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互通更紧密 双城生活好便捷
桂城对标广州中心区打造广佛同城标杆,成为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的领跑者

■千灯湖片区经济发展迅猛,形成了成熟的“轨道经济带”。 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2021年12月28日,佛山地铁2号线开通运营。(资料图)

■繁荣的桂城夜间经济。 珠江时报记者/廖明璨摄

■2021年2月1日,番海大桥主线通车。从此,桂城到广州番禺区最快5 分钟到达。 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从南海到广州南站,以前只能走海怡大桥;而现在,则多了番海大桥,也多了佛山地铁2号线。
在地图上看,广州与佛山的交通早已形成一张“蜘蛛网”。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正在缩短广佛城市间的距离,也给双城生活带来更多可能。
12年来,广佛两地的生活、文化、经济等方面共融共通共赢,不仅成就了双城,也圆了无数人的“广佛梦”。
新起点新征程,桂城再度迎来广佛全域同城发展的新一轮历史发展契机,将向广佛城市中轴升级,聚合各项资源、裂变更大价值,以积极向上的姿态再次跑在地铁时代的前沿,对标广州中心区打造广佛同城标杆。
人才涌动
吸引众多港澳青年就业创业
广佛两地,自古唇齿相依。12年前,广佛地铁肩负“同城”使命,成为国内首条城际地铁,开启了广佛同城“加速度”时代。如今,随着佛山地铁2号线通车,将极大改善佛山交通出行环境,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促进广佛全域同城化,助力佛山全方位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共建共享“轨道上的大湾区”注入新活力。
“终于坐上期盼已久的佛山地铁2号线,太开心了,以后从桂城去禅城、广州都方便不少!”2021年12月28日,佛山地铁2号线一期开通运营,在文瀚湖片区工作的叶峰刚好接到出差任务,这样他就可以直接搭地铁前往广州南站搭乘动车。对于经常需要出差的他来说,新开通的地铁让他的出行变得更加便捷。
在提升城市公共交通的质量和效率、改善城市发展环境、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等方面,轨道交通起着积极作用。据广佛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广佛地铁10年来共运送旅客7.6亿人次,其中在广州与佛山两市之间往返的客流占56%。
不仅如此,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轨道交通不仅方便居民生活,更为城市发展、人才涌动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以文瀚湖片区为例,目前三龙湾南海片区已经集聚了来自国内外的1万多名高端人才。未来5年,该片区将吸引超过2万名来自五湖四海的科创人才加速集聚文翰湖畔,“文翰湖青年”将成为三龙湾南海片区最有活力的智慧名片。
三龙湾南海片区首批“引才大使”梁婷婷就看中了这里的发展潜力。“转化中心距离广州南站不到10分钟车程,46分钟即可抵达香港,便利的交通正是引进粤港澳创新创业人才的区位优势。”香港科技大学(佛山)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运营负责人梁婷婷说。
2021年1月,南海召开鲲鹏人才大会,并重磅发布《南海鲲鹏人才计划》。在南海鲲鹏人才计划“5年投入共50亿元支持人才与创新创业项目”的加持下,桂城将以“高含金量”的积极政策吸引人才,以高端产业与完善配套留住人才。随着南海有轨电车1号线、佛山地铁2号线一期的相继开通,未来将吸引更多的人才来桂城就业、创业。
如今的桂城,正全面对接优质资源和项目,拥有季华实验室、清华大学新材料研究院、佛山市香港科技大学LED-FPD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佛山中国科学院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际智能制造创新平台、长春光机研究院、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桂城国际双创园)等重要创新平台。随着各大科创平台的落户,越来越多的人才也随之来到桂城。
四通八达
轨道经济带提升片区价值
城市建设,交通先行。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轨道交通的建设也改变着桂城这座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流动方式和配置模式,引导空间优化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作为广佛地铁进入佛山的首站,千灯湖金融高新区站带动了广东金融高新区及千灯湖片区的崛起。目前,依湖而建的广东金融高新区核心区,吸引了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人保、汇丰、友邦保险、毕马威、凯捷等1200多家国际国内知名企业落户,集聚起银行、保险、证券、期货、金融租赁、公募基金、私募创投、融资租赁、金融科技、服务外包等金融及类金融业态,总投资规模超2000亿元,成为国内功能齐全、内涵丰富的金融后台基地,以及珠三角金融、科技、产业创新和“城产人”融合发展标杆,超6万名金融及相关领域白领人才在此就业、生活。千灯湖片区经济发展如此欣欣向荣,形成了成熟的“轨道经济带”。
今年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佛山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试运行)总里程由21.5公里增至81.7公里。当前,在佛山轨道交通最密集的镇街当属桂城,“轨道上的桂城”当之无愧。在今年的佛山市两会期间,佛山市人大代表、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岑灼雄接受媒体专访时说,桂城是“广佛城芯”,它不仅是广佛的核心区域,也是佛山的中心城区,金融、科创、商贸、教育资源非常集中,但整个生活成本、商贸成本是一线城市的三分之一,可以说是“大城资源,小城成本”。
桂城不仅有广佛地铁、佛山地铁2号线,还有南海有轨电车一号线,未来还将迎来佛山地铁4号线、广州地铁19号线等多条轨道交通。目前,在桂城已建、在建和规划的轨道交通里程超100公里,超60个站点,未来规划每1.4平方公里就有一个站点,9条轨道交通接驳广州。规划轨道密度1.18公里/平方公里,达到一线城市密度。
“广佛地铁开通以后,千灯湖片区和桂城的老城区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岑灼雄表示,广佛地铁载客量从原来的每天10万人次增加至现在的每天超70万人次。轨道交通除了带来出行的便捷,更重要的是人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汇聚,带动高层次人才、高产值企业的集聚。
而佛山地铁2号线的开通,亦将对文翰湖片区特别是林岳片区带来机遇,让该片区变成桂城新的增长区域和经济增长点。其中2号线TOD项目,就是通过林岳西站点,规划打造一个总投资达108亿元、总建筑面积达70万平方米的超级TOD项目。
更值得期待的是,随着虎牙、欢聚、富士康工业互联、宏旺、移远通信等一批科技头部企业落户,以及季华实验室的引领,文翰湖国际科创小镇也开始成为佛山拥抱新技术新经济的重要支点和动力引擎。
政务通办
共建共享优质生活圈
2019年,广佛两市签署备忘录,沿两市197公里南北边界线,高水平共建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加快探索试验区边界去行政化,引领带动广佛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期间,两地多次举行广佛同城化会议推动落实各种事项。例如,2022年1月20日,南海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勇率代表团赴广州市白云区参加白云-南海推进广佛全域同城化工作会议,双方就《白云-南海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片区建设方案》的落地以及两区重点协调推进的交通规划、水环境治理等事项展开交流,并建立联络沟通机制。
在2022年的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中,3次提及广佛全域同城,并提出深化广佛全域同城,加快建设“1+4”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科技协同共进、政务服务跨城通办。
公共服务互通是广佛全域同城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广佛同城取得的重要发展成果。近年来,广州与佛山不断探索政务服务跨城通办的创新举措,共建共享优质生活圈。从广州荔湾开始,两地突破行政区域限制,实现包括排污许可证申领、医疗机构执业登记在内超百项政务跨市通办。运作成熟后,跨城通办逐渐推广,南海先后与荔湾、白云、花都“甜蜜牵手”,实现涵盖城建、交通、治安等多个领域政务跨城通办。
不久前,广佛全域同城化“十四五”发展规划(公开征求意见稿)公布,提出广佛将根据企业、市民需求及时增加两地实体大厅“跨城通办”服务窗口和事项,依托政务服务网及自助终端等载体进一步拓展跨城办理服务渠道和范围,利用5G+VR等技术提升服务体验。同时,借助省和两地政务信息共享平台、电子证照系统,实现数据互通融合和证照信息互认共享。加快建设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南站分中心,并积极争取提升为粤港澳大湾区政务服务中心。
桂城作为南海中心城区,桂城行政服务中心对标先进,建设优质服务窗口,中心先后组织创建“广东省政务服务标杆大厅”“广东省青年文明号”等活动,通过对标先进集体找差距,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大厅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并开设“惠企服务专窗”,使企业真正“一站式”享受惠企政策红利。接下来,该中心将针对重点项目做好代办服务,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审批代办服务实施步伐,助力优化桂城街道营商环境。
“桂城这几年的发展非常不错,为全区作出了示范作用。”2021年11月12日上午,在南海区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分组讨论环节,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在参加桂城团的分组讨论时表示,希望经过未来5年的努力,把桂城建设成为现代化活力新南海的领跑者。桂城要打造成广佛同城的标杆,要对标广州的中心区来建设城市。
数读
“轨道上的桂城”
01目前,三龙湾南海片区集聚了来自国内外的1万多名高端人才。未来5年,将吸引超过2万名来自五湖四海科创人才加速在文翰湖畔集聚。
02广东金融高新区累计引进1200多家企业,税收收入达60多亿元,广佛地铁载客量从原来的每天10万人次增加至现在的每天超70万人次。
03目前,在桂城已建、在建和规划的轨道交通里程超100公里,超60个站点,未来规划每1.4平方公里就有一个站点,9条轨道交通接驳广州。
统筹/关帅屏杜建新文/珠江时报记者李冬冬通讯员李芳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