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喝藿香正气水?这几大误区别犯
对于南海人来说,一提到中暑,最经常使用的神器就是“清凉油万金油身上擦”“藿香正气水往里灌”。这样防治中暑的办法科学吗?
关于中暑的几大常见误区,南海区人民医院急诊科(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蔡阳林作出解释,把谣言逐一击破。
误区一中暑发烧吃退烧药
中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就是体温升高,我们应该如何区分是中暑发烧还是普通的感冒发烧呢?中暑发烧了,吃退烧药可以缓解中暑症状吗?
蔡阳林介绍,鉴别中暑的发烧和普通的发烧,需要先判断此前是否有处于高温、高湿及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如果有长时间在该种环境下作业,大概率就是中暑的发烧。
我们知道平常感冒发烧吃一些退烧药可以缓解症状,但对于中暑的病人来说,吃了药物之后一般不会流汗,因为中暑之前已经脱水严重,吃药物对于缓解中暑没有帮助。
正确的做法是及时脱离高温环境,补充水分、电解质等身体所需元素,如体温持续升高,应尽快到医院就医。
误区二一中暑就喝藿香正气水
当我们出现中暑的症状后,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喝藿香正气水,这波操作可行吗?
蔡阳林介绍,人们中暑时可能会寻求中成药治疗,例如藿香正气水。而中暑的本质是水与电解质丢失过多,体温调节功能障碍,汗腺衰竭,这些药物对这三个基础的致病机制并没有缓解作用。而藿香正气水中还含有一些酒精成分,如果是驾驶员更是不可以服用。
真正对中暑有帮助的是补充水分、补充电解质、乘凉、喷洒水雾降温,把体温降下来,这才是关键。
误区三中暑后大量喝水就可以了
中暑时会有大量的脱水、出汗,但在汗水里面除了水之外还有电解质,包括钠、钾这些成分。所以在大量出汗后如果只是补充单纯的、普通的淡水实际上是不够的,太大量喝水反而可能会造成“水中毒”或者低钠血症导致的昏迷。
综上所述,我们在补充水分的同时应该补充电解质,例如我们可以喝些淡盐水或者喝含有电解质的饮料等。
误区四擦酒精和擦清凉油降温
中暑最重要的措施是把体温降下来,那用酒精或者擦清凉油靠谱吗?
蔡阳林介绍,酒精是通过皮肤来吸收的,在身体过热、毛孔打开的情况下,它会造成进一步的脱水或者导致中暑的症状更加严重。
中暑是因为汗腺功能的衰竭,清凉油不能改善汗腺的功能,也不能调节体温,它给我们的感觉只是清凉而已,对缓解中暑并没有什么作用。
误区五在室内和晚上不会发生中暑
白天太阳高照,容易中暑,但在一些特殊情况、特殊环境下,也会发生中暑。比如晚上有些地区温度也很高,尤其是居住环境比较差的市民,没有风扇、没有空调、不通风,同样会发生中暑。
另外,蔡阳林介绍,婴儿也会有一种很常见的中暑“捂热”——给发烧婴儿穿得太多、捂得太过严实。在这种情况下,婴儿的温度会上升,出现口干、尿少、烦躁等情况,若处理不及时则可能会导致休克或死亡。
文/珠江时报见习记者许可可通讯员梁筠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