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灶镇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今日召开
众智汇集谋发展 众力聚合开新局

■如今生活在丹灶,可以“推窗见绿,出门进园”。图为仙岗社区一角。珠江时报记者/李阳摄

■丹灶不断加强高端产业园区建设。图为粤港澳大湾区(南海)智能安全产业园。 珠江时报记者/章佳琳摄
珠江时报讯(记者/李阳通讯员/张柏林)今日上午,中国共产党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为丹灶高质量全面发展画好“路线图”,咬定高质量全面发展不放松!
产业创新丹灶发展第一动力
丹灶,作为南海区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和“窗口”,从“五金之都”发展成为一座充满魅力、科技感的珠三角制造业创新小镇,探索出一系列改革创新的举措,孕育出众多引领科技创新的产业和企业,为南海经济的发展贡献了宝贵经验。
惊人转变背后,离不开创新二字。这既是丹灶发展的真实写照,也是企业成长的“丹灶基因”。如果说丹灶近5年的发展,主要承担了为南海创新发展破冰探路的重要使命,那么,站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的节点上,南海赋予丹灶的另一项新使命,就是在产业创新、高质量全面发展方面再次担当尖兵,为南海实践创造经验。
在浓厚的产业创新氛围中,一批具有先进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应运而生:氢能、智能安全、汽车配件、生命电子、芯片制造、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全面集聚,百事、徐工、米思米、中科云图等优质企业纷至沓来,构建丹灶现代化产业格局。
目前,丹灶镇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仍在不断提升。数据显示,全镇高新技术企业从26家猛增到278家,全镇引进院士项目16个,成为佛山院士项目集聚度最高的镇街之一,形成强大的梯次型创新企业群。
同心共谋高质量全面发展
产业创新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创新载体等“硬件”的支撑,更离不开良好的城市环境和优质的公共配套,以及高水准的基层治理能力。
近5年来,丹灶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实实在在的举措,切实解决基层的“难”、群众的“盼”,不断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集聚起上下同心、共谋高质量全面发展的强大合力。
为留住人才,同时提升本土教育质量,近年来,丹灶累计投入超10亿元,新建有为小学、醒华小学、醒华幼儿园、有为幼儿园、仙湖幼儿园,改扩建丹灶中学、金沙中学和中心小学。今年9月,12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南海实验学校将建成招生,有效扩充优质学位和调整优化学校布局。
如今,从丹灶镇内的任何一处居民区出来,步行不出15分钟,都能找到一处健身休闲的公园或绿地、一个高端产业园区、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一个公交车站、一所小学或幼儿园、一个茶餐厅……优化城市公共配套服务只是丹灶全面提升城市品质的其中一环,除了硬件升级,丹灶还致力重塑城乡融合发展格局,深入实施“城西片区”“大金片区”连片改造项目,提升丹灶、金沙两大城区环境,形成了“四面开花”之势,助推城市空间格局、产业集群、生态环境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