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城产文融合 桂城“四湖并进”谋发展
全力建设主题产业社区、打造品质创新城区,描绘“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蓝图

■桂城举办主题产业社区投资环境推介会。 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怡海湖鲲鹏科创区区位图。

扫码了解更多详情
5年前,全球五大行之一的戴德梁行与桂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携手在广州天河中央商务区举办招商推介会,吸聚全球现代服务业资源;5年后,戴德梁行再次为桂城站台背书,这次是在桂城怡海湖畔,共同谋划如何“让城市更美好,让生活更美好”。
5年来,桂城的经济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从413亿元预计增长至655.95亿元,增长58.83%,高于广州天河区54.76%的增速;产业升级更加步伐坚定,累计引进超亿元项目206个,包括首批4家广东省实验室之一、投资超50亿元的季华实验室;城乡环境更加优美宜居,公园总量达到180个,平均每平方公里有2个公园,多于深圳每平方公里0.54个公园……这些不断积累的“比较优势”,成为桂城高质量发展的制胜砝码。
肯取势者可为人先,能谋势者必有所成。昨日,桂城举办南海桂城·主题产业社区投资环境推介暨怡海湖鲲鹏科创区发布活动,重点推出超300万平方米工业载体,签约推进17个重点项目,发布怡海湖鲲鹏科创区规划,形成“四湖并进、错位发展”的格局,全力建设主题产业社区、打造品质创新城区,描绘了一幅“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蓝图。
积势
以人为本桂城优势持续加码
“桂城已不是那个桂城。”戴德梁行大中华区策略及发展顾问部董事符锦滔坦言,在很长一段时间,客商只知“千灯湖”却不知“桂城”,而现在,“桂城”正绽放着迷人的光芒。
根据戴德梁行近期的调研显示,桂城的产业已发生迭代,在以往吸聚毕马威、凯捷等国际知名企业的基础上,企业已实现扎根城市,并促成上下游行业集聚,不少北上广深的一线城市人才也选择落户桂城。
早在15年前,戴德梁行受南海方面委托,为广东金融高新区谋划前期布局定位时,就相中了以广东金融高新区为核心区的桂城拥有的广阔潜力。这次,戴德梁行同样看好桂城高质量发展的前景。
桂城用二十年闯出“城产人文”融合的路径,书写高质量发展的传奇:拥有23栋税收亿元楼,上市上板企业18家,世界知名企业汇丰、友邦、宜家、毕马威等,引进高层次人才数量在全区占比近50%,与大院大所合作有季华实验室、清华大学新材料研究院等8大创新平台,已建、在建和规划的轨道交通里程超100公里,今年将实现平均每平方公里有1所学校,全城范围内15分钟能到达一家三甲医院……
时至今日,“人才集聚”的发展红利和“三生相融”的城市形态,已成为桂城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最大“比较优势”。如何积累、放大“比较优势”,将是桂城未来续写高质量发展传奇的关键。
2021年,桂城迎来大湾区协同发展和轨道交通建设高速推进的新机遇。今年3月,广东省印发了《佛山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2020-2035年)》,南海新交通轨道线正式启动车辆上线调试,佛山地铁3号线的桂城中心区域首条隧道贯通,佛山地铁2号线交路运行工作正式启动,佛山地铁4号线今年6月开建……桂城的“比较优势”在持续加码。
蓄势
望远实干最好最优的空间留给产业
2020年底,仍在起跑阶段的桂城映月新城,以一宗地块卖出77.5亿元引起广佛热切关注。这既展现了市场对桂城城市活力的信心,更增强了桂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强烈信念。
没有脱实向虚,没有急功近利,桂城坚定地把最好最优的空间留给产业和商务。为了积蓄更多产业空间,桂城借着“全面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先行示范区”和“地改”的契机,以更大魄力推进城市更新。2021年,桂城要完成总占地约3210亩的村级工业园拆除整理任务,并制定了“工改工”主导、“商改工”鼓励、“工改商”弱化、纯“工改居”叫停的原则。
去年年底,桂城街道夏东社区涌口地块和夏北扇面产业中心地块通过优化“工改工”产业载体开发利用,引进高新产业企业入驻。今年2月,坐落于三龙湾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的平南社区地块也完成了竞投,将打造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的汇科智能科技园。据竞投文件显示,该地块要求建成后有不少于3家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不少于1家规模以上工业进驻。
在昨日的推介会现场,汇科智能科技园是签约落户的17个重点项目之一,科技园总经理何永强表现得信心满满,已经着手对该项目进行全新的产业规划、建设设计、景观营造、升级改造。“未来,将重点遴选50~100家科技创新企业进驻,联合打造数字化产业加速器、数字经济企业孵化器。”何永强说。
除了当天签约落户的重点项目,记者通过盘点未来三年桂城推进的42个工业载体项目可见,工业项目涉及7个农村社区,占地面积2500亩,建筑面积超300万平方米,大部分为“工改工”项目,甚至还有“商改工”项目位列其中。要攻坚的难度之大,更彰显了桂城要改革的决心之大。
谋势
共生美好全领域续写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如何将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连接起来?这可是桂城二十年积累的、宝贵的“比较优势”。从提出“实现生产空间的高效集约、生活空间的舒适宜居、生态空间的品质活力‘三生融合’”,到“在城市游山玩水,在公园工作生活”,桂城前行的道路愈发清晰。
谋势取势,厚植优势。谋势不仅在于顺势,还在于能主动兴势。迈进“十四五”,桂城将“人”提至城市发展的最重要位置,提出人城产文融合新路径,以“四湖”片区为战略阵地,形成“四湖并进、错位发展”的格局,包括金融创投、总部经济龙头——千灯湖片区,佛山科创、文创驱动极——文翰湖片区,广佛品质新都芯、智产转化加速器——映月湖片区,小巨人的家园、大创新的舞台——怡海湖片区。
“四湖”产业错位发展,但高品质的生活必然是“四湖”的标配。以桂城全力打造的品质创新城区怡海湖鲲鹏科创区为例,已具备怡海湖公园、海逸公园、怡翠公园、尖东公园、半月岛公园、极限运动公园等高品质城市形态,拥有南海实验中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海实验高级中学、南海区妇幼保健院等高标准城市配套。
未来,你可通过南桂路的慢行系统联通地铁枢纽与办公和商住配套,也可以从天安数码城经过连桥通往天安中心,也可以漫步在4个公园串珠成链的一环景观带,还可以在怡海美食都荟乐享生活……景观如歌变换,配套应有尽有。
一流的政策吸引人才,一流的城市留住人才,一流的产业成就人才,高质量发展的桂城邀你共生美好。
重点片区项目
●平洲工业园
占地面积约4300亩,现已纳入三龙湾南海片区,是桂城街道大力打造的高端创新平台。目前季华实验室落户该片区,故可承接省实验室的溢出效应,拥有优越的产业优势。
●平洲片区微改造
以创意走廊+滨河水岸,网红直播城+影视文化,享受饮茶、趁圩、买玉的休闲为特色,包括永安路(佛平五路至南港路段)改造提升、霏梵印象公园(电影主题文创园)、飞行风扇厂改造、平洲玉器珠宝小镇改造提升等项目。
●怡海湖鲲鹏科创区
占地面积8.6平方公里,含优质教育资源、完善医疗配套、活力商业服务、良好生态环境、现代生活社区和创新产业园区于一体的“多元融合示范区及24小时高端创新人才生活圈”,也是科创产业回归都市核心的标杆片区。
●南海建筑产业集聚区
总占地面积约727亩,定位为汇聚建筑及泛家居行业上下游大中型企业的高端主题产业园区。重点培育本地建筑产业及关联产业(泛家居产业等)、吸引外地相关行业企业入驻。
●平胜卓成工业园连片改造项目
总占地面积约820亩,定位为高端TOD综合体项目。佛山地铁4号线将经过该片区,是桂城又一个将受惠于轨道交通而腾飞的片区。
重点
“工改工”“工改商”项目
●桂城星中创
——夏南二产业中心
位于夏南二清风路以北、宝石路以西工业区,占地面积约119亩。集聚高端产业资源,满足技术研发、中试检测、轻生产制造及总部办公等多元化功能,多点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打造具有区域辐射至整个湾区能力的绿色智慧新城。
●平西上海桥南工业区改造
位于桂平路与深海路交界处,毗邻瀚天科技电子城与佛山一环,地块周边配套完善,占地面积88.15亩。拟以租赁的形式将旧工业区升级改造为产业园区,将打造成高科技航空产业经济区。
●平西西城工业区改造项目
位于桂平路与石龙南路的西北角,交通便捷,占地面积95亩。拟引入社会资金进行改造,将打造为集合“两高四新”企业的高端产业园区,大大提升土地利用空间,提高经济利益。
●石石肯黄柏围项目
位于桂城桂澜路与季华路交界处东南角,占地面积87亩。将把黄柏围地块升级打造成沉浸式城市商业综合体,为南海甚至佛山量身打造一个新的商业打卡地标。
评论
城市“科创化”更新的桂城远见
◎特约评论员
赵济非
昨日下午,南海桂城·主题产业社区投资环境推介暨怡海湖鲲鹏科创区发布活动举行,市场期待已久的怡海湖鲲鹏科创区正式揭牌亮相,并同时进行了重点项目签约。城市更新的“科创化”革命,由此在串联广佛的明珠小城——南海中心城区桂城开启了它的创新模式探索。
当前,伴随着能源技术和智能制造的生产方式两大革命,全球产业革命的步伐正在广度和深度上全面加快加深地演进,伴随这一演进步伐的,是全球产业格局的全面洗牌重构。
与上一轮技术与产业革命是对全球可利用生产资源的聚集整合与有效再分配不同,这轮技术与产业革命,则是通过对全球科创资源的聚集整合与再分配,进而形成对低效生产资源的甄别剔除,并由此带来了几个明显的革命性突变:首先是“非科创,无未来”,无论生产方式、商业模式还是产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科创化升级,都是一道必须跨越的底限门槛;其次,与上一轮技术、产业扩散的中心-边缘的分布式逸散路径不同,这一轮的革命,则是要实现从边缘-中心的重新聚合(不完全等同于总部经济),由此实现对技术和产业的权力再造与重构。
从桂城的推介会上,笔者注意到,桂城充分利用身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的地缘优势,准确把握全球产业权力再造过程中的历史机遇,以怡海湖鲲鹏科创区为龙头,一方面大力推动区域产业企业的“科创化”升级改造;一方面通过快速聚集粤港澳大湾区科创企业,并通过对既有资源的有效整合,形成共融、共生的导向性资源优化配置,进而实现城市的“科创化”更新,集中打造智慧制造、智慧建造、智慧商服三大产业体系,此诚可谓深富远见卓识,准确把握时代产业变革脉搏。
2020年1月~11月,桂城就有超千万项目落户82个,计划投资额约483.20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35个,计划投资额超466.69亿元。金赋科技、瑞洲科技、天波信息、青松科技等总部项目率先布局怡海湖片区;泓胜科技、利泰集团、虎牙集团等总部项目在文翰湖片区抢占先机。此外,智科电子、林氏木业、泰升药业、国晟高科技、华暒再生资源、新劲刚新材料、Dr.Kong江博士等多家企业均计划在桂城建立总部,桂城总部经济发展能级和集聚辐射能力明显提升。佛阳自动化科技落户金谷创智产业社区;德燊科技、集德科技、禅智科技、国天时空、微碳科技、银江环保科技、多谱智能装备等一批创新型企业落户瀚天,为桂城产业集群注入新动力。
既有历史远见,又有务实创新的能力,桂城的“科创化”城市更新,在全球产业变革的这个重要节点上,尤其值得期待。桂城地踞广佛中间节点,历史上虽也曾有过“中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的尴尬,但南海区、桂城街道的历届班子,却一直都有一股平地起风雷、沧海化桑田的气魄和勇气,20年前,在一片稻田和水塘之上,打造出千灯湖金融高新区城产人文融合发展的城市样板。桂城现在的主政者,既有扎实猛劲的硬气,又有纵横捭阖的虎气,还是城市改造、城市更新方面的专家,眼下这个明珠小城的土地上到底该种植什么,该更新什么,自有远见卓识,桂城这轮“科创化”城市更新,期以时日,必当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世界还是那个世界,桂城将不再是那个桂城!
文/珠江时报记者曾蓉丁当通讯员欧倩荷杜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