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2年03月09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习近平同法国德国领导人举行视频峰会
    •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 树立新标准 昂扬新斗志 展示新形象
    • 璀璨“半边天”致敬“她力量”
    •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生动实践述评》出版发行
    • 南海工业载体项目 建设招商形势良好

    第A02版:要闻

    • 十大关键词解读两高报告
    • 不负春光、奋力前行

    第A03版:要闻

    • 设立企业家日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 “引力”十足 多个园区招商率超九成
    •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 习近平同法国德国领导人举行视频峰会
    • 表彰先进典型 展现女性风采

    第A04版:要闻

    • 铁拳治违出实招 让“两违”无所遁形

    第A05版:文化

    • 文化破圈 让南海成为更多人的 诗和远方

    第A07版:要闻

    • 来自南海的这位大学生 为冬残奥会开幕式执旗
    • 南海这位副校长 曾是陆军首支女子特战连队员
    • 四方联合 有效化解劳资矛盾
    • 区镇生态环境部门 突击检查涉水企业
    • p44

    第A08版:镇街

    • 履行监督职能 推进水环境治理
    • 丹灶命名7户“最美家庭”
    • 围绕三大主题 打造亲子研学线路
    • 巧手剪出“冰墩墩” 感受非遗文化魅力
    • 规划调整公告
    • 佛山市钧和拍卖有限公司拍卖公告
  • 数字报首页

A05:文化

文化破圈 让南海成为更多人的 诗和远方

2022年03月09日

    樵山文化中心。

    南海区曲艺队南音弹唱《百年国事百年榕》。

    翰林书屋。

    西樵听音湖片区吸引年轻人来叹咖啡听音乐。

    ■南海狮团亮相,打响南海醒狮文化品牌。

    珠江时报记者/穆纪武摄

    “硬实力让城市强大,软实力让城市伟大。”3月2日,南海区召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表示,要不断提升现代化活力新南海的软实力,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推动产业活力、城市活力、人的活力全面迸发,让南海被更多人记住和向往。

    新的一年,南海文化建设要从哪些方面突围?南海优秀传统文化要如何焕发新魅力实现“破圈”传播?记者为你一一解码。

    密码1

    文化润民

    让五湖四海的人们找到归属感

    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必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全区宣思文会议提出,要坚持以文润民,不断提升公共文体服务效能。

    去年,南海加快推进南海文化中心、南海体育中心、南海艺术中心“三大中心”及有为馆等大型场馆的建设,全区已建成290个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05间公共图书馆,145个社区体育公园,构建了“十分钟文化圈”“十分钟体育健身圈”。

    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建设,是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尺度。南海四度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城区)”,文化润民是其中一个重要密码。南海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南海将构建城乡一体、优质普惠的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实施社区体育公园和智慧图书馆全覆盖工程。

    近年来,南海对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不可谓不大。以公共图书馆为例,2021年南海实现了每1.78万常住人口拥有一个公共图书馆的国际先进水平。那么,南海为什么还要实施社区体育公园和智慧图书馆城乡全覆盖?

    据统计,南海常住人口连续多年位居佛山市第一,2020年达366.72万人,新市民占半数以上,而文化融入则是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满足新市民需要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当前,南海正全面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其中一项重要任务便是统筹城乡公共文体设施布局,提升公共文体设施服务效能,促进优质资源向基层延伸,让五湖四海的人们在南海找到归属感。

    提升公共文体设施服务效能,聚焦“所需所盼”是其根本要义。当前,南海的文化供给矛盾正在从数量上的“够不够”转向质量上的“好不好”。为此,南海用“绣花功”建成了一批融合本土文化特色、彰显本地文化内涵的智慧图书馆,它们开进社区、村居、园区、商业体,让群众喜闻乐见。

    数据显示,南海区图书馆总分馆平均每借出3本书,就有2本从智慧图书馆(读书驿站)借出,从侧面反映了南海推进智慧图书馆全覆盖建设找准了群众需求。

    去年,翰林书屋、一锥书屋、钟书阁等一批“小、精、美、特”的新型文化空间不断涌现,让南海成为更多人心驰神往的“诗和远方”。今年,南海还将打造更多面向居民及游客的智慧文化阅读空间。其中,魁星阁将设置南海方志风物馆,并引入知名品牌书店,打造特色鲜明的时尚美学文化空间。

    密码2

    文经相促

    为制造业强区插上文化创意翅膀

    近年来,南海紧扣文旅产业集聚区建设和新兴产业培育,加快引进建设重大文旅项目,有力推动南海文商旅创融合发展。经第三方机构测算,2020年南海区文化、旅游、体育产业总产值约948.86亿元。

    文旅产业是一片巨大的蓝海。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约6.3万人民币)时,文化消费需求将出现爆发性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南海人均GDP约9.71万元(按常住人口算),这意味着南海存在巨大的文化消费空间。

    全区宣思文会议提出,要坚持文经相促,深化文旅体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接下来,南海将把文旅产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引育一批文旅龙头企业、优质企业,建设一批有特色、聚人气的文创园区、美食集聚区,把文旅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之一,为城市增加活力和温度。

    除了壮大文旅产业,南海还将通过“文化+”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插上创意翅膀。南海区文广旅体局产业发展股相关负责人透露,南海将于下半年举行全球网络红人大会(暂定名),通过发挥西樵山书院智库平台作用,打造国家乃至国际级网络经济生态大会,加快“两业”融合、“两化”转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

    全球网络红人大会将结合南海区泛家居产业推介会,邀请顶流网络红人沉浸式体验“南海好物”,讲好“南海智造”的生动故事。同时,通过持续举办全球网络红人大会,吸引国内外主播、MCN公司等落户,将南海区泛家居线下场景打造成网红直播基地,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

    密码3

    文化创新

    破圈传播让“流量”变“留量”

    最近,南海醒狮文化频频出圈。2月26日,首届“南海狮团诞”活动举行。此前,蓝狮阿明已在1月25日河南卫视的“新民乐国风夜”晚会上首次亮相。同一天,新乐府与AR刘夫阳和南海狮团的“联名款”——《蓝狮阿明》单曲上线,以此音乐为BGM的抖音话题“雄狮响南海”更是达到了亿次的传播。南海狮团的破圈,成为新时代下以醒狮文化为核心的南海城市文化塑造的新契机,也打开了南海与年轻人对话的一扇窗。

    全区宣思文会议提出,要大力实施本土文化振兴行动,保育传承岭南广府文化。接下来,南海将继续打响南海醒狮文化品牌,通过持续举办南海狮团诞,赓续狮队巡游、团礼、祈福、比武等民俗文化,激发南海雄师敢为人先、敢打必胜的精气神,进一步扩大南海城市品牌影响力。

    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南海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尤以“理学名山”西樵山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桑园围极负盛名。下一步,南海将以桑园围水脉建设为抓手,推进南海文化资源全方位活化、全场景营造,将星罗棋布的文旅资源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打造“岭南广府文化看南海”的“金名片”。

    同时,南海将于今年举办首届“大地艺术节”,激活名山、古村、海岛、基塘农业等文化生态资源,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和产业振兴。值得注意的是,“大地艺术节”将对标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水准最高、影响力最广泛的国际性户外艺术节——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进行落地,并以西樵山及其周边村落为舞台,邀请世界上顶尖艺术家创作与南海本土文化息息相关、与岭南水乡风貌高度契合的艺术作品并长期保留。

    可以预见,“大地艺术节”的举行将会引爆网络“流量”,让南海再次出圈。以艺术节为活动载体,南海西部文旅资源也会进一步激活,将“流量”转化为“留量”,同时,推动岭南文化的世界传播,进一步提升南海的城市形象。

    记者手记

    用文化活力抢占城市营销C位

    迈入2022年,各级政府都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广东要高水平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佛山要奋力争当传承岭南广府文脉领头羊。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南海奋力作为,破圈出道的南海狮团,打响了虎年头炮。

    南海素有广东“首府首县”美誉,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我们欣喜地发现,南海文化屡屡破圈传播,南海元素霸屏动漫电影《雄狮少年》,Hip-Hop单曲《蓝狮阿明》在年轻人中传唱,这些都是南海文化破圈传播的鲜活例子。

    城市要持续引流,就要不断地进行城市营销。在南海新一年的重点文化工作中,有三个方面令人期待。

    一是构建城乡一体、优质普惠的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实施社区体育公园和智慧图书馆全覆盖工程,不仅体现了南海久久为功的为民情怀,更是南海“开放包容”城市气质的生动体现。“来了就是南海人!”不仅是一句城市营销口号,更是实实在在的责任和担当。

    二是即将在西樵山举办的首届“大地艺术节”。它将对标国际上水准最高、影响力最广泛的国际性户外艺术节——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邀请世界上顶尖艺术家进行创作。这样的“顶流”倘若转化为“留量”,前景无限。更重要的是,不管是西樵山还是桑园围,它们所蕴含的岭南文化都会再次展现在国际国内大舞台上,南海的城市形象也会得到进一步传播。

    三是立足于南海制造业的全球网络红人大会。从表面上看,全球网络红人营销的是“南海好物”,但更深层次的是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网红直播基地一旦在南海扎根,对加快“两业”融合、“两化”转型有着深远意义。

    城市营销的目标是赋能城市发展,吸引各类人才和资本落户。人才引进来,还要留得住,其最终指向是人们的幸福感。无疑,四度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城区)”的南海,已经拥有了实实在在的“里子”。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的重点文化工作中,南海的文化破圈颇具深意。一是圈层更广阔,南海希望站上国际舞台讲好南海故事;二是跨界更大胆,不管是古老的西樵山与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大地艺术节结合,还是全球网络红人为南海制造业插上文化创意翅膀,都意在发挥“文化+”的无限可能,提升城市发展的活力。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文化是城市最独特的名片,显然,南海已掌握了“门道”,从“南海好功夫”到“南海醒狮”,南海致力打造属于自己的超级城市IP,让城市更有辨识度。让我们期待,南海通过新一轮文化破圈传播,抢占城市竞争C位,让南海被更多人记住和向往。

    文/珠江时报记者黎小燕

    通讯员李惠萍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