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过端午 浓浓南海味
南海推出一系列线上活动,让就地就便过节的市民乐享节日“大餐”


■由于限制堂食,很多市民选择到超市或农贸市场买菜回家,做一顿丰盛的“端午大餐”。
■进入超市,市民须戴口罩,测温并出示绿码。

■党员志愿者慰问居家观察人员,并送上粽子。
今年端午节有些不一样,以往人声鼎沸、锣鼓喧天的龙船赛、文化节等活动暂缓举办。很多人选择留在家里过节,为疫情防控贡献一份力量。部分要居家医学观察的人,则互相打气加油,安心等待着观察期满。南海各镇街推出一系列线上小游戏、“云”上逛博物馆、刷纪录片及文明实践知识竞答等活动,让市民在家也能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气氛。
线上
桂城 一夜10万人体验线上“龙船飞粽”
在桂城,市民在家就能来一场酣畅淋漓的线上龙船赛。
6月13日,由南海桂城与佛山GK联名的“龙船飞粽”小游戏上线,线上电竞龙船队纷纷启航,为市民带来别样端午体验。活动推出后,当晚就超10万人次参与试玩。
该游戏巧妙结合疫情和端午节主题,市民通过手指左右滑动,控制龙船躲避“病毒”,并发射粽子消灭“病毒”。每位市民游戏体验次数不限,还设置了排行榜,实现与好友分数大PK。
本次“龙船飞粽”游戏计划于6月19日24时结束,成绩排行前20名的市民将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品,包含GK电竞俱乐部王者荣耀战队签名队服和应援周边、机械键盘、充电宝等,参与游戏有机会收获丰厚奖品。
“小游戏很刺激好玩,很上头,已经分享给许多好朋友一起比拼高下了。”体验该游戏的郭先生表示,游戏里既有端午元素,也有防疫元素,很贴合当下实际,创意满分。这款游戏也成为了他和朋友们端午佳节交流的“必备话题”,让居家过节也快乐不减。
为了填补不能观看线下龙船竞渡的空白,桂城也将龙船赛“搬上网”,以“赛龙船庆端午”为主题开展“文明新风满桂城”第三期新时代文明实践知识竞答,市民参与即有机会赢取红包。
在该竞答闯关中,奔腾的龙船形象展现出不断拼搏、奋力前进的桂城精神。家住叠北社区的黎先生表示,端午节“扒龙船”的传统在叠滘由来已久,虽然没有亲身体验过40年前的龙船赛,但看到这个珍贵的视频影像时,依然感到热血沸腾,仿佛置身于每年精彩刺激的叠滘龙船漂移赛中,回味无穷。
里水 “云”赏非遗项目传递抗疫信心
“话你知,愿各位街坊听好,做到,齐心防疫是正路……”6月11日,里水镇文化发展中心发布粤语抗疫歌曲《抗疫终为你好》。该歌曲改编自粤语经典金曲《世间始终你好》,配以社会各界齐心抗疫的视频画面,倡议市民戴口罩、勤洗手、一米线、不聚集、不乱跑、做核酸、打疫苗。
除了粤语抗疫歌曲,里水镇还将本土非遗项目跳火光的文化寓意“驱邪出外,引福归堂”与抗击疫情的精神有机结合,以粤语童谣这一传统文化载体,向社会传递抗疫的信心和决心。
为满足大家一睹跳火光的热闹现场,里水特别推出跳火光纪录片,让市民全方位了解认识这项有着300多年历史的民俗活动,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喜庆祥和的气氛。
市民还可通过“文化里水”“梦里水乡”等微信公众号,“云”赏里水非遗项目,如白眉拳、粤曲等,度过了一个健康愉快的端午“家”年华。
丹灶 居家了解民俗文化 创意“扒陆地龙舟”
在丹灶,政府严格落实防疫工作要求,暂停线下所有端午假期活动,开展观看主题宣传片、打开宅家VLOG、有奖问答活动等线上活动,营造良好的节日氛围。
丹灶镇文化发展中心在其微信公众号推出丹灶非遗项目系列宣传片。首期宣传片主题为“传统龙舟(丹灶扒龙舟)”,展示了端午扒龙舟的习俗,带领观众走近本土非遗项目,了解丹灶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据宣传片介绍,在上千年的历史积淀中,龙舟文化深植于丹灶人心中。每逢重要节日,各式龙舟在大小河涌游弋,起龙船、吃龙舟饭、赛龙船,或争奇斗艳,或飞龙竞渡,给丹灶人带来了无数欢笑,也成为丹灶人代代相传的记忆与乡愁。如今,龙舟已成为丹灶乃至南海非常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符号,已逐步成为南海、佛山旅游文化节的亮丽品牌活动之一。
由于取消了线下扒龙舟活动,丹灶居民宅家创意“扒陆地龙舟”,别有一番趣味。丹灶镇金宁社区融爱家庭服务中心和丹灶社区大涡党支部分别策划了“端午宅家日记打卡”线上活动,面向金宁社区和丹灶社区亲子家庭征集VLOG作品。
丹灶镇总工会开展“仲夏端午·粽情惠你”丹灶镇工会会员实名认证暨安全生产知识有奖问答抢券活动。活动持续到6月底,分三期进行,已在“粤工惠”APP平台实名认证的丹灶镇总工会及其辖下基层工会会员可下载“粤工惠”APP,实名注册并登记入会参与活动。
大沥 长卷漫画秀锦龙市民纷纷点赞
“这个游戏挺有趣的,在手机上就能玩‘扒龙船’也算是在端午节做了一件应节的事情。”6月14日,大沥镇岐阳社区居民梁文勇一边排队参与核酸检测,一边用手指在手机屏幕上不停地划,参加大沥镇第二届线上锦龙盛会暨非遗云展示。
页面里,“盐步老龙”石碑、老龙藏地、老龙出水、拜华光、游三河等涉及盐步老龙的元素都展示在长卷漫画中,梁文勇一点点地滑动,认真地看完。随后,他进入了游戏界面,控制龙舟接住沿途发现的粽子和艾叶,同时躲开石头,力求获得高分。“盐步老龙的历史原来已有589年了,以后有时间要去老龙藏地去看看。”梁文勇说。
截至14日晚,参与该线上活动的市民超10万人次,反响热烈。
线下
市民就地过节商超供应充足
6月14日,记者在各大超市及农贸市场看到,蔬菜、水果类、海鲜、粽子等节日商品琳琅满目,与端午相关的食品、物品供应充足。
“麻烦先出示一下绿码。”当日下午,在九江惠客多超市入口处,工作人员提醒市民出示绿码、测量体温后方可进场。记者在现场看到,前来购物的市民均佩戴口罩,按照指引操作再进入超市采购。“买些辣椒回家做煎酿三宝吃。”在蔬果区,市民周女士仔细挑选了一把辣椒。周女士告诉记者,每逢端午节她都会在家做“煎酿三宝”这道菜。
记者从超市负责人处了解到,今年端午节消费者比以往有所增加。九江市民积极响应政府倡导,留佛山就地就便过节,加上限制堂食的原因,很多市民都选择到超市或农贸市场买菜回家,做一顿丰富的晚餐。而超市也全面做好疫情防控措施,为保证群众过一个愉快的节日,准备了节日需求的各类商品,充分满足消费,确保商品供应及时充足。
“各式粽子新鲜出炉!”6月14日上午,九江居民黄宝玲在朋友圈晒出自己包的各种粽子,有传统肉粽、碱水粽等等,卖相吸引。黄宝玲一大早出门买好粽叶、绿豆、五花肉,泡好用来包粽子的糯米,娴熟地包好了各式粽子,于是高兴地发了朋友圈和朋友分享。黄宝玲丈夫莫先生是广东肇庆人,以往端午节,他们一家人都会回老家过节。今年他们响应政府倡导,就地过节,非必要不外出。
居家医学观察互相打气加油
端午节当日,本以为吃不上粽子的狮山塘中社区居民招小姐,意外收到礼物。
“去年端午节没有回来,想着今年回来能跟家人团聚过端午节,吃上家乡的粽子。谁料回到后,到现在还没有跟家人见上面。”招小姐说,她从居住地回来后,当地升级为中高风险区,为了大家安心,她主动向社区报备,选择居家观察。
“自己很担心,不知道会不会被感染,成为无症状病例。这时,社区带着医护人员上门为我做核酸检测,当时挺感动的。”招小姐表示,前两天收到检测结果是阴性,她顿时舒了口气。临近端午节,社区还派送了粽子。“这个特别的端午节,收到社区送来的粽子感到非常开心,非常感谢他们。今晚就准备蒸来吃,与家人视频,分享粽子的味道。”
正读五年级的塘中社区居民蔡同学,也收到了粽子。“我妈妈在厂里,我和姐姐、哥哥在家里,一开始还挺害怕的,不能出门,天天待在家里。”蔡同学说。
三姐弟居家观察,是需要勇气的,毕竟还是孩子。“佛山加油,狮山加油!”“医护人员那么辛苦,我们就乖乖待在家里。”经过两天的心理调整,孩子们互相打气,鼓起了勇气坦然面对。
此外,老师添加孩子的微信,除了加油打气,还及时为他们解决学习上的问题。而生活上,蔡同学的妈妈则请朋友隔三岔五送些吃的放在家门口。社区也经常派人上门了解情况,端午节前还送上粽子。大家的关心让孩子更加坚强。
6月12日,三个孩子居家观察期满,几个人抱在一起,兴奋得不得了。“前段时间担心自己会有问题,不敢靠近对方,现在好了,可以放心抱了。”蔡同学说。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何万里文/图珠江时报记者何万里李福云邹韵斯朱明菲邓施恩吴志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