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这位副校长 曾是陆军首支女子特战连队员
如今她牵头成立志愿服务队,引导退役军人继续发光发热

■麦少梅给学员讲解站军姿的要领。
从军中绿花到副校长,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初心;从陆军首支女子特战连队员到南海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导师,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使命。麦少梅,如一支“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的红梅,绽放着独属她的风采。让我们了解这位巾帼的从军和创业故事。
苦练军事本领进入陆军首支女子特战连
2008年,汶川大地震,解放军穿梭在瓦砾之间生死救援的场景,深深烙印在麦少梅的脑海里。当年17岁的她萌生了参军入伍、报效国家的念头。
“当兵苦、累,你能克服吗?”同为军人的伯父问麦少梅,麦少梅用行动作出了回应:风雨不改出晨练,叠军被,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2011年,麦少梅如愿成为一名军人。在5年的军旅岁月里,她严守部队纪律,苦练军事本领,经过重重选拔进入陆军首支女子特战连,成为一名熟练完成800米高空跳伞一级开伞、二级开伞用时最短,擒拿、格斗、潜水、攀爬、跳伞、射击要领掌握最好的特战女兵。麦少梅还多次参加全军特种部队比武竞赛和重大军事演习,荣获集体三等功,因表现出色,两次被部队评为“优秀士官”。
2016年,麦少梅退役回到南海,开展了另一段精彩的人生。
为了把在部队学到的技能更好地回馈社会,麦少梅计划考取国家级四级救援证。当年,女性考取四级救援证通过率不高,因为不仅需要过硬的身体素质,还要集中学习自救互救等各种救援技能。得益于在部队锻炼出的优秀综合素质,麦少梅顺利通过考试。
2017年7月,江西省修水县发生洪灾,麦少梅在义工队的号召下率先报名抗洪抢险,连夜赶往救援地。“救援持续了5天4夜,身上的衣服几乎没有干过。”麦少梅回忆,当时水库出现缺口,水涨到5米深,她和队员划着冲锋舟在雨中搜救、转移群众。“那一刻我体会到,苦练没有白费,退役后,在部队学到的本领还能帮助到群众。”麦少梅感慨地说。
成立志愿服务队让退役军人继续发光发热
“我要建一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让南海的退役军人继续发光发热,让他们找到归属感、满足感。”从江西救援归来后,麦少梅更加坚定服务社会的决心。她和5名志同道合的退役军人一拍即合,决定成立佛山市卓艺爱国教育基地。
创业初期,基地是一个破旧的废弃停车场,麦少梅和团队成员垒起一砖一瓦,种下一草一木。如今,麦少梅成为佛山市卓艺职业培训学院副校长、佛山市卓艺爱国教育基地总教官。在她的帮助和推动下,基地吸纳了50名退役军人就业,并逐渐形成一支具有本土特色的退役军人团队。
截至目前,基地举办的中小学生国防教育活动累计不少于20场;开展的军训活动、团队拓展14场,受训人数约1万人。2019年,基地获得了佛山市人社局授予的“佛山市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佛山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基地”称号。2021年,麦少梅被南海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聘为“南海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导师”。
从麦少梅的爷爷算起,到伯父,再到堂哥和自己,已经是三代从军。“为社会服务,为国家贡献”的理念已成为家风。“少年强则国强,未来,我想拓宽更多渠道,通过开展中小学生国防教育活动、军训活动、团队拓展等,把军人的好思想、好品质、好习惯、好作风传授给青少年,让他们切身学习和感受到军人精神,薪火相传永不断。”麦少梅说。
文/珠江时报记者梁慧恩通讯员黎惠沂图片由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