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名西医张启鹤:
患者的贴心人 科室的领路人


■张启鹤(左二)带领团队开展手术。

■张启鹤在研究患者病例。
开栏语
人才是第一资源,而“名医”不仅是患者心目中的名医生,更是一个团队的引领者,是医疗事业前行发展的一面旗帜。
南海于2017年全面启动“名医工程”,着力打造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医疗人才队伍。各医院通过引进、培育等多种途径,汇聚了一大批名医,成为医院的金字招牌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今年8月底,南海区评选出第二届“南海名医”,全区共有199人获评2021年学科带头人及以上层次“南海名医”。作为南海区西南部的区域医疗龙头,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有14人获评第二届“南海名医”。
今日起,珠江时报和佛山+APP开设“名医领航医心为民”专栏,推出南海名医系列融媒报道,讲述名医故事、展示名医风采。
出生在医学世家的张启鹤,父母都是非常优秀的医生。从小他便跟随父母在医院长大,耳濡目染的都是与之相关的事物,由此奠定了他的从医之路。
从医30余载,张启鹤坚持技术好、品德好、服务好,三者缺一不可的原则,不断地学习、思考、努力,把为病人服务当作一种艺术追求,心里时刻想着病人。多年来,他为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原西樵医院,简称“南海四院”)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使团队建设的整体实力上升了一个大台阶。
在临床实践中,他深刻地体会到要做好医生,必须敬畏生命尊重人性,践行真诚的医德,才能使医术发挥最大价值。因此,他把传统的“大医精诚”和现代的“为人民服务”思想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指引着自己的从医之路。
名医档案
姓名:张启鹤
职称荣誉:南海区名西医、主任医师,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普通外科主任、大外科主任
技术特长:擅长高难度手术,肿瘤的综合治疗,急危重病例的救治,手术微创化、精细化。
从医感言:做好医生,必须敬畏生命尊重人性,践行真诚的医德,才能使医术发挥最大价值。
从医追求 “病人痊愈就是我最大的成就”
张启鹤家里几代都从事医生行业,父亲是中医,母亲是产科医生。小时候,张启鹤在家里常常听到父亲自豪地说“那谁的病就是我治好的”,还经常有治愈的病人特地来表达谢意。受到影响,张启鹤也觉得做医生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由此在心中埋下了从医的种子。
上世纪80年代末,张启鹤在东北的一家基层医院开始了从医生涯,最开始是做一名全科医生,对内科、儿科、妇科等都有深入了解,慢慢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决定转向外科时,他用一年时间参与了四五百台手术,很快就能独立做中等手术。“主动上,有手术就上,多学多干。”就是这样保持着对医学的热情,张启鹤成为了东北某三甲医院著名外科主任。2016年,在机缘巧合之下,他以高端人才引进方式,进入南海四院普外科工作。
外科医生如同一名剑客,需要的不单单是高强的武艺,还需要有一颗“大心脏”和敢于亮剑的勇气。来自东北的张启鹤给人风风火火、雷厉风行、爽快利索的感觉,但是手术台上的他却又细腻耐心,“缝合伤口要漂亮干净,自己看着舒服,病人才会感觉舒服。”
人们常用“刀尖上跳舞,悬崖上散步”来形容外科手术的风险。2017年,张启鹤刚刚来到南海四院数月,就遇到一名右侧颈总动脉及颈内静脉破裂的患者,伤口深长,涌血不止,情况十分危急。他与科室成员迅速探查其破损位置,清理手术视野,分别予上、下阻断,并逐一修补破口。最终在普外科、麻醉科医护人员3个多小时的协调和配合下,圆满完成修补手术,挽回了患者的生命。
“大家都知道脖子大血管要是碰破了,就会严重危及生命,就像电影里经常出现的情节一样,情况非常危急。”张启鹤回忆,如果是没有经验的医生来看,直接把伤口打开,伤者就救不回来了。
最初到南海时,身为东北人的张启鹤各种不适应,他说是病人让他有了归属感。
“我想找张启鹤医生问诊,你能帮我翻译一下吗?”以前,一些患者觉得张启鹤不会讲本地话,就不挂他的号。但如今张启鹤靠着过硬的医术在本地有了名气,不少人都慕名而来,还常常有本地居民专门过来找他,主动找人翻译。即使一方操着一口东北话,一方说着本土的语言,也阻碍不了双方的交流。
6年间,在这里发生的点点滴滴的小事让张启鹤有了归属感,“我有一大批非常质朴的患者,他们痊愈了就是我最大的成就。”
团队培养“我就是他们的定心丸”
南海四院的基础扎实,医生的总体实力不错,但在以前却缺乏学科领路人。
“做好了吗?”“哪里有问题?”“我赶紧上去。”在年轻医生做手术的时候,张启鹤就如同一位老父亲,在办公室内焦虑等待,接到手术室的电话,赶紧应对各种问题,有时候还需要换上手术服为他们保驾护航。
在张启鹤到南海四院之前,普外科一些手术医生都不敢独立做手术,自从有了他这颗“定心丸”,现在科室很多年轻医生都可以独立做肝脏手术、胃肠肿瘤手术等。
对于团队建设和年轻医生的培养,张启鹤主要从理念培养和技术提升两方面入手。他常常告诫青年医生:“心里要有爱,热爱工作,热爱病人,敬畏生命,尤其是外科医生得学会付出,因为晚上经常有急诊,需要做手术。”
尽管医生掌握很多知识,但是要想在某一领域突出,必须走专科化道路。“无论做什么,最终结果就是为了病人好,这是我们的宗旨。”张启鹤介绍,他从很早便开始谋划亚专科建设,推动普外科往更专业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他根据科室的历史与现状,划分了肝胆外科、胃肠外科、甲状腺与乳腺外科等四大亚专科,并有针对性地鼓励成员赴广州、北京、上海、天津等地进修,逐步增强科室实力,成功完成了很多以往从未有过的大手术。
张启鹤深知,作为一名合格的外科医生,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基础,更要有精湛的手术技巧,因为每一刀都关系到患者的生死存亡,每一刀都关系到手术的效果。
技术要提升,就要多做多干多学。今年,张启鹤牵头开展了一系列外科年轻医生的规范化培训,例如最基本的缝合技术、腔镜技术等培训,一个月进行一次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年轻医生规范操作和动手能力。
目前,张启鹤希望通过亚专科建设和各种培训强化,进一步推进规范化治疗和团队的梯队建设,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如今的普外科有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3名,年住院手术近千次,是南海四院的重点专科,科室的技术力量得到了极大提升。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在长达三十余年的医学生涯中,张启鹤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当科室有危重患者的时候,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他;当手术出现困难的时候,他便会及时出现在手术台旁。他就像一颗“定心丸”,安抚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心情,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
策划/统筹珠江时报记者蓝志中通讯员黄春梅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方婷蓝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