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满是忧虑”到“送上锦旗”
南海区交通部门优化南海区人民医院新院区配套道路工程项目设计,解决了南海信息技术学校师生的担忧

■南海信息技术学校向南海区交通运输局赠送“不忘初心铺新路,牢记使 命惠师生”锦旗。 (通讯员供图)

珠江时报讯(记者/梁慧恩周钊泷通讯员/谭丽芳周颖思)“这面锦旗一定要收下,感谢这项工程解决了师生出行难题!”近日,望着学校南门前崭新的四车道拓宽道路,南海信息技术学校校长严少青紧握工作人员的双手表示感谢。
在南海区人民医院新院区配套道路工程开工前,严少青的态度与如今截然相反。当时,一听到工程需在学校南门附近施工,严少青满是忧虑:“学校师生出行安全如何保证?”
“满是忧虑”变“喜气洋洋”,是南海区交通部门多次与南海信息技术学校沟通、协调、解决问题的结果。
2020年,南海区人民医院新院区配套道路工程正式动工。因施工需要,不得不在校南门东侧100米位置施工。一听到这个消息,严少青忧虑重重。
原来,南门前方道路只有两条车道,经常堵得水泄不通。她担心,若改造导致交通不畅、拥堵加剧,或将影响师生出行,埋下安全隐患。为打消师生的顾虑,在南海区交通运输局党组的带领下,南海区道路建设管理处先后多次上门沟通,全力优化项目设计,最终获得学校的认可。
如何消除安全隐患?南海区道路建设管理处提出解决方案:一方面,通过车道主辅分流,增大路口与南门的交汇距离;另一方面,在南门东侧200米位置增设进入桂丹路主道的路口,提前分散前往丹灶方向的车流,有效减少经过学校南门的车辆。同时,在学校南门侧约15米位置新建人行天桥,满足部分师生步行及乘坐公共交通的出行需求。
施工期间,师生和周边居民提出了新的要求,南海区道路建设管理处则根据实际情况继续优化调整,包括暑假期间全封闭抢工、增设施工安全标识牌、增加道路交通协管员、筑起筑高隔音屏障等。
如今,伴随南海区人民医院新院区正式对外开放试运行,配套道路工程将为前来就医的市民提供便利。尽管人流车流多了,校门口的拥堵现象反而缓解了。对此,南海信息技术学校师生满是欢喜。
“这下,大家心中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严少青说,学校先后送去印有“情系师生办实事,修路造福暖人心”“不忘初心铺新路,牢记使命惠师生”的锦旗,为南海区交通部门高效施工、关切民生的做法表达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