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营越来越火 人越来越多
多种形式的露营主题活动引爆夏日消费热潮,成为令人瞩目的市场亮点

■露营爱好者。新华社发
“音乐会+露营”“景区+露营”“集市+露营”……这个暑期,许多地方举办多种形式的露营主题活动引爆夏日消费热潮,成为令人瞩目的市场亮点。
露营热度持续攀升
7月中旬,北京世园公园举办露营文化节,开辟出28万平方米营地,提供1000多个露营营位,让人们玩转仲夏;8月初,各地一些房车旅游爱好者们齐聚新疆特克斯县喀拉峻草原露营,感受星空下天山里别具一格的浪漫;上周,吉林省首届露营生活节开幕,各大品牌露营产品集中展览,60多项丰富多彩的露营相关活动陆续推出……
近期,各种形式的露营主题活动在全国多地开展。资深露营爱好者张丹感慨:“露营越来越火,人越来越多。”
自2020年以来,露营热度持续攀升,并在今年呈现加速爆发的态势。大众点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露营搜索量较去年同期上涨447%,被分享过露营相关评价的线下商户数量同比上涨240%。
旅游运营商中山考拉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1月至5月“酒店+景点”组合商品的销量仅为去年的二至三成,露营商品的销量同比增长了3倍以上。
同时,随着露营走热,“露营+”的创意概念顺势而生。“露营+景区”“露营+美丽乡村”“露营+亲子活动”等不断涌现,露营与更多场景、活动结合起来。
河北涞源以“星空”“云海”等景观为特色,推出系列露营项目;贵阳市天河潭旅游度假区举行荧光跑+露营嘉年华;青岛、厦门等城市举办“潮人露营音乐会”。同时,剧本杀、相亲、研学等也被纳入露营活动内容。
拉动上下游产业发展
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露营相关企业6.06万家。其中,2020年新增9690家,2021年新增2.19万家,2022年至7月末,新增1.78万家。
配套装备产品市场随之火热。今年“618购物节”期间,多个购物平台露营装备销售火爆。《百度×京东618消费趋势洞察报告》显示,便携桌椅床、救援装备、帐篷/垫子、野餐用品成交额同比分别增长541%、227%、165%、142%。天猫“618”第一波,包括帐篷、天幕、防潮垫、营地车在内的露营相关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超2倍。6月1日至7月31日,美团上露营相关商品的整体订单量比去年增长超30倍。
多位露营爱好者告诉记者,如今的露营更追求精致,强调形式和氛围,拍照要好看。“原来只带帐篷、睡袋、必备的食物和水。”张丹说,现在从天幕、投影仪到咖啡机、氛围灯、鲜花等,仪式感拉满。
户外品牌牧高笛近日发布的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显示,国内露营装备市场需求旺盛,公司自有品牌的露营装备及周边线上自营渠道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248%左右,线下渠道同比增长338%左右。
“目前多家生产露营装备的企业产能已经饱和,订单排到了6至8个月以后。”户外品牌自在之地负责人杰瑞透露。
随着房车露营爱好者增多,房车销售市场一路升温。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全国房车市场销售2425辆,同比增长17%,销量为近5年同期最高。今年“五一”假期,深圳等地房车营地火爆。“营地30多台房车位全部订满,以往没有这种情况。”一位房车营地负责人说。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研究报告,2021年中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达到747.5亿元,同比增长62.5%;带动市场规模3812.3亿元,同比增长率为58.5%。预计2025年中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将上升至2483.2亿元,带动市场规模将达到14402.8亿元。
多措并举引导露营产业规范健康发展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房车分会副会长廖红斌认为,国际露营市场上80%的装备都产自中国,我们的露营装备产业具有优势。
成都大牧户外露营装备一站式体验馆负责人沈健表示,未来大家对露营的诉求可能会有所不同,定制化、专业化增强,与其他场景、行业组合的“露营+”模式越来越多。
露营品牌大热荒野创始人朱显认为,大众回归自然、释放自我的需求始终存在。露营是包容性很强的业态,咖啡、集市等各种业态都能与其融合。预计国内露营市场经过目前的爆发后会进入平稳发展期,成为较为普及的户外活动方式。
随着持续升温,露营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部分露营者选择不具备基础条件的地点活动,造成植被损坏、环境污染等。
对此,多个城市出台举措,开辟专属露营区域。例如,广州在年初推出第一批24个绿地草坪帐篷区,在符合条件的公园内划定专门区域供游客搭设帐篷;前不久,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出台《成都市公园(绿道)阳光帐篷区开放试点方案》,在市内各个公园绿道划定22个帐篷区,供市民露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日前印发《北京市公园绿色帐篷区管理指引(试行)》的通知,引导公园开展露营活动。
去年10月,浙江省湖州市出台《湖州市露营营地景区化建设和服务标准》《湖州市露营营地景区化安全防范指南》等多个文件,对露营营地的建设标准、安全监管等方面做出了规定。最近一段时间,武汉、济南等多地发出“无痕露营”倡议。
延伸阅读
陆冲、飞盘、桨板潮流运动“热度”攀升
你最近有没有看到广场上常有人玩一种扭来扭去的滑板?有没有听到别人约“飞盘局”?有没有突然发现城市的河道里多了五颜六色的“小船”?陆冲、飞盘、桨板,冲浪……8月8日是我国第14个“全民健身日”,近年来这些潮流运动“热度”攀升,圈粉无数。
在北京一个陆冲爱好者微信群里,常常有人清晨6点就到朝来森林公园的碗池打卡晨练,练完再去上班。北京星期五陆冲俱乐部的主理人泽瑞瑞告诉记者,她感觉陆冲是今年3月雪季结束后“火”起来的。陆冲全名“陆地冲浪板”,顾名思义,这是一种在陆地上辅助练习冲浪动作的滑板,如今被“雪友”们当作了非雪季单板滑雪的“平替”。陆冲还被网友戏称为“中年人的扭扭乐”。泽瑞瑞说,陆冲简单易学,今年该俱乐部人数同比增长70%,营业收入增长40%。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教师吴阳从事飞盘教学和科研已有4年,他观察到,飞盘“火”起来大概是从去年底开始的。吴阳说,今年以来,不少已经毕业的学生找他要飞盘教学的教案,或咨询飞盘教练培训,可见社会上对飞盘教练的需求增加了。
而北京昆玉河因玩桨板的人多而“堵船”的现象也在网上流传。桨板“新手”言薇认为,桨板推广快与它技术“门槛”较低有关,入门容易而进阶又有足够大的空间,这样就能“黏”住一大批爱好者。
当前,帆船运动也十分火热,在国内不少滨水城市的水域中,帆板、帆船、风筝板等玩家的身影成为一道风景。近年来,帆船运动的推广已经突破了人们对其地域限制的刻板印象。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媒体部部长韩晶婷介绍说,目前全国已有近50座滨水城市开展了帆船运动,不仅有秦皇岛、青岛、宁波、海口等沿海城市,还有北京、武汉、苏州、九江等内陆城市,甚至云南玉溪抚仙湖这样的高原湖泊也成为帆船运动基地。
北京航海中心是一家帆船营地教育机构,其品牌部经理王艺潭说,不少北京会员会在星期五晚上携家带口来到秦皇岛,在帆船基地度过一个周末,甚至有“发烧友”为了方便常年玩帆船而在基地附近买房。“他们把帆船运动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王艺潭说。
无独有偶,兼职做冲浪教练的上班族李谦其说到冲浪运动时,也认为让爱好者们欲罢不能的不只是站在浪尖的那一刻刺激,更多的是一种挑战自我的态度和自由洒脱的生活。防疫要求不放松的背景下,这些户外运动带着各自不同的魅力,切中了大众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
潮流运动“火”得突然吗?在资深体育产业投资人、黑蝶控股集团董事长孟凡的眼中,这一切都有深刻的根源。孟凡认为,首先,这些运动都很“酷”,展示性强,在网络时代,它们有“红”的先天条件;其次,近年来,这些运动的发展与娱乐消费相互促进,综艺节目主动寻找冲浪、滑板等体育话题,吸引更多人认识并尝试这些运动;再次,潮流运动充满热情、竞争、正能量的进取型文化特征,与人们应有的积极状态恰好吻合。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