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名师支招——
高考倒计时 这样备考更高效

■石门中学里悬挂幸运吊牌,激励高三学子。

■桂城中学学生跑操,锻炼身体。

■石门实验中学高三学生向老师提问。
2022年高考进入倒计时,目前高三课堂讲课已基本结束,学子们以复习、练习等方式查漏补缺为主。学子们如何在冲刺阶段高效备考,以最佳状态迎接高考?备考状态不佳时,又应当如何调节?连日来,珠江时报记者走访南海多所学校,走近师生,邀请名师支招,助力考生科学备考。
紧跟老师指引前方就是阳光大道
“建议高三学子充分信任自己的老师。”九江中学高三年级主任杨旭表示,在不同的备考阶段,老师们会根据大量的数据分析,结合备考规律,来制定最适合考生的备考计划。考生们要尽最大努力将这些计划落实好,给老师形成积极的反馈,这有利于高三教师在后续的备考中不断地修正方向,解决问题,让备考效果更有保障,“因此说,高考备考不必另辟蹊径,紧跟老师们的指引,就是一条阳光大道。”
桂城中学高三4班班主任、语文老师蒋莉也认为,这个阶段考生除了要量身打造自己的高效复习计划,也要积极配合老师,实现复习效率最大化。回归教材、回归当下,通过真题演练,把握命题意图和答题指向,寻找规律,及时归纳。把复习时老师传授的考场技巧转化为直接经验,从卷面书写、答题步骤到答题语言,抓到分点,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
石门实验中学高中部高三语文备课组长范涛建议,在备考复习时,考生要注重规范化训练,同学们可以按照老师的指导方向进行训练,不要把时间过多浪费在过于简单或者难度极大的题上。同时要注重审题训练,主观题要有得分点作答意识和踩分意识。
“这个时候备考‘扩容’已接近极限,我们就要更加注重备考‘提质’。”杨旭支招说,就好像运动员备战重要比赛时,都会进行一段封闭训练,其目的就是提高专注度,提高效率,提升品质,实现自我突破。越是临近高考,我们越是要专注于手中的事,紧跟老师步伐,心无旁骛,方可行稳致远。
“心怀希望”乾坤未定一切皆有可能
“随着高考的日趋接近,同学们可能会出现两种状态,一种是对自己目前的成绩较为满意,另一种是离理想目标还有点距离。”石门中学高三物理有为班班主任、英语老师徐少林建议,拥有第一种状态的同学们,请“心安理得”,成绩“得一寸有一寸的欢喜”。拥有第二种状态的同学们,请“心怀希望”,乾坤未定,一切皆有可能。
他举了一个例子:“去年这个时候,有位高三学姐在刚刚结束的测试中政治错了十二道选择题,但她的高考政治却接近满分,完成了北大逆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石门高级中学高三年级教学级长陈胜建议,为了降低负面情绪影响,同学们可以适当运用一些心理学原理,给自己打气,做自己的精神导师。例如“行动缓释紧张”,这个行动,可以是加强舒缓的课余有氧运动,如慢跑、跳绳等,也可以是刷一两个自己擅长的学科题型获得成就感;又如同学们熟悉的诗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莫听穿林打叶声”,这些充满了豁达、积极向上人生信念的诗词歌赋,让自己在备考时获得更加强大的心理支撑。
蒋莉认为,临近高考,难免会出现考前焦虑、烦躁紧张或者信心不足、患得患失的心理问题。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考生不必过于担忧,心理上不妨重视备考过程,看淡结果,战略上藐视,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战术上重视,保持稳定的复习节奏和效率;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学会简单快捷的心理调适方法:比如深呼吸、听音乐、看笑话故事、找老师同学聊天等。
三餐饮食要规律避免生冷食物
“同学们要过简单生活,不去想与复习备考无关的事情。专注小目标,淡化大理想。把注意力放在每天甚至每一堂课的获得,不去想高考志愿填报等太远的事情。”范涛建议说,乾坤未定,请咬紧牙关坚持当下的每一秒。高考的竞争,到最后是心理素质的竞争。另外,同学们还要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三餐饮食要规律,每天保证牛奶、鸡蛋、瘦肉或豆制品等高蛋白的摄入,多吃一些当季的新鲜水果和蔬菜,适当吃一些干果,多喝白开水。天气变热与身体的劳累都会加重消化系统的负担,同学们的饮食要避免生冷,过于油腻辛辣等。
徐少林表示,在接下来的每一天,推荐学子们做好记录,记录下自己每一天所做的事情,它可以是你每一节课最有收获的知识点,也可以是你每一次自主学习过程中完成的小任务,更可以是你仰望天空时的愉悦心情。待你踏入考场,你看着自己充盈的记录本,心里一定知道,“我的每一天都是那么充实,我的青春无悔”。
针对薄弱板块安排强化训练
备考期间,如何有效提高学科竞争力?陈胜认为,可以从多方面入手,首先是判断学科短板,制定冲刺阶段学习计划,做到每日有计划,当日事当日毕。要针对自己的学科知识的薄弱板块,安排强化复习训练计划;还要针对具体学科解题习惯的短板,例如做选择题,是否还没养成四个选项都审一遍的习惯,或者考后忽视反思总结,这些问题都要尽快得到改善,补齐短板。
“在这个阶段,考生还要回归基础,杜绝非智力因素失分。”陈胜表示,高考考的既是知识,也是能力,考生若想考高分,首先是能拿到的分,要一分都不放过,要锻炼自己不粗心的能力。例如,语文的古诗词默写最忌讳错别字,一旦丢分,既不应该也非常可惜。
在最后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考生还要分析规律,总结答题套路、模板。在这个阶段,考生复习、刷题,最好是以历届高考真题为主,不光是做,更重要是要有反思和积累。更值得留意的是,2021年广东开始对相关科目进行自主命题,那考生的复习要更加过好真题研究这一关。
“建议广大考生要关注热点,重视最热门的素材积累。比如冬奥的科技与人文、抗疫、‘双碳’等。”陈胜说,接下来加强实践,合理训练考场时间分配很关键。目前,不少学校已经进入了每科周测的阶段,这种频率,一是保证了同学们的训练强度,二是提醒同学们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考试时间分配的能力,提高单位时间得分效率,比如:合理运用排除法、不要把选择题当作大题来解答,难题放后做、尽量留时间给中档题做到快、准、正确率高,化解紧张情绪。
二轮复习常怀6问注重整理归纳
“二轮复习常怀6问:核心知识有哪些?围绕核心点怎么考?考过什么题?常规的题型怎样考?情境化的题型怎样考?怎样规范、灵活作答?”南海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长马琳引导学生常思常问,针对每个专题,梳理核心知识,整合典型题型,强化重点题目,突破情境性题目、综合性题目,跳出题目看命题,进而突破瓶颈,融会贯通。
范涛表示,在二轮复习阶段,需要注重训练试题的整理与归纳。以语文作文为例,“二元关系”类、启示类等作文写法的整理与归纳,逻辑思辨的整理与归纳,日常积累素材的整理与归纳等,这些都是高三学子现阶段非常必要的复习任务。将训练试题进行整理归纳再消化,举一反三,就能提升训练效率,增加同学们的收获。
马琳建议,考生可认真修改两三篇作文,选择一至两种适合自己的结构模式进行打磨训练,对照评分标准找出存在的差距,然后修改加工,增强应试意识。学会整理、运用手中的材料,做到一材多用。重点整理两大类素材,一是社会热点主题素材,一是个性化素材。灵活进行缩写和改写,用作论证材料来支撑观点。
文/珠江时报记者区辉成罗炽娴通讯员沈培浩曾媛姚金生胡嘉源逄迪皮欢图/珠江时报记者穆纪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