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中心小学老师陈燕梅入选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名单
坚持融合教育 助“折翼”孩子飞翔


■陈燕梅。(通讯员供图)
珠江时报讯(记者/陈肖玲通讯员/南宣)经层层推荐、择优选择,7月15日,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确认正式候选人322名,来自南海区西樵镇中心小学的科研主任陈燕梅入选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名单。7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了陈燕梅等候选人的事迹。
“有点意外能入选,我将一如既往高标准要求自己,向更多的模范学习,努力提升自我。”入围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陈燕梅更坚定了自己呵护折翼孩子,点亮特殊教育之光的信念。
2004年5月,陈燕梅的双胞胎女儿降生,却因先天性视网膜病变而双目失明。面对残酷的现实,陈燕梅选择勇敢面对。“让孩子在正常环境中成长。”她坚持融合教育,尽心尽力抚养双胞胎女儿,培养她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多才多艺的艺术兴趣。
三岁上普通幼儿园,不到四岁去琴行学钢琴,六岁上小学……在陈燕梅夫妇的努力与坚持下,两姐妹逐步学会了生活自理,包括洗衣服、做饭、搞清洁等,还学习古筝、朗诵、瑜伽、游泳、象棋等项目。2016年6月,两姐妹参加佛山钢琴天才选拔赛,进入决赛并获得与钢琴家郎朗共进晚餐的机会,郎朗还赠予了姐妹俩一台钢琴。2020年,姐妹俩通过不懈努力从广东省30名特殊教育学生中脱颖而出,成功考入普通高中班,向着理想大学奋勇前进。
“特殊教育有困难,找陈老师。”在特殊教育圈子里,时常听到这一句话。除了是一名母亲,陈燕梅还是一位致力于特殊教育9年,助力“折翼”孩子飞翔的老师,她创建了“普特共融团队”,用实际行动帮助并影响一个又一个孩子。
2013年,陈燕梅与团队在南海区内进行为期两个月的特殊家庭摸底,发现一些家长采取错误的教育方式,让适龄上学的特殊孩子留在家中。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陈燕梅利用工作以外的时间接受特殊教育的专业培训,主动提出管理学校的特殊教育工作,用普特共融的理念和亲身经历,激励着一个又一个特殊儿童家庭走出困境,让家长看到希望。
在她的努力推动下,西樵中心小学特教班从最初的1个班5名学生发展到现在的2个班22名学生,西樵镇的特教力量从1名教师发展到现在有100人的关爱特殊儿童团队。
“不忘初心,更加努力做好榜样,传递正能量,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陈燕梅坚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