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南海“绿野仙踪”
以“地治改革”为突破口,南海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品质森林城市建设的标杆与典范

■佛山在全省率先开展城市大型和超大型绿心群建设,建设南海三山森林公园等34个万亩千亩公园,市域森林覆盖率约37.36%。

■21城同创“森林城市·绿美广东”主题宣传活动佛山分会场活动在南海区千灯湖公园举行。

■千灯湖的蝶变是佛山城市版图从“浅绿”到“深绿”发展的一个缩影。 珠江时报记者/廖明璨摄

扫码感受南海“森呼吸”
森林“进城”,城市“变绿”,全民“享绿”。4月24日上午,南海千灯湖公园清风徐徐,满目苍翠,由佛山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佛山市南海区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的21城同创“森林城市·绿美广东”主题宣传活动(佛山分会场)在此拉开帷幕,掀起了全民植绿护绿的“创森”热潮。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正式建成之年。广东省21城同创“森林城市·绿美广东”主题宣传活动主会场设在韶关,佛山、广州、深圳、珠海等20城各设分会场,全省掀起“大地植绿、心中播绿”宣传热潮。
佛山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周霞,佛山市自然资源局四级调研员邱权震,南海区府办副主任、区村级工业园整治办专职副主任黄永坚,佛山市自然资源局南海分局局长潘汝海等及五区绿委办代表出席活动。
进行时
大地植绿人人参与全民共享绿色福利
当天,来自南海的小学生们带来展现“鹭鸟群飞、森林秀美”的优美舞蹈,童声合唱轮番上演,为“天然大氧吧”——千灯湖公园增添活力。活动现场还设置了碳汇知识、毒品原植物科普、野生动物保护、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阳台花园等科普展区,让市民了解森林城市建设知识,增进对森林城市建设的认知,共享佛山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千灯湖是佛山的一个绿色地标,青山绿水,湖光山色,美极了。我经常下班后来这边跑步健身。这里空气清新,一年四季美景不断,是金融高新区的后花园。”市民叶先生说。
从不起眼的水田和零散低矮的厂房到千亩生态公园,千灯湖公园的蝶变是佛山城市版图从“浅绿”到“深绿”发展的一个缩影。千亩万亩的城市绿景、鸟语花香的“口袋”公园、姹紫嫣红的“空中花廊”……四月的佛山,满目绿意盎然,处处芳菲浸染。西樵山国家森林公园、千灯湖公园、三山公园、半月岛公园、金沙岛公园等万亩千亩公园铺展延绵,勾勒出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
活动现场,绿色家庭代表发出支持森林城市建设倡议,号召广大市民自觉成为生态守护者,积极为佛山“添绿、增绿”,为佛山高品质森林城市建设添砖加瓦。倡议者范爱贤表示,在自家庭院多种花栽树,就是对佛山森林城市建设作一点点贡献。据悉,范爱贤家里有个卉木萋萋的美丽庭院,被评为2020狮山镇大圃美丽庭院。
活动同步上线有奖问答H5,市民可通过手机关注“南海发布”参与互动答题,全部答对即可获得奖品。活动结合线下、线上开展的形式,广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调动市民参与森林城市建设的积极性,掀起“大地植绿、心中播绿”的森林城市建设热潮。
再出发
从“国家森林城市”走向“森林城市群”建设
作为制造业强市的佛山,走出了一条工业城市的生态文明创新之路。2018年至2020年期间,全市共投入约68亿元用于森林城市建设。佛山现有森林总面积110052.63公顷,市域森林覆盖率约37.36%,林木覆盖率达到29.02%。
2017年,佛山成功摘取“国家森林城市”的荣誉称号。2018年,佛山启动粤港澳大湾区高品质森林城市建设。
近几年,围绕“森林城市”建设蓝图,实现“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宗旨,佛山市印发《佛山市自然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规划》《佛山市大湾区高品质森林城市建设规划(2018-2022年)》《美丽佛山五年绿化行动计划》《关于加快推进佛山市万亩千亩公园规划建设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市级规划文件,明晰“森林城市”的建设前景,巩固森林城市建设成果,形成绿色新优势和新动能,致力于构建生态新格局,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品质森林城市。
2018年至2020年期间,佛山在全省率先开展城市大型和超大型绿心群建设,建设均安东海绿岛公园、王借岗森林公园、南海三山森林公园等34个万亩千亩公园,推动云勇森林公园扩面超1万余亩,大力建设“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完成新增造林面积9万余亩,市域森林覆盖率达37.36%。
与此同时,佛山大力实施“向路扩绿,向水借绿”战略,推进南海金沙岛和三水云东海国家湿地公园的试点建设,对鲤鱼沙等48个河心岛进行生态修复,在全国首创河心岛岛长制,荣获广东首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
一系列举措,让人看到佛山这座制造业大市走生态文明之路的魄力与决心,一场深绿之旅不仅让“大地植绿”,也在人们“心中播绿”。可以展望,一个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一个高品质绿色城市、一个完善的绿地系统,将佛山自然生态财富变成了全民共享的绿色福利。
未来,佛山将继续加大森林城市建设的力度,加大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大力推动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的共建共享与互联互通,为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和绿色湾区的协同发展贡献佛山力量。
同心绘“南海绿”:
2020年,南海共开展19场义务植树活动,种植约3万株苗木,新增绿化面积约600亩。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南海群众通过各种形式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126万人次,义务植树尽责率为90.1%。
共建生态佛山:
2018年至2020年期间,佛山共投入约68亿元用于森林城市建设。据统计,全市现有森林总面积110052.63公顷,市域森林覆盖率约37.36%,林木覆盖率达到29.02%。
2017年,佛山成功摘取“国家森林城市”的荣誉称号。
2018年,佛山启动粤港澳大湾区高品质森林城市建设。
2018年至2020年期间,佛山在全省率先开展城市大型和超大型绿心群建设,建设均安东海绿岛公园、王借岗森林公园、南海三山森林公园等34个万亩千亩公园,推动云勇森林公园扩面超1万余亩,大力建设“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完成新增造林面积9万余亩,市域森林覆盖率达到37.36%。
同心绘
南海把“植绿护绿爱绿”深植于市民心中
穿梭在南海的大街小巷,公共自行车成了许多年轻人的首选,还有四通八达的公交网络,绿色出行不再是少数人的个别选择,更成为一种潮流和时尚……绿色成果共享,绿色发展共建,南海人享受着令人羡慕的生态成果,自觉成为生态守护者,同心绘就“南海绿”。
目前,南海已建设了众多的生态科普教育基地,每年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科普实践,并通过举办“森林城市绿色家园”征文绘画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孩子从小就播种下守护生态、呵护绿色的理念。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近年来,南海以“地治改革”为突破口,持续推进高品质森林城市建设,在生态空间再造中突破发展的空间瓶颈、资源瓶颈和动力瓶颈,积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品质森林城市建设的标杆与典范。
南海注重心中播绿的同时,让植绿、护绿、爱绿的意识不断深植于市民心中,让义务植树活动成为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活动。2020年,南海共开展19场义务植树活动,种植约3万株苗木,新增绿化面积约600亩,掀起了全民参与义务植树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南海群众通过各种形式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126万人次,义务植树尽责率为90.1%,全民绿化意识和生态文明意识都明显提高。
南海还加强林地资源保护,一方面全面加强对森林重点火险区域、重点地段管控,另一方面开展“森林督查”、“打好违法建设侵占林地治理攻坚工作”等专项行动,打击非法破坏林地资源行为,进一步加强林地资源保护。
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使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南海形象的发力点,助力南海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
“本次活动将主会场选在森林城市建设过程中不断扩面提质的千灯湖公园,让大家亲身感受森林城市建设美景,畅享‘森呼吸’。”周霞表示,活动集中展示佛山森林城市建设的卓越成效,倡议支持森林城市建设,大力宣传和普及森林的科学知识,搭建全社会关注森林的重要平台,传播绿色理念、弘扬生态文明、汇聚起共建大美佛山的正能量。
记者手记
千灯湖公园展现了南海城市建设的“刚柔并济”
千灯湖公园是南海的“绿肺”,也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但人们如果问南海最有城市感觉的区域在哪里,大多数人也会回答“千灯湖”。千灯湖被都市的繁华与忙碌包围,怎么还能成为休闲之地?
以千灯湖为核心,广东金融高新区带动了南海的城市更新和产业提质,城市面貌和产业形象都堪比一线大城市。以千灯湖区域为例,南海瞄准环境建设、产业提升等,促进广东金融高新区在这里崛起,为南海打造特色金融创新产业链,展现佛山产城人文融合的区域标本。
同时,南海以“地治改革”为突破口,持续推进高品质森林城市建设,在生态空间再造中突破发展的空间瓶颈、资源瓶颈和动力瓶颈,积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品质森林城市建设的标杆与典范。
绿水青山、碧海蓝天正是南海吸引人才和引进高端产业的金山银山。四季花开、激情常在、活力奔涌……南海城市软实力、美誉度、亲和力在无形中得到了传递,成为品质南海、活力南海的亮丽底色,助力南海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
此外,千灯湖片区还十分宜居、宜业、宜行,这里地处广佛交界,广佛线为两地搭建起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桥梁,市民出行十分便捷。同时,桂澜路还串联起多个商业综合体,周末吃喝玩乐购一站式体验。
日常中,上班族在繁忙工作之余,推窗见绿、出门见园,夜晚还能漫步在夜色璀璨的千灯湖畔、南海金融公园、千灯湖创投小镇等,实属人间乐事。
一座城市要“刚”与“柔”协调发展,应当以绿为本,着眼于城市公园建设时,把山水风光融入街道、建筑物等城区布局中去,融入到经济发展当中去,同时还要以人为本,创建传递健康生活理念的城市公园载体。千灯湖公园正是南海城市建设“刚柔并济”的体现。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戴欢婷文/珠江时报记者彭美慈图/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署名除外)通讯员颜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