构建社区养老健康服务体系”的主题畅所欲言,“夕阳事业”蓝图越描越美好。
这是南海区政协联合珠江时报开展2022年“委员聚焦”第六期融媒议政活动的生动场景。一个小时里,众人提出一个个事关老人安享晚年的建议,探寻“老有所养”新路径,现场气氛热烈。
今年以来,南海区政协创新协商议政方式方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类似“委员聚焦”这样的活动频频出现在南海各镇街、企业、社区、田间地头等地方,让政协协商议政更接地气,为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建设贡献政协力量。
政协三年“不停步”
为破题社区“养老忧虑”寻路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养老是每个人或每个家庭都避不开的话题。
全国“七普”数据显示,南海区常住人口366.72万人,其中60岁以上35.68万人,占9.73%,十年间60岁以上人数翻了一倍多,高龄化趋势愈加明显。
近年来,南海区十分重视养老事业,2015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养老服务信息惠民工程建设试点之一;2017年,南海在全省率先启动建设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2021年,“南海区养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专项试点”被确定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
借助“互联网+智慧养老”,南海以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为“网”、机构养老为补充、社区养老为依托、居家养老为基础,构建“一网三层”立体养老服务体系。
兼具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优势的社区养老,一直是南海区政协关注的焦点。今年年初,“构建立体化的老年人居家及社区养老健康服务体系”成为南海区2022年十大民生实事之一。
“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南海区政协常委、社会法制和民族宗教委主任李佳华直言,自2019年起,区政协社会法制和民族宗教委连续三年深入区内幸福院调研视察,并赴重庆、无锡、济南、青岛等省内外城市考察取经,组织医卫、人社部门协商探索“医养结合”“养护人才培养”等热点问题,进一步理清南海人民迫切的社区养老需求、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在李佳华看来,延续南海区政协“一题到底”的协商模式,今年政协再次关注“深化构建社区养老健康服务体系”,以期让南海区老人过上“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的幸福晚年生活。
委员专家围坐榕树下
共话社区养老如何“像在家一样”
社区养老为何如此受关注?社区养老如何“像在家一样”?后续还需要怎样完善以进一步提升?榕树头下,随着主持人的“抛砖引玉”,台上的委员、专家现身说法、建言献策。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让老人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不仅是社会长期关注的话题,更是子女心中最柔软的牵挂。”对养老事业颇有研究的南海区民政局副局长朱昌灵说。
截至2021年底,南海区75岁以上老年人有7.91万人,养老机构有24家,养老床位有7000多张,社区幸福院有256家……朱昌灵以一组数据展示了南海养老现状,并透露南海正在铺开建设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
结合自身体验,南海区政协委员、佛山市养老服务产业协会会长黄劲涛直言问题:“社区慢病管理这一块,老人的慢病调理、复诊、用药等都会往大医院跑,但年纪稍大的老人行动不便,智能系统的功能也不会用,子女就要付出更多精力进行陪诊、陪护,这样就会打乱他们的工作节奏,增加年轻一代的生活负担。因此,深化社区‘医、养、护、康’四位一体的服务体系,构建社区养老健康服务体系仍有较大的完善和提升空间。”
有着20多年机构养老从业经历的南海区政协委员、南海九江桃苑颐养院院长余梅芳则从“人、财、物”方面提出建议:要引导公益力量投身养老服务,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民间社团、社会贤达等参与助老和社区幸福院建设运营,通过财政出一点、集体支持一点、社会筹集一点的办法缓解财政资金压力。
深耕基层一线的南海区政协委员、九江烟南村党委副书记苏结仪认为,在社区,不少老年人虽已退休,却并不服老,他们渴望继续“发光发热”。而另一些年龄偏大、体质偏弱的老年人,又希望有人照顾。建议开发志愿者“养老时间银行”小程序,把志愿者为这些独居、高龄、半失能老人提供公益服务的时间存进“养老时间银行”,当自己或父母需要帮助时,也可以从中支取“被服务时间”。
南海区政协委员、佛山市北达博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项目主管何舒婷长期与基层群众打交道,服务对象很多都是老人。她建议对年满8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养老需求评估,形成初步养老计划,尤其是针对有护工照顾的家庭,要配置社区内护工或上门医疗服务资源。
南海区政协委员、广东一龙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崔嘉展认为,养老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人才会出现缺口,应尽快开展相关的人才培养,同时教育机构和社区养老机构要做好对接。
“夕阳事业”正当时
打开“有所养、健康养”新局面
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针对大家的意见建议,朱昌灵现场“答题”,以南海养老事业的未来回应关注。
从2017年开始,南海社区养老以社区幸福院为品牌铺开建设。目前,南海建设运行社区幸福院达256家,分布在各镇街,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服务、保健康复服务、文体娱乐服务、志愿服务等“一条龙”养老服务。
朱昌灵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说:“作为社区养老主阵地的社区幸福院,就像幼儿园一样,老人早上过来,晚上回去,在这里可以享受到一条龙服务。”
“所有人到老年期都要面临养老、医疗、照护、社会参与、精神文化生活问题,这关乎整个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朱昌灵认为,对于老年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养”和“医”,其中“养”是核心,“医”是保障,养老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围绕社区养老服务,朱昌灵透露南海未来将新招迭出:一是计划探索“滴滴模式”的护理员服务,把社区家政公司、物管等机构的人用起来,为老人提供护理、家政等服务,以获取一定的薪酬,政府对其进行监管;二是社区幸福院探索公益与收益并存,借鉴深圳、无锡等地方,提供“两张表”,一张是公益性免费的,一张是收益性收费的,精准服务老人。
养老服务是“夕阳”事业,更是“朝阳”产业。对于备受关注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根据2022年度南海民生实事目标任务要求,2022年底要新增医养结合床位600个,在桂城街道、大沥镇和西樵镇建设3个新型社区医养结合型机构。
“我们相信,南海定不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美好之托,不仅‘有所养’,还将实现‘健康养’‘幸福养’。”现场,来自政协九江镇工作委员会的委员们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文/珠江时报记者戴欢婷通讯员叶志海麦盛彬图/珠江时报记者刘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