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05月21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习近平将出席全球健康峰会
    • 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科技创新强省建设落地见效 奋力书写科技自立自强广东篇章
    • 蒙娜丽莎一项目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用好扶残助残政策 关爱残疾人群体
    • 医护人员手把手教街坊急救技能
    • 以品牌创建引领 司法所规范化建设
    • 《白蛇传·情》 公映首日受热捧
    • 南海人这样 度过“520”
    • 夏风催人 小得盈满

    第A02版:要闻

    • 配套齐备宣传到位 市民自发“接力”接种
    • 护士加班注射疫苗 群众送奶茶“助力”

    第A03版:要闻

    • 穿上红马甲 为民办实事
    • 广场设摊测农残 进村入户听需求
    • 党史宣讲课搬到生产一线
    • 青年重温入团誓词 登台演绎党史故事
    • 红色电影送进企业 员工汲取奋进力量

    第A04版:要闻

    • 部门日夜执法 向污染企业“宣战”
    • 快检人员持证上岗 筑牢食品安全屏障
    • 佛味全席花式路演 108道美食挑动味蕾
    • 大沥再推 城市中轴靓地

    第A05版:要闻

    • 甜蜜领证“撒狗粮” 为爱相约“打苗苗”

    第A06版:映像

    • 夏风催人 小得盈满

    第A07版:教育

    • 南海前 3000名可大胆报读南中
    • 培养孩子公德意识 父母需要以身作则
    • 中行手机银行焕新升级,新增多项专属服务
    • 南山湖实验中学 下月举办开放日
    • 墙绘“喜刷刷” 校园更亮丽

    第A08版:公报

    • 2020年佛山市南海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数字报首页

A08:公报

2020年佛山市南海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佛山市南海区统计局2021年5月21日

2021年05月21日

表2: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表1:2020年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情况

202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南海区委、区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省委、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1+1+9”工作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任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2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77.55亿元,比上年增长0.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37亿元,下降0.4%;第二产业增加值1742.35亿元,与上年持平;第三产业增加值1383.83亿元,增长1.7%。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2.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23.8%,住宿和餐饮业下降25.2%,金融业增长7.7%,房地产业下降4.4%,营利性服务业增长4.4%,非营利性服务业增长3.4%。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为1.6:54.8:43.6。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2.8%。其中:食品烟酒类上涨10.1%,衣着类上涨0.4%,居住类下降0.5%,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3%,交通和通信类下降4.2%,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下降0.7%,医疗保健类上涨0.2%,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3.8%。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3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专业技术人员17.25万人,其中高级职称0.90万人。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7.90亿元,比上年增长1.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7.84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全年全区税收总额538.76亿元,比上年下降10.7%。

二、

农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097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78592亩;花卉播种面积48745亩;其他作物播种面积197983亩。

全年粮食产量2194吨;蔬菜产量305301吨;水果产量3497吨。全年肉类总产量1.10万吨;其中猪肉产量0.28万吨;禽肉产量0.82万吨;水产品产量20.55万吨。

三、

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31.44亿元,增长0.7%。其中:先进制造业增加值530.05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的39.8%;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128.83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的9.7%。按经济类型分:集体企业增加值3.39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的0.3%;股份制企业增加值904.45亿元,增长1.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391.35亿元,增长2.9%。其它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31.81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的2.4%。轻工业增加值655.14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的49.2%;重工业增加值676.30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的50.8%。

全年产值超两百亿元的行业有十个,分别为金属制品业、汽车制造业(未包括一汽-大众)、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家具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医药制造业。十大行业工业增加值966.79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2.6%。其中,金属制品业增加值261.09亿元,增长40.5%;汽车制造业增加值174.70亿元,增长21.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103.27亿元,下降13.0%;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85.03亿元,增长14.4%;有色金属压延及加工业增加值56.29亿元,下降30.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66.51亿元,下降5.8%;家具制造业增加值69.80亿元,下降7.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50.99亿元,增长0.6%;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加值46.07亿元,下降16.7%;医药制造业增加值53.04亿元,增长102.6%。

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247个。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81.76万平方米,增长12.0%;房屋竣工面积283.74万平方米,下降5.5%。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26亿元,增长5.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9.8%。其中,工业投资下降23.4%;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投资下降30.3%;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0.0%。

五、

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建设投资总额9.10亿元,比上年增长41.5%。全区通车里程1515.38公里。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71.06亿吨公里,增长0.7%。其中:陆运41.14亿吨公里,增长0.1%;水运29.92亿吨公里,增长1.6%。全年完成旅客周转量5.78亿人公里,下降64.6%。

年末全区机动车车辆保有量为118.04万辆,比上年增长6.0%;汽车为108.86万辆,增长6.3%。私人汽车98万辆,增长5.4%。

全年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总量439.31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99.21亿元,增长67.4%;电信业务总量340.10亿元,增长27.6%。电话年末到达户数52.75万户,增长1.8%;移动电话用户期末户数459.62万户,下降10.2%。年末全区互联网用户180.53万户(不含手机上网用户),增长4.5%。

全年接待过夜旅游人数736.3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3.1%。实现旅游总收入125.16亿元,下降22.2%。其中旅游外汇收入0.15亿美元,下降92.7%。旅行社组团出游人数22.73万人次,其中:出境旅游0.75万人次,下降91.8%;国内旅游21.97万人次,下降59.3%。

六、

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下降10.2%。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额降低9.2%;餐费收入下降16.5%。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分类看,粮油、食品类零售额下降10.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增长217.3%;日用品类零售额增长18.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下降46.6%;中西药品类零售额下降5.2%;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下降19.8%;汽车类零售额下降1.4%。

七、

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值219.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出口总值159.4亿美元,增长8.0%,进口总值60.4亿美元,下降8.0%。全年实现贸易顺差99.0亿美元。(按人民币计算,全年进出口总值1519.4亿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出口总值1101.9亿元,增长8.3%,进口总值417.5亿元,下降7.6%。全年实现贸易顺差684.3亿元。)

全年新签订合同数191个,比上年下降20.4%。外商投资企业合同利用外资39.44亿元人民币,实际利用外资14.25亿元人民币。

八、

金融

全区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6382.64亿元,比上年增长14.87%,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6270.52亿元,增长15.1%;外币存款余额17.18亿美元,增长9.5%。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4419.53亿元,增长20.4%,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4400.96亿元,增长20.2%;外币贷款余额2.85亿美元,增长94.5%。

九、

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区科技创新力量持续增强,其中: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累计达到2268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累计达到246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累计达到484家;区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累计达到747家。全区专利授权量达24418件,增长24.0%,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148件,增长34.1%。

全年普教投资总额94.17亿元,比上年增长5.3%。普教校舍建筑面积690万平方米。年末全区共有普通中学80所,在校学生143419人;小学140所,在校学生256452人;幼儿园406所,在校学生13555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升学率100%;初中毕业升学率99.4%;高中毕业升学率99.6%。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8所(含3所省属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学生19784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378人。

十、

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区有文化馆1间,镇文化站7个,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86间,博物馆10间,图书馆(含读书驿站)201个,图书馆藏书量298.19万册,数字影院64间。电影观众248.79万人次。

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23家,其中:医院24家,妇幼保健院1家,护理院1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血站1家,门诊部254个。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9657张。医疗卫生机构在职职工人数20568人,其中:医疗卫生技术人员18243人,执业医师6271人,执业助理医师579人。

全年体育事业总投资4515.23万元,比上年下降37.4%。2020年全区参加市以上比赛获前三名143人次,向上输送人才34人。现有体育场地5325个,其中:体育馆11个,篮球场2526个,网球场59个,足球场309个,简易游泳池274个。

十一、

人民生活、社会保障与安全生产

全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436元,比上年增长3.9%;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6220元,下降0.8%。分城乡看,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026元,增长3.8%;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6226元,下降0.9%。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42元,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164元,增长1.8%。

2020年末全区企业的养老保险实际缴费人数111.06万人,增长7.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际缴费人数109.91万人,增长7.3%;生育保险实际缴费人数105.95万人,增长7.5%;失业保险实际缴费人数105.94万人,增长7.6%;工伤保险实际缴费人数106.18万人,增长6.9%。以居民(村民)身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8.23万人,增长4.2%;以居民(村民)身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33万人,下降3.0%。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674人,增加66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997人,增加120人。

全年全区道路安全交通万车死亡率为1.4%。

十二、人口和环境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区常住人口共366.7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65.85万人,增长3.6%;户籍人口的主要构成:男性占47.8%,女性占52.2%;全年出生人口2.24万人,出生率为13.7‰;死亡人口0.74万人,死亡率为4.6‰;自然增长率9.1‰。

全区空气优良级别天数共321天,占有效天数360天的89.2%。空气综合污染指数3.44,同比下降22.5%。建成区绿地率43.9%,增长0.4%。已建镇级生活垃圾转运站10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镇污水处理规模为103.4万吨/日,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98.1%。

注

1.本公报2020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资 料 来 源

本公报中城镇登记失业率、专业技术人员、居民养老数据来自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专利数据来自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财政数据来自区财政局;税收、职工养老、职工医疗、失业保险、工商保险、生育保险数据来自区税务局;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来自区民政局;货物运输周转量、旅客周转量、交通建设投资、通车里程数据来自区交通运输局;城市污水处理来自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利局;公园绿地面积、垃圾处理数据来自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货物进出口数据来自佛山海关驻南海办事处;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来自区经济促进局;国际互联网用户、邮电业务总量等数据来自邮政及通信部门(单位);货币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南海支行;教育事业数据来自区教育局;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数据来自区科学技术局;文化事业、体育数据和旅游数据来自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空气监测数据来自佛山市生态环境局南海分局;机动车保有量、户籍人口信息、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来自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卫生事业数据来自区卫生健康局;其他数据来自区统计局。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