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02月25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决战
    • 未来交通建设这样发力
    • 增强责任感做好矛盾多元化解中心试点工作
    • 防疫生产两手抓 确保发展开好局
    • 当好企业“贴心人” 助力有序复工复产
    • 脱贫攻坚赛道上跑出南海的“精气神”

    第A02版:脱贫攻坚

    • 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决战
    • p14

    第A03版:脱贫攻坚

    • 脱贫攻坚赛道上跑出南海的“精气神”
    • 穿越惊险悬崖路带领村民整村搬迁
    • p61
    • p96A5

    第A04版:深度

    • 城乡融合发展的南海“连城诀”

    第A05版:深度

    • 发力“大融合” 抢跑“新经济”

    第A06版:镇街

    • 设7个专责小组助企业复工复产
    • 新建扩建 16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
    • 开展人居环境大清理大整治
    • 广告牌挂在路灯上 拆除!
    • 废弃树枝堆在路边 清走!
    • 规划调整公告
    • p43

    第A07版:要闻

    • 未来交通建设这样发力
    • 将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庆祝建党 100周年
    • 公 告

    第A08版:公告

    • 公 告
  • 数字报首页

A05:深度

发力“大融合” 抢跑“新经济”

南海通过重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构建城乡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2021年02月25日

■三龙湾南海片区成为行业巨头抢滩腹地。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九江临港国际产业社区。 珠江时报记者/廖明璨摄

■氢能产业从无到有,图为佛山南海氢能中心。珠江时报记者/廖明璨摄

迈入“十四五”,南海“招大商”迎来开门红。

2月1日,佛山南海中日韩智慧能源产业基地、中兴新司南科技产业基地两大项目签约落户,计划总投资额超130亿元。

2月8日,中国500强企业、互联网巨头欢聚集团竞得三龙湾南海片区一地块,并将总部落户三山新城。

2月23日,中国500强企业宏旺集团同样将总部落户三龙湾南海片区。

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透过这些开局之作,大湾区看到了南海的澎湃活力。

事实上,这样的磅礴之势贯穿了2020全年。数据显示,2020年南海地区生产总值实现正增长,其中招商引资逆势攀高,投资额同比增长46%。

这些都是南海全面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通过重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构建城乡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生动缩影。

踏入“十四五”,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闫昊波表示,南海将积极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创新发展引领区、城乡融合示范区、广佛同城先行区、人文生态宜居区”的目标定位,在高质量发展上跑在最前面,当标兵、作示范,把“品质南海、活力南海、幸福南海”建设的生动实践不断引向深入。

连片工改工再造新空间

布局“十四五”,南海的一大决心,当属全面发起村改大攻坚,推动土地结构性调整,以实验区建设引领改革创新全面突围。

2月19日,牛年伊始,佛山市村改总攻坚现场会在南海召开,全市吹响了村改总攻坚的嘹亮号角。

闫昊波在会上表示,南海要算清“空间账”,在推进连片村级工业园改造上聚焦用力,做到“三增加一减少”:增加制造业产业用地、增加农业用地、增加生态空间,严格控制、尽最大努力减少村改中的房地产用地;努力在2030年前将612个村级工业园整合升级为100个左右的主题产业园区。

回顾2020年,南海通过连片改造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决心从未改变。

2020年,南海大手笔规划244平方公里的城乡融合十大示范片区,启动建设20个千亩连片产业社区,启动98个村级工业园改造认定项目,其中千亩以上连片改造项目达13个。南海坚持“工改工”主导方向,2020年拆除整理村级工业园4.4万亩,累计拆除整理土地6.2万亩、物理拆除3.5万亩、建成产业载体1800万平方米。

“拆”,轰轰烈烈;“建”和“引”也是如火如荼。

在桂城,天富科技城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并引入季华实验室、中科院长春光机等重点项目;海逸新经济小镇一期招商已完成53%;扇面工业区也成功选取了载体运营商。

在大沥,创客产业中心作为南海城市中轴“北延过河”的第一站,项目首期投资约300亿元,并引入西门子智能楼宇集团、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等10多家意向签约企业。

在里水,四个千亩连片村改项目加快推进,其中大冲科技生态工业园从引入市场改造主体到开拆,仅用了4个月,并计划2021年上半年协议出让首期改造地块。

在狮山,佛山(南海)万洋众创城一期从地块摘牌到动工仅用5天,从动工到封顶仅用了7个月;二期从拿地到正式动工仅用了4天时间,再次刷新“南海速度”。

在西樵,五八科创城作为南海区首例可分割销售集体流转工改工项目,项目一期实现年内签约、年内动工、年内封顶;而“双百亿”项目——腾龙湾区数据中心项目也正式动工。

在丹灶,2020年拆除整理村级工业园3200多亩,并引进26个产业项目,投资额累计超过100亿元。

在九江,临港国际产业社区面积约8000亩,林氏木业智慧调度中心、日本东丽纺粘无纺布、东丽水处理膜已经进驻,美国联合矿产、金三发高端医卫用品等优质项目也相继落户。

过去一年多,全区上下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推动村级工业园“大策划、大拆除、大建设、大投入”,为引入优质项目提供连片产业空间。

连片村改是公认的硬骨头,但南海攻坚克难的决心却一次比一次强,力度也一次比一次大。

坚持招大商塑造新产业

闯过荆棘路,迎来新天地。村改腾出的连片产业空间,有效激发市场活力。特别是2020年,随着南海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往纵深推进,以及改革红利的持续释放,一大批龙头优质项目“抢滩”南海。

国内互联网龙头企业虎牙、欢聚集团,将全球研发总部落户三龙湾南海片区;建川新中国百年博物馆、深圳科技园佛山科创园落户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全球非织造布产业龙头美国贝里,在九江增资扩产;乡伴文旅投资50亿元签约落户西樵,腾龙湾区数据中心正式动工;美国百事、日本米思米、徐工集团,均签约落户丹灶;平谦国际产业园投资百亿、南海纳米城投资50亿元落子狮山;创客产业中心在大沥启建,首期投资约300亿元;里水里湖新城启建,仅首期十大基建项目就投资近百亿元;腾讯云、京东智联云等工业互联网重点项目也挺进南海……

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行业巨头用脚为南海的前景投下信任票。2020年全区招商引资同比增长46%,共引入投资额超10亿元项目12个,投资总额384亿元。其中引入百事可乐、太平洋建设、五矿集团3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徐工集团、欢聚集团、宏旺集团等一批中国500强企业,“湾区基地”“湾区总部”集群现象在南海竞相涌现。

南海招商引资的重大突破,离不开城市形象和营商环境的支撑。

2020年,南海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这是继2017年、2019年第三次获此殊荣。“小城成本、大城资源”的优势进一步释放。

这一年,南海坚持把改革创新贯穿实验区建设全过程和各领域。创新推出“模拟审批”“标准地”“评定分离”等改革措施,大力推进网上办事和政务服务扁平化改革,在全国率先撤销区级服务大厅收件窗口,对重点企业实现“一对一”服务。企业开办全流程用时从平均5个工作日压缩到1.5个工作日,审批时限大幅压缩70%以上。市场主体数量37.5万家,比2019年增长36.4%。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多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

以徐工集团为例,2020年8月,广东徐工建机智能制造基地项目从选址考察到签约,仅用了70天,创造了佛山招商史上的加速度。时隔2月,该项目正式动工。“我们深刻感受到广东佛山南海党委、政府高效的工作效率,亲商营商的良好环境以及对企业良好支持。”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民说。

在龙头带动下,南海“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取得了良好成效。截至目前,“两高四新”产业增加值超千亿元,占GDP比重超过30%,撑起了南海经济大厦的“四梁八柱”。

其中,氢能产业更是从无到有,先后吸引了广东探索、爱德曼等50多个氢能项目进驻南海,形成了较完整的、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氢能产业链条。南海也因此成为全国氢能产业发展的代表性城市之一。

谋划大融合抢占新赛道

新经济,新未来。回看这些项目,可以发现,南海抢先布局新经济、新基建,创新转型的步伐正在加快。特别是数字经济,逐渐成为南海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

佛山西站枢纽新城作为“两业”融合发展试点先导区,正加快腾讯工业互联网粤港澳大湾区基地建设,同时建立深圳科技园佛山科创园,打造“佛山+深圳”合作示范标杆。而在文翰湖片区,文翰湖国际科创小镇正冉冉崛起,虎牙全球研发总部、欢聚互联网总部项目、移远通讯、工业富联佛山智造谷等重点项目即将落地。

佛山西站枢纽新城片区、文翰湖片区,正是南海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打造产业高端、配套优质、生态宜居的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示范和标杆的缩影。

南海是广东省唯一一个国家“两业”融合发展试点。数字经济,也是“十四五”期间南海赶超跨越的新赛道。

区长顾耀辉表示,南海将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举全区之力扶持工业互联网发展,大力推进5G+工业互联网应用,加快推动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推动南海制加快造向全球创新链、价值链中高端,着力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

与此同时,抢抓“双区”“一核一带一区”战略机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融入新发展格局,也是南海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

南海位于广佛同城前沿,制造业基础雄厚,实验区建设赋予了更大改革权限,这是南海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独特优势。

为把这些独特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南海大手笔规划244平方公里的城乡融合十大示范片区,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推动城镇、农村、产业和生态合理功能分区、相对集聚、协调发展,并加快构建“一轴一核两带”城市空间格局。同时,开展交通大会战,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硬联通”,更有效地承接广州、深圳的人才、资本、科技等创新要素。

其中,千灯湖城市中轴重点推进千灯湖片区北延东拓,加快千灯湖、映月湖、文翰湖等重点区域集中连片开发;狮山制造业创新核心区重点推进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南国桃园、南海大学城、北江流域滨水片区等区域建设;广佛同城示范带将在基础设施、城市建管、生态环境等方面全面对标广州先进城区,加快实现边界变中心;西部生态示范带将重点围绕西江、北江做好“水文章”,打造产业与生态、城市与乡村融合发展典范。

环境好,城乡美,人才聚,产业兴。城乡融合的壮阔蓝图已经绘就,机遇就在前方,南海已经亮剑出鞘。让我们期待,“南海示范”的故事越来越精彩。

文/珠江时报记者黎小燕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