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加班注射疫苗 群众送奶茶“助力”
西樵多方合力为疫苗接种“提速”,截至5月19日14时累计接种新冠疫苗180826剂次

■志愿者在疫苗接种点给群众派号。通讯员供图

■姚靖斌、张丽云夫妇。通讯员供图

扫码一下感受疫苗接种的速度与温度
最近,“你打疫苗了吗?”代替“你吃饭了吗”,成为西樵人互相打招呼的“口头禅”。据西樵镇卫健办统计,截至5月19日14时,全镇累计接种新冠疫苗180826剂次。在西樵的各个新冠疫苗接种点,许多医护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日夜坚守,为群众打开疫苗接种便民通道,加速推进疫苗接种,而群众的支持和鼓励也成为他们坚守的动力。
90后护师夫妻齐上阵
在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南海四院”)有这么一对90后护师夫妻:张丽云和姚靖斌。生活中,他们是夫妻;工作上,他们是并肩作战的“战友”,彼此勉励前行。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南海四院发出第一次驰援湖北号召,这对夫妻就瞒着双方的父母,同时报名参加。最终,妻子驰援武汉,丈夫留在该院的发热门诊工作。尽管相隔千里,身处不同岗位,但他们都奋战在抗疫一线。
自西樵雅居乐新冠疫苗接种点启动以来,姚靖斌被派到现场负责疫苗接种工作,连续在此驻扎两周。工作量最高峰时,他每天能为群众接种近400剂次,从早上8时忙到傍晚6时。5月14日晚,夫妻俩同时被安排到雅居乐的接种点,再一次携手抗疫。“无论是在医院还是在疫苗接种点,只要组织需要,我都一定会出现!现在,我们希望能帮助更多群众尽快接种新冠疫苗,一起筑起防疫长城。”张丽云说。
各方志愿者同时“在线”
从5月开始,西樵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雅居乐新冠疫苗接种点开展“夜场”接种服务,将接种疫苗的时间延长到晚上9时,大大增强了疫苗接种的机动性、灵活性和可选择性。
5月14日晚上,来自西樵山风景名胜区的党员志愿者程楚茵来到西樵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夜场”接种志愿服务,负责协助市民填写须知表,提供现场指引等工作。最令她难忘的是一位年纪稍大的长者,由于忘带老花眼镜看不清表格文字,于是她便拿起笔,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帮这位长者填好表格,再三确认后指引她到医护人员面前接种。
在西樵各个新冠疫苗接种点,无论是像程楚茵这样穿着红马甲的党员志愿者,还是穿着黄马甲的义工志愿者,抑或是穿着蓝色马甲的社工志愿者,还有各村(社区)的市民志愿者、新市民志愿者等,都同时“在线”为市民接种提供服务。
这些志愿者的身影还出现在各村(社区)的大街小巷,参与新冠疫苗接种的入户宣传、发动工作。比如在西樵镇东碧社区,依托三级党建网格制度,以“室外设摊+室内入户”为宣传方式,有序组织“党员+社工+志愿者”参与疫苗接种宣传。
热心群众“奶茶助力”
5月15日下午,在西樵雅居乐新冠疫苗接种点出现了温馨一幕:热心市民李女士和朋友一起,捧着三大壶奶茶和点心,送到接种点的医护人员手上。
就在前一天晚上,李女士来到这接种点打疫苗。轮到她时,看到医护人员的鼻梁上满是汗水,背上的工作服也都被汗水浸湿。不仅如此,她还了解到,当晚为她注射疫苗的护士,是下班后又赶到接种点,加班为市民接种疫苗。“我当时就觉得医护人员很辛苦了,这么热的天,我也帮不上什么忙,就想尽点绵薄之力。”她说。这便出现了开头那“接地气”的一幕。
“奶茶助力”令在场的医护人员甚为感动,这份关心和守护,让他们在忙碌和疲惫中得到宽慰,受到了莫大的鼓励。“只要我们有时间,还会再去接种点送奶茶!”李女士笑着说。
文/珠江时报记者钟泽诗通讯员梁小英李霞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