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备考 需回归教材
南海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研组专家为冲刺新高考的师生支招

■备战新高考,高三学子争分夺秒地学习。

■南海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研组专家走进南海中学,对高三复习课程进行点评。
珠江时报讯(记者/区辉成通讯员/秦昭昭摄影报道)离今年高考倒计时已不足三个月,高三学子该如何精准高效备考?昨日,南海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研组专家走进南海中学高三年级课堂,对冲刺新高考的二轮复习进行听课、点评,“把脉”新高考备考方向,为师生后期冲刺复习和备考建言献策。
学生:将压力转为动力
黑板上记录着高考倒计时天数,课桌上摆放着具体复习计划日历……昨日,记者走进南海中学高三课室看到,高三各科任老师在课堂上为同学们梳理二轮复习的知识脉络,同学们争分夺秒进行复习,处处都是决战高考的气氛。学生何兆明坦言,高考的压力随时存在,但尽量不让它成为一种累赘,将压力转化成动力,关键是及时调整好心态,合理应对。
今年是广东新高考第一年,目前南海区高三学子已经进入二轮复习阶段。新高考一改以往的文理分科,按照“3+1+2”的12种科目全新组合模式考试。而在南海,学校会根据同学们的选科情况在高一就提前进行分班,今年高三,学校科目组合少的有五六种,像石门中学、南海中学等重点高中,则把12种科目组合全部开齐。
南海中学高三学生罗靖铧选择了以往“最传统”的文科组合,即语数英,加历史、地理和政治。罗靖铧的高考目标是浙江大学,她认为在冲刺阶段,除了巩固好基础知识,做逻辑性的知识框架梳理,还要把零碎的时间充分利用好。“我会在日常生活上培养应考技巧,比如高考第二天第二科考的是地理,而下午第一科考的是政治,中间的时间比较紧凑,生活节奏需要加快些;心态上则越是临近高考,越要坦然放松地去面对。”
支招:二轮复习需回归教材
南海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研组专家分组听完课后,召集南海中学高三各科任老师和备课组长进行分析和点评,现场“把脉问诊”,对南海中学高三备课组的备考工作给予肯定和点赞。
在分析点评会现场,多位教研员不约而同地认为,这次“八省联考”的真题,值得大家好好琢磨和认真分析,掌握新高考的备考方向,同时也要对比山东、海南等新高考先行省份的试题,精心选题,梳理归纳,提炼方法,尤其是进入二轮复习阶段,需要回归教材进行备考。
教研室主任陈贻宇认为,在二轮复习里,政治科需突出以问题为导向,问题设定要层次化,情景设定要具体化,引导学生解决核心问题。
“进入冲刺阶段,更需要我们有针对性地解决好学生‘卡脖子’的痛点和难点问题。”南海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质量监测室评估主任程益贵点评道,二轮复习备考要有重点安排,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对于存在知识缺陷的学生,需要加强沟通对话,及时补强,对于在思维过程中丢分的学生,则要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语文教研员何雪梅表示,进入二轮复习后,需突出与一轮复习的区别,把握好训练题的精准度。何雪梅以“八省联考”统考考题为例进行分析,她认为,模拟考语文题型是“稳中有变”,更能考验考生的应变能力。考生在语文客观题上失分较多,古诗词、文言文相对薄弱,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语文作文上,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作文材料的挖掘能力,并懂得有机地关联、运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