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城今年培养近700名 “能救敢救”救护员

■学员学习创伤救护的包扎方法。
通讯员供图
珠江时报讯(记者/丁当通讯员/陈绮潼)日前,桂城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2022年第5场“救心网络”应急救护培训。今年,桂城党员志愿服务队预计全年开展近30场“救心网络”应急救护培训,培养近700名能救、敢救和敢用、会用AED机的救护员。
本次培训内容包括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救护新概念、心肺复苏术、创伤救护及气道异物梗阻五大主题的应急救护核心知识。培训以“线上+线下”的形式进行,学员在线上观看学习资料,通过理论考核后,在指定时间内抵达实操培训地点,进行线下实操培训及考核。通过考核者可获得由佛山市红十字会颁发的《急救培训证》。
现场,27名学员在导师的指导下分别进行心肺复苏、创伤救护等急救知识的学习及实操。“有时见到路边有人晕倒,不会急救就会束手无策。参加急救培训,就可以学习自救和救人的知识,以备不时之需。”学员刘女士说,这次学到了很多急救知识,如断肢包扎、创面包扎、心肺复苏和AED机使用方法等,之后会坚持复习,争取成为熟练的救护员,遇到突发情况能第一时间展开救助。
去年12月,桂城街道启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救心网络”项目。该项目覆盖45个社区和多个园区楼宇,通过在公共场所投放急救设备,普及心肺复苏术及正确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急救技术,从而缩短急救反应时间,提高急症救治可能性。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逐年增加,抢救的关键是把握好发病后的‘黄金4分钟’,学习急救知识是十分有必要的。”桂城街道党建办主任陈志垣介绍,继去年投放58台AED机后,今年桂城党员志愿服务队将联合街道卫健办,预计在45个社区、机关单位、两新楼宇开展近30场面向广大党员志愿者的“救心网络”应急救护培训,并通过党员先行带动全民学习,培养近700名能救、敢救和敢用、会用AED机的救护员,营造“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