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山“守艺人”非遗体验课优化活动举行
专家支招“守艺人”优化非遗体验课
珠江时报讯(记者/彭燕燕通讯员/徐仲英)3月16日,狮山“守艺人”非遗体验课优化活动在狮山镇高边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行,3位专家现场为8位狮山非遗传承人及负责人的非遗项目体验课程提供优化建议,推动狮山非遗项目得到更好地传承和保护。
活动邀请了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艺术管理学系主任、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审专家吴杨波,华南师范大学城市文化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主任、佛山市社科库专家张相平以及南海博物馆原副馆长卢筱洪担任指导专家。
“在介绍的过程中可以围绕一个核心点来展开。”“因为体验课是从人的五感来获得对非遗的感受,所以课件可以更加突出标题,配合实践环节获得更好效果。”……现场,来自狮山的8位非遗传承人及负责人先后上台,向专家介绍非遗项目,每一个项目介绍结束后,3位专家都会根据课程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建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文化资源,更是人类文明记忆的载体。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箔锻造技艺佛山市级传承人吴炜全表示,从传承人的角度来说,个人的力量会薄弱些,他希望能够借助更多人的力量,扩大非遗的宣传,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接下来,他也会结合专家的意见,进一步改进金箔锻造技艺体验课程,招收更多对金箔锻造技艺感兴趣的学生,通过体验课程进一步推广非遗。
金箔锻造技艺、乐安花灯扎作技艺、佛鹤狮头制作技艺……据了解,狮山镇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项,其中4项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项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传承基地)5处,其中市级4处,区级1处。
狮山镇文化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陈莉莉介绍,该活动是“出圈吧,非遗”2022狮山非遗保护系列的准备活动,旨在通过优化体验课程增加非遗的魅力以及课程本身的价值,从而吸引市民主动前来体验。接下来,狮山镇文化发展中心将推动非遗体验课长期运作,实现文化产业化,让非遗在现代生活中更具生命力,助力狮山非遗“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