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水树立文化公益夏令营品牌标杆,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镇青少年
既“送文化”更“种文化”

■学生沉浸式体验北沙沈村的革命历史故事。通讯员供图

8月4日,在里水镇北沙村中共南三花工委旧址内,一个个身着具有年代特色服装的学生正在沉浸式体验北沙沈村的革命历史故事。找寻线索、辨认人物身份……学生们“穿越”时空回到过去,真切感受里水的红色革命历史。
今年已是里水镇举办文化公益夏令营的第十二个年头。近年来,里水镇文化发展中心坚持党建引领,不断优化创新课程内容,满足青少年汲取文化知识的需求。
特色课程丰富多彩
7月24日,在里水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指导下,里水镇文化发展中心、里水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启动第十二届梦里水乡青少年文化公益夏令营。此次夏令营活动紧扣“双减”政策,以青少年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五育并举”为切入点,开展了一系列夏令营特色课程,为青少年成长减负提质、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里水镇文化发展中心在主营内设置了红色文化沉浸式游戏体验、自然露营、古村寻宝及极限飞盘等活动,涵盖了红色文化、安全教育、乡村振兴、体育锻炼等领域,让孩子们在感受艺术和运动乐趣的同时,记得住乡愁,看得见未来。
在自然露营活动中,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搭建帐篷,学习露营技能;在古村寻宝活动中,孩子们走进里水古村,感受古时私塾文化教育氛围;在极限飞盘活动中,孩子们尽情奔跑,感受运动带来的乐趣……
而在各村(社区)的分营里,孩子们体验到各种特色体艺课程。篮球场内,孩子们尽情挥洒汗水;村(社区)活动室内,藤条在孩子们手中翻飞,藤制工艺品逐渐成形……一系列特色体艺课程,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充实的暑假,不少孩子都表示课程很有意思,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
从“送文化”到“种文化”
为让青少年享受到免费的课程资源,里水镇文化发展中心积极整合资源,以夏令营为平台,推动科学实验、篮球、硬笔书法等优质特色体艺课程资源下沉至里水5个村(社区)。
通过夏令营分营活动,里水镇文化发展中心实现了从“送文化”到“种文化”、从文化“输血”到文化“造血”的功能转换。在夏令营举办期间,里水其余35个村(社区)积极响应,借鉴往年的分营活动经验,独自进行活动筹备、组织、开展等工作,打造出“家门口的夏令营”,实现了夏令营分营活动在里水40个村(社区)的全覆盖。
从“落地生根”到“聚沙成塔”,近年来,里水镇文化发展中心不断优化活动形式,成功带动里水40个村(社区)举办夏令营活动,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镇青少年。如今,里水镇各村居不仅是文化播种的受惠方,更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此外,透过分营的课程设置,可以看见夏令营活动的策划用心。将里水非遗文化融入夏令营课程里,让各村(社区)青少年零距离体验藤编制作工艺,实现里水非遗在青少年一代身上的继承与发展;设置语言艺术课程,让青少年通过传诵语言艺术,更好地传递里水故事;开设篮球课程,培养青少年对篮球的兴趣,为里水篮球事业培养人才……
“夏令营到现在已经举办了12届,我们紧紧围绕青少年的需求,希望打造出更多优质的课程服务。”里水镇文化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青少年文化公益夏令营是里水文化的一张闪亮名片,接下来将继续创新、优化,实现以文惠民、以文润民。
文/珠江时报见习记者何海燕通讯员麦倩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