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推出“国际二维码统一赋码平台”
搭建二维码标准体系,加快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和城乡数字化融合发展

■网格员在公交站台进行数据采集,以保持数据的鲜活性,方便实施二维码管理。(通讯员供图)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佛山四院作为新冠重症病人定点治疗医院,严格管控进入医院的人员,很多慢性病患者遇到医院取药的困难。最近,这个困难被一枚小小的国际二维码解决了。
佛山四院使用药品外送系统,在外包装贴上国际二维码,该码承载患者信息和处方信息,通过物流公司把药品送到患者手上。系统对二维码的信息进行加密,只有指定人员(物流人员、患者)可以扫码进行核对,这既解决了患者到医院取药的问题,又解决了患者个人隐私和处方泄露的问题。
可以说,小小国际二维码发挥着疫情防控大作用。
南海区一直积极探索建立一套统一的二维码应用标准体系,近日推出城市大脑“国际二维码统一赋码平台”,实现统一标识编码规则、统一发码申请、统一标识解析引擎、统一用户资源管理,为南海区代码发行与应用接入以及各业务部门系统数据互联互通提供平台技术支撑,打通数据孤岛和数据壁垒,加快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和城乡数字化融合发展。
目前,国际二维码已在南海区疫情防控、社会治理、产业经济等领域开展应用,成效显著。
多领域发挥作用
近日,广佛地区出现新冠疫情病例,国际二维码的推广使用,为疫情防控有序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外进口冷链食品作为新冠疫情期间重要的监测对象,南海区将二维码技术应用于冷链食品溯源和监管中。“在进入南海区集中监管仓进行核酸检测和消杀后,为精确管理冷链食品,我们对每批冷链食品生成国际二维码进行标签管理。”南海区政数局有关平台开发人员介绍,监管部门或者接收对象可以通过二维码查询冷链食品全链条的过程信息,包括查询冷链食品的原产国、批次号、商品名称、食品卫生标准等信息。
不仅是疫情防控,国际二维码在基层治理方面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场景和空间。去年,南海区社会治理网格化平台就应用了国际二维码,平台现已整合公安、安监、环保、工商、卫健、城管、水务等11个部门近200万个数据,包括企业、三小场所、重点人群、沙井盖、灯柱等基本对象。
除此之外,环保部门也将二维码技术应用到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管理中。近期,南海区也将在城市管理领域全面推广使用国际二维码,推出12个智慧应用场景,包括村居管理、户外广告管理、门前三包等等。
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越来越多的二维码产业红利在南海释放。
为满足南海区对国际二维码的巨大使用需求,依托南海区雄厚的产业基础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2020年11月,统一标识代码注册管理中心(佛山)有限公司正式落户南海区,负责佛山市乃至大湾区的MA标识代码体系建设及运营工作,建设统一标识代码技术应用实验室,并研究基于IDCode编码的国际二维码在本土的产业化落地应用,助力南海区聚集产业链核心要素资源、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创新人才,产生协同发展效应。
为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南海区通过二维码创新技术和地方主导产业结合,联合区域内重点领域龙头企业共同推进国际二维码的深度应用,引导制造类企业在大规模定制、智能制造、产品追溯、网络营销、售后服务、客户管理、智能仓储物流等行业领域使用国际二维码。
ABC属于广东景兴旗下品牌,曾经因ABC的品牌知名度比较高,市场上山寨产品频频出现,不仅直接损害消费者利益,也损害了ABC的品牌。如今,ABC卫生巾外包装附上国际二维码,消费者扫码不仅可以辨别商品真伪,而且每一次商品识别过程及数据都会在系统中积累数据,企业可以根据数据有针对性地开展假货治理工作,切实保障女性的身体健康。
文/珠江时报记者黄婷
通讯员南政数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