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2年06月23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 加强和改进行政区划工作
    • 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 五个站设在南海 助推广佛全域同城
    • 提高结对帮扶水平 携手迈向全面振兴
    • 千亿投资表决心 开启发展新征程
    • 暑期针对校外培训 突出问题开展精准治理
    • 老有颐养 幼有善育

    第A02版:要闻

    • 里水千亿投资强信心 乘风破浪创新局

    第A03版:要闻

    • 开栏语
    • 老有颐养
    • 幼有善育

    第A04版:文化

    • “微度假到南海”火出圈

    第A05版:要闻

    • 关爱服务有温度 基层善治有力量
    • 工人高处“坠落” 多方紧急“救援”
    • 4名队员冲在一线 转移群众百余人

    第A06版:镇街

    • 自己的家园 自己建自己护
    • 聚焦电动自行车安全 市民议事厅开“良方”
    • 省消防总队进驻 指导狮山消防治理
    • “保姆式”指导 帮企业用好政策
    • 佛山市南海公有资产流转服务有限公司佛山市公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公告
    • 广东浩宏拍卖有限公司拍卖公告

    第A07版:镇街

    • “专属”文明公约 “约”出美丽乡村
    • 足球名宿当教练 发掘优秀苗子
    • 加强林业害虫防治 拱卫自然生态屏障
    • 未动工开发满两年 无偿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
    • 佛山市九江南鲲码头有限公司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告(征求意见稿公示)

    第A08版:天下

    • 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 加强和改进行政区划工作
    • 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工商 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 p4
    • p135
  • 数字报首页

A04:文化

南海多种方式打造全域旅游的“未来图景”

“微度假到南海”火出圈

2022年06月23日

■6月18日,“潭头杯”锦龙盛会在叠滘潭头村举行。 珠江时报记者/戚伟雄摄

■西樵山碧云山舍民宿。通讯员供图

■亲子家庭在露营。珠江时报记者 /马一右 摄

在过去不久的端午假期,“微度假到南海”成为不少省内游客的首选。在西樵听音湖畔听音乐喝咖啡;在桂城潮享美食看龙船“漂移”,打卡炫酷网红地;在里水贤鲁岛骑行、摘果、住民宿……据统计,与2021年同期相比,南海区累计接待游客人数增长超4.5倍,旅游收入增长6倍,接待过夜游客增长超3.5倍,部分酒店和民宿更“一房难求”。

可以说这个端午节,“微度假到南海”已经火出圈了。

一场全域之旅,唤醒了沉睡于人们内心的山河大地。国家级、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已经成为重要旅游目的地。当前,南海区正积极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大力推动以城乡融合发展为重点的全域旅游发展,不断增加品质旅游产品的有效供给,构建“一山两江四岛三片区”全域旅游新格局,全力建设“城市即景区、旅游即生活”旅游生态圈,奏响了文旅融合发展新乐章。

构建“旅游+”“+旅游”发展新模式

2021年3月4日,南海区召开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动员会。从创建开始,南海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成立了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区长任组长并召开动员会议和推进会,将“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高标准编制《佛山市南海区全域旅游规划纲要(2021-2030)》,制定《佛山市南海区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方案》。

南海提出,要围绕“创新发展引领区、城乡融合示范区、广佛同城先行区、人文生态宜居区”的目标定位,着力推动城产人文融合,促使全域旅游服务升级,打造“一山两江四岛三片区”,围绕西樵山、西江、北江、平沙岛、海寿岛、贤鲁岛、金沙岛,形成“西部以历史人文、生态文明体验为主题,东部以商务休闲旅游服务为主题,中部以工业体验旅游为主题”的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全域旅游对城乡融合发展的推动效应,构建“城市即景区,旅游即生活”的生态圈,助力品质南海、活力南海、幸福南海建设。

创建伊始,南海已明确全域旅游建设旨在努力实现旅游业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国际化,最大限度满足大众旅游时代人民群众消费需求。为此,南海区文广旅体局牵头,充分挖掘和发挥全区产业特色优势,旅游元素主动融入文化、工业、科技、农业、商贸、体育、交通等产业,发挥旅游业“搭建平台、打破边界、提升服务、融合共生”的综合带动作用。以景区的理念规划全区、以景点的标准建设城乡,加快形成以开放、共享、融合为特征的旅游业发展新模式。

文旅优势突出的领域,南海主推“旅游+”模式。如推进南海体育中心、南海文化中心、南海艺术中心等重点文体设施建设,深化“博物馆之城”建设,推动旅游景区、精品民宿导入“粤书吧”、文创空间。其中,听音湖观心小镇读书驿站入选2020年广东省首批文旅融合“粤书吧”建设试点。九江双蒸博物馆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推进文博IP活化,发布首批100款文创设计成果,“南海有礼”文创产品开发入选“2021年度中国文化和旅游创意产品开发案例”,文博资源实现“双创”转化。

而在其他社会经济领域,南海区主推“+旅游模式”,并以此推动乡村振兴,如举办体育旅游赛事,以赛事带动旅游消费增长,形成赛事经济,如狮王争霸赛成为西樵山黄金周品牌节目。还推动优势制造业与旅游业融合打造主题工业旅游产品,形成九江双蒸博物馆、平洲玉器街、南海固废处理产业园“瀚蓝小镇”、里水梦所睡眠文化馆等一批工业旅游示范点,形成南海家居与环保工业之旅、九江双蒸与陶艺珠宝工业之旅等广东省工业旅游精品线路。

策划系列“旅游+”丰富旅游内涵

近年来,南海全域旅游蓬勃发展,诞生了不少值得打卡的地方。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背后,是希望用旅游让连续多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南海成为外来游客和本地人都期待的美好倩影。

“听音湖举办的活动越来越有意思,非常潮流、时尚。”市民陈小姐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听着音乐。端午假期在听音湖畔,各支乐队轮番上演夏日音乐,一首首熟悉的乐曲,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驻足或盘坐倾听。西樵镇从6月1日至5日在听音湖畔举行“盛夏时光”湖畔听音营地活动,平均每天吸引约5万人次前来打卡,带动环西樵山的各景区吸引客流达25万人次,西樵山希尔顿欢朋酒店、碧云山舍民宿等“一房难求”,作为南海旅游龙头的环西樵山片区,旅游市场迎来久违的人潮汹涌场面。

与此同时,2022南海桂城潮享美食月首站“头号玩咖,啡同寻常”咖啡文创市集活动在顺联公园里举行,现场各式咖啡饮品和潮流元素汇聚,给广大市民丰富的味蕾和视觉体验。活动吸引超过10万人次,3天累计售出超万杯咖啡、茶饮,摊位累计销售额超500万元。在活动的带动下,顺联公园里各类餐饮、茶饮、轻食类店铺营业额增长超150%,场内各零售品牌销售也实现明显递增。

市民的出游除了带动饮食消费,直接带动的还有过夜消费。南海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后,民宿酒店事业得到蓬勃发展。

端午假期,叠滘龙船漂移刷爆朋友圈。不少游客为了一睹叠滘龙船,提前几天预定周边的酒店。在传统节假日,叠滘龙船漂移交流活动的开展,更有利于将叠滘龙船文化向外传递,宣传推广南海旅游,提高南海旅游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碧云山舍位于西樵山上的碧云古村内,早在端午假期前一周,客房也已提前订满,进入假期后,客房更是“一房难求”。相关负责人介绍,得益于西樵山上端午“半山扒龙船”等多项文体活动,游客获得了更为丰富的旅游体验,对民宿而言是件好事。

无独有偶,位于西樵镇西岸南海湾森林公园的银溪上筑,同样依靠景区带来稳定的客流。银溪上筑依山而建,亲近自然,端午假期该民宿客房入住率超九成。

除了“靠山吃饭”,南海不少民宿也在另辟蹊径。以“什间”为例,该民宿因丰富的打卡元素而成功突围。“今年以来,一到周末我们的房间就会爆满,端午期间也是天天满房,基本以家庭、亲子度假居多,也有情侣入住。”什间民宿相关负责人说。

“我们每间客房的装修都不一样,极具辨识度,而且公共区域拥有茶间、乐间、艺间、食间、酒间等多个主题空间,譬如什间晓读夜宿书吧就设在玻璃屋中,毗邻庭院和开阔湖景,一到晚上,栈道灯饰便会闪亮绽放,很适合打卡拍照。”该负责人介绍。

南海以“近者悦远者来”为宗旨,塑造了一批夜间旅游、购物餐饮、风情街区、节庆活动等消费场景,满足消费升级需求,打造文化和旅游消费夜间经济集聚区。千灯湖片区集聚保利水城、中海环宇城、万科A32、万达广场等大型文旅商业综合体,商户超4000家,2021年客流量近8000万人次,正在争创国家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听音湖已成为集高端会展、精品演出、旅游休闲且文旅体公共服务一体化成熟的国家旅游产业集聚区,入选佛山首批夜游地、佛山十大潮玩地。

近年来,南海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建设,构建东部“文化+创意”、中部“文化+商业”“文化+科技”、西部“文化+旅游”的产业新格局,吸引了广大游客前来游玩。在游客消费需求多样化的背景下,相比于标准化的宾馆酒店,特色民宿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更显优势。2021年,南海民宿新业态发展态势良好,西樵山、贤鲁岛、海寿岛等地民宿集群发展,里水什间、西樵山碧云山舍等17家民宿挂牌营业。

以全域旅游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城市即景区、旅游即生活”,南海在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坚持绿色理念,结合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发展契机,在推动乡村振兴上结下累累硕果,实现景区城市共融,促进城乡面貌大提升。

作为佛山“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的起点以及南海区连片乡村振兴先行区,南海区里水镇率先抛出乡村振兴规划蓝图,提出以“点—线—面”三个维度,成功打造首批12个精品示范村居,建成“南有梦里水乡风情游,北有岭南农业大观园”的两条美丽乡村连片示范带,推动南北地域空间连片、村居品牌连片、文化载体连片和旅游资源连片,实现城乡连片共融发展。

两年来,里水镇以现代农业园区连片开发、村级工业园连片改造提升、美丽乡村连片发展“三大连片”,推动空间格局重构、生态环境重构、产业集聚重构,呈现出“一二三产齐步走,城产人融合发展”的生动局面,探索一条具有里水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有效推动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

借着城市治理三年行动计划的东风,南海深入实施乡村建设五大“美丽行动”,重点打造了6个“百里芳华”示范片、10条特色精品示范村。依托城乡融合发展示范片区、乡村振兴示范带、特色小镇等建设主客共享集观光、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此外,还编制桑园围水脉规划与策划,着力打造桑园围水脉文旅产业带,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松塘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仙岗村、璜矶社区、海寿岛入选“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九江特色文化体验乡村游线路、西樵乡村文化之旅、里水“水乡花园”之旅、西樵乡村美食游被评为“广东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如今,岭南农业大观园等8个万亩公园、千灯湖公园等4个千亩公园已规划建设,城市周边森林绿地和田园生态化、景观化、景区化指日可待,城区与自然村落、森林、田园和水系实现了有机融合。如桂城街道正大力推进公园化战略,累计建成公园180个,占地达到6000亩,保障居住用地“3分钟见绿,5分钟见园”。

接下来,南海将继续围绕“大湾区文旅休闲重要目的地”目标定位,以全域旅游为发展理念,通过“旅游+文化”“旅游+美景”“旅游+美食”“旅游+体育”“旅游+推介”等方式努力提升区域影响力。此外,继续强化文商旅体创融合,推进数字文旅全覆盖,推动全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特色资源旅游文化开发利用,加快乡村旅游建设,共同打造美丽宜居之福地,力争在粤港澳大湾区文旅中发挥重要节点作用。

文/珠江时报记者吕淑桦通讯员田晓银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