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文化之根 激活古村之魂
西樵松塘村以文化振兴激发乡村活力,为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做出有益探索
■松塘村举行“出色”巡游,现场群狮共舞、喜气洋洋。 (资料图片)
■修缮后的区氏宗祠(保滋堂)熠熠生辉。 珠江时报记者/黎小燕摄
■航拍古色古香的松塘村。 珠江时报记者/章佳琳摄
“宗祠是一个家族的象征,也是族群文化的根,修缮祠堂是每个族人的事。”
“修缮祠堂百年难得一遇,我们碰上了,就是难得的积德机会,要珍惜。”
……
日前,记者走访西樵松塘村,了解区氏宗祠修缮的故事,村民高度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让人动容。
今年1月,松塘村发出区氏宗祠修缮筹款的通知,短短13天,便筹得善款300多万元,远超工程所需费用。以此为契机,松塘村建立了文物建筑修缮保护工作机制,用结余的善款对族中多间祖祠进行修缮,创下了区内村民自发大规模修缮文物的先例。
区氏宗祠修缮的背后,是松塘村引领古村文化保育和活化的体现,更彰显了全村高度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以文化人、以文促治、以文兴产,“松塘模式”通过文化振兴激发了乡村活力,为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做出有益探索。
党建引领基层善治
广泛凝聚力量13天筹款300多万元
自南宋开村以来,松塘村已有800多年历史,村中宗祠家庙、家塾书舍、镬耳屋民居、古巷道、古井、古树众多。
这些古迹见证了一代又一代村民的繁衍生息,难免遭受岁月的风雨侵蚀。其中,区氏宗祠(又名“保滋堂”)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落成至今已有400多年。其曾在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和宣统二年(1910年)经历两次重修,在20世纪80年代也稍作修葺。但时至今日,该宗祠出现多处严重渗漏、瓦檐脱落等情况,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还不利于文物建筑的保护。
2021年9月,松塘村以村内文物建筑修缮保护、传承敬祖孝宗的中华传统美德为切入点,发出修缮松塘区氏宗祠和完善族谱的倡议,并第一时间按照市、区、镇文物建筑修缮相关规程提请申报审批。有别于其他村“先筹款、再修缮”的做法,松塘村先垫支了30万启动修缮,随后再全面发动族人参与筹款。
今年1月,历经3个多月的修缮,区氏宗祠再次绽放独特魅力。筹款通知发出后,从1月10日到1月23日,短短13天便筹得善款300多万元,远远超出筹款100万元的目标。
筹款远超预期,这是如何实现的?
“我认为全面动员、流程公开透明很重要。”上金瓯社区党委委员区国敏介绍,从修缮方案评审到发出筹款通知,再到筹集捐款、捐款使用等,每一个环节都通过村里的公告栏、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形式告知村民,做到公开透明。此外,在筹款的过程中,坚持党建引领,广泛发动党员、族中长老、乡贤、群团组织等力量参与,发挥最大合力作用。
“没有传承就没有根,保育好先辈们留下来的古迹文物,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年70多岁的区伟权是族中仲房父老。在发动筹款过程中,他多次召集同房族人进行文物保护宣讲和筹款流程解读。
“祠堂维系着海外乡亲与本土的血缘关系,同时也是乡亲及后代子孙们了解家族历史、当地文化发展史的重要载体。”在区伟权看来,修缮祠堂不仅是族中后人天经地义的责任与义务,更是保护和传承本土文化的使命与担当。
以修缮区氏宗祠为契机,松塘村成立了文物建筑修缮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保滋堂下拨各房祠堂维修专项资金的管理办法》,以村中文物建筑修缮保护为切入点,广泛动员群众力量,探索以乡村文化振兴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模式。
随着村中世大夫家庙、见五大夫祠、六世祖祠、塘西六世祖祠、东山祖祠五间宗祠(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陆续启动修缮活化,松塘村创下了区内村民自发修缮文物规模最大的纪录。
家风养成文化自觉
崇文重教薪火相传乡贤接力保育“翰林村”
事实上,“松塘模式”并非第一次引领南海历史文化保育与古村活化工作。早在十多年前,松塘村通过村规民约保育活化古村的做法就已走在全国前列。
“古来数百年世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等事业还是读书。”八百多年来,读书积德的祖训在松塘村代代相传,松塘村也被誉为南国“翰林村”,古今族人都以崇文重教为荣。正是村民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成为“活化”松塘村的“药引子”,让古村的活化保育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2008年,松塘村以重修孔圣庙为契机,村民自发成立翰林文化协会,在港澳同胞的带动下,筹集到200多万元成立“翰林文化基金”,对村内古建筑和珍贵文物进行修复、奖励考上大学的学生。
2011年,松塘村订立《西樵镇松塘村村规民约》,要求村内的有证土地、祠堂、民居等项目的改造,均需保持古村岭南建筑风格。为保证古村的统一规划,社区居委会先后委托中山大学旅游研究所和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松塘翰林文化村旅游开发规划》和《西樵镇松塘村名村建设规划》,并以政府主导统筹推进古村保育开发,在基础设施、旅游设施、生态保护、古迹修缮、文化保育等方面开展大量保育工作。
不仅如此,在松塘村父老的带动下,村民们对村庄的人物、历史、地理、建筑、传说等文化事项进行了全面收集和整理,并在高校学者的帮助下,积极申请国家级、省级等各类历史文化名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项目,恢复“烧番塔”“孔子诞”“出色”等各种非遗展示活动,为古村落活化注入了鲜活的文化内涵。
凭借着成功的古村保育活化路径,松塘村受到外界广泛关注,先后获得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古村落”“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广东旅游名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称号,还成功登上央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节目。
松塘古村的保育活化,与南海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政策密不可分。南海先后出台《佛山市南海区文化事业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佛山市南海区历史传统文化保护奖励资金的实施细则》等文件,对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镇(村、街区),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活动,古村落历史建筑修缮,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修缮等予以奖励和补贴。
其中,获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街区)的,一次性奖励200万元;利用自筹资金开展不可移动文物修缮的,可根据文物等级获得修缮资金总额的20%~50%的补贴。这些政策为南海众多古村的保育活化提供了资金支持。
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盘活古村文旅“富矿”唱响全域旅游大戏
对古村的保育活化,不仅使松塘村完整保留了本土的历史文化肌理,还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近年来,松塘村充分挖掘和利用村中特有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选取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书舍家塾、空置的古民居建筑群,建成活态化的翰林文化博物馆、松塘学堂体验馆,引入积厚堂民宿、福厚博物馆等旅游项目,丰富旅游业态,“留”下游客。
随着“烧番塔”“孔子诞”“出色”等民俗文化活动的恢复,松塘村游人如织,热闹非凡。其中,中秋“烧番塔”曾赢得了中央电视台《传奇中国节·中秋》节目组的青睐,通过“云直播”走进了全球观众的视野。“孔子诞”更升级为翰林文化节,通过品翰林宴、拜孔圣庙、步青云路吸引八方宾客前来,打响了“松塘翰林名村”的品牌。
今年,首届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将在西樵开幕。令人期待的是,松塘村被列为南海大地艺术节八个分区之一。策展组认为,松塘村文脉极盛,村落格局精妙,随处可见的古迹与今人生活相得益彰,堪称广府文化活态实景的博物大观。
值此东风,区维瀚后人垫支了15万元修缮其故居,今年8月,该后人还同意在原权属不变的情况下,出租给佛山市南海区西樵岭南文旅发展有限公司,用于与故居历史文化相关的展陈及公益活动使用,区维瀚故居将有望成为南海大地艺术节松塘村分区的其中一个展示节点。
接下来,松塘村将继续盘活松塘村文物古迹,打造文旅新业态,带动全域性旅游,以文化振兴带动乡村振兴。
/记者手记/
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需要更多“松塘模式”
南海古村落众多,散布着不少历史建筑。面对本土文化的“最后一公里”,如何合理保育与活化?“松塘模式”提供了一个足以引发深思的答案。
在保育和活化古村的过程中,我们看到,村民高度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掀起了全民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的热潮;我们看到,在“一核引领、多元共治”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下,政府主导与村民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我们更看到,在文化引领下,文旅融合极大地激发了乡村振兴的新活力。
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在不同场合强调,必须发挥文化引领作用,推动产业活力、城市活力、人的活力全面迸发。今年6月,区委区政府提出打造“三带三区”文旅发展格局,其目的就是要塑造更加鲜明独特的城市文化,更好地为南海经济社会发展赋能,让人民群众共建共享文化建设成果。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南海需要更多的“松塘模式”,积极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塑形铸魂”的功能,解决基层“政府干、群众看”难题,以乡村历史提升文化认同,以新乡贤文化营造基层好风尚,以高品质公共文体服务润泽民心,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基层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打造现代化活力新南海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文/珠江时报记者黎小燕洪晓诗通讯员任芷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