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自筹自治 “高龄”旧楼有了新变化
社工和楼栋骨干调动业主积极性,改善居住环境

■小区楼栋加装防盗网。
5月20日,在狮山镇乐安社区华达楼生活了十几年的黄姨,掩饰不住自己的喜悦,“我们楼栋的消防设施改造完成了,满满的安全感,晚上睡得更安稳了!”
社区内类似华达楼这样的老旧楼房还有不少,居住环境也亟待改善。华达楼的人居环境改善路径,为其他散楼、旧楼提供了参考借鉴意义。
以小区民生痛点为切入
华达楼属于典型单体楼、散楼,楼龄20年左右,没有物业管理服务,楼栋公共问题突出。
华达楼分为3座6梯,共有119户居民。由于年代久远,6栋楼梯的梯门都不同程度受损。小区半封闭状态引发的安全隐患,一直是居民关注的问题。2022年4月,得知居民诉求后,社工实地走访小区,与楼栋骨干协商,线下挨家挨户征集住户意见,线上发动业主接龙,筹款更换梯门。
负责该项目的网益家园社工黎冰告诉记者,在社区或楼栋治理中,需要回归到居民最为关注且期望解决的问题,才能引导居民走出公共参与的第一步。其中居民扮演着各式各样的角色,有旁观者也有支持者,分类动员和协商共议就要起到关键作用,少部分人能坚持,大部分人的意见能得到融合,公共事务才能得以推进。看到了成效,大部分人就能转变为参与的人,从而扩展参与的积极群体,带动更多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
墙面粉刷一新消防设施到位
在沟通过程中,也遇到一些不支持不愿意出钱的居民。黎冰和楼栋骨干们并没有退缩放弃,而是努力去推进。在一些热心居民的支持下,C2梯的新门更换完成,还加装了防盗网。住户们拿到了电锁卡和钥匙,都很开心。
新门安装后,让一些持观望态度的居民看到居住的环境有了实实在在的改变,进而对楼栋改造热心起来。
针对小区“牛皮癣”小广告日益增多等现象,社工动员楼栋骨干举行楼栋微改造行动议事会,讨论粉刷方案,动员居民参与等。日前,楼栋热心志愿者们便整装待发,拿着漆料、滚刷等在楼栋平台集中,大家分工协作,有的调制漆料,有的整理滚筒刷子,有的铲掉破败脏乱的墙皮……不一会儿,原来斑驳的墙面换上了崭新的外衣。
楼栋其他梯的居民看到C2梯重新粉刷之后的亮堂,也陆续开展“亮妆”行动,如今走入华达楼,墙面焕然一新。
居住环境改善了,硬件配套也得跟上。华达楼共有18个消防箱,存在消防栓、水阀漏水和消防带、枪头缺损等问题。由于楼层高,费用大,多年来一直未完成消防改造,消防器材不能正常使用。
在社工及楼栋骨干的带动下,最终通过业主众筹并引入工程资源,于5月20日完成了消防设施改造。
/记者手记/
为其他小区提供借鉴意义
乐安社区党委委员林智杨告诉记者,乐安社区类似华达楼这样的旧楼还有不少,居住环境也亟待改善。华达楼的人居环境改善路径,为其他散楼、旧楼提供了参考借鉴意义。
对于没有统一物业管理方的旧楼来说,虽然邻居之间互不熟识,可是提升居住环境的心愿一致。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找出楼栋居民最迫切解决的问题或者切入点,联动更多小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讨论及具体行动,用各方力量解决楼栋甚至是社区的公共问题。
以华达楼为例,社工了解居民诉求,找到“换门”这个切入点,由此联系到楼栋居民骨干,这就形成了改造议事的框架。当新门装好之后,居民感受到这样的改造带来的利好,进而激发他们参与改造的积极性。
其次,要在居民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机制,使得民意能及时反馈传达。华达楼在实施改造的过程中,社工经常与楼栋居民齐聚一堂,本着“畅通渠道、汇集民意、促进参与”的原则,召开楼栋居民议事会。大家坐在一起列问题、想对策、定方案,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同为提升居住环境尽一份力。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谢轲通讯员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