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02月25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决战
    • 未来交通建设这样发力
    • 增强责任感做好矛盾多元化解中心试点工作
    • 防疫生产两手抓 确保发展开好局
    • 当好企业“贴心人” 助力有序复工复产
    • 脱贫攻坚赛道上跑出南海的“精气神”

    第A02版:脱贫攻坚

    • 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决战
    • p14

    第A03版:脱贫攻坚

    • 脱贫攻坚赛道上跑出南海的“精气神”
    • 穿越惊险悬崖路带领村民整村搬迁
    • p61
    • p96A5

    第A04版:深度

    • 城乡融合发展的南海“连城诀”

    第A05版:深度

    • 发力“大融合” 抢跑“新经济”

    第A06版:镇街

    • 设7个专责小组助企业复工复产
    • 新建扩建 16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
    • 开展人居环境大清理大整治
    • 广告牌挂在路灯上 拆除!
    • 废弃树枝堆在路边 清走!
    • 规划调整公告
    • p43

    第A07版:要闻

    • 未来交通建设这样发力
    • 将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庆祝建党 100周年
    • 公 告

    第A08版:公告

    • 公 告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A02:脱贫攻坚

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决战

2021年02月25日

(上接A01版)

从科学制定总体规划到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从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到上下联动、统一协调,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在实践中全面建立。

这一制度体系中,根本是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

2015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这次会议被称为“史上最高规格”的扶贫工作会。

会议期间,中西部22个省区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在印有党徽的深红色脱贫攻坚责任书上签下名字。

“这就是你们给中央立下的军令状。”习近平总书记说。

军令如山,死而无悔。

2016年2月26日,贵州省晴隆县脱贫攻坚千名干部包保帮扶誓师大会上,全县各级干部高举右拳,庄严宣誓:“脱贫攻坚,我是党员,向我看齐!”

此时,站在主席台上领誓的县委书记姜仕坤已经走到生命的极限。

一个半月后,这位曾誓言“只要还有一个晴隆人没有脱贫,我这个县委书记就不能休息”的共产党员,燃尽了生命之火。

这是一场硬仗,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

在一处处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生于斯长于斯的老支书、老党员初心不改、砥柱中流,300多万名驰援的第一书记、帮扶干部尽锐出战、不胜不归,思念故土的农民工党员、“能人”党员响应号召、返乡“参战”……

“这都是我们新时代的英雄。”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扶贫干部作出高度评价。

这一制度体系中,多渠道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体系发挥突出作用。

从北京出发,乘飞机抵达重庆,再转火车、换汽车,2019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一路奔波来到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华溪村。

华溪村祖祖辈辈在山脚下的“巴掌田”耕作,建档立卡贫困户85户、302人,当时还有8户、19人没有脱贫。

“这次我专程来看望乡亲们,就是想实地了解‘两不愁三保障’是不是真落地,还有哪些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笑着补充了一句,“这次到重庆来,就抽查你们一个点。”

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攻坚战质量。

第二天召开的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总的看,“两不愁”基本解决了,“三保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紧抓问题不放,从开展省际间交叉考核到第三方评估,再到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严与实贯彻脱贫攻坚全过程。

“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扎扎实实做好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

1943年6月,西北战地服务团来到河北平山县参加革命斗争,文艺工作者在北庄村创作了歌剧和同名歌曲《团结就是力量》,并在该村进行了首演。

2021年初,北庄村全体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在这首歌曲激励下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情况,表达了继续团结带领群众搞好乡村振兴、过上更好生活的决心。

2月7日,总书记在回信中希望他们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乡亲们更好团结起来、凝聚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凝聚团结的力量,无往而不胜。

面向民族复兴的光明未来

——千年梦想终成现实,百年奋斗硕果累累,踏上新征程的前进步伐更加激越铿锵

花茂村人笑了。

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遵义花茂村考察,在村民王治强家中同乡亲们交谈。大家高兴地诉说党的富民政策好,日子越过越开心。总书记说:“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

如今走进王治强经营的农家乐,一眼就会看到院门口的笑脸墙,上面挂满村民露出笑脸的照片。

笑脸背后,蕴藏着脱胎换骨的蝶变。

乌蒙山区、武陵山区、滇黔桂石漠化综合治理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贵州处于中国贫困核心区,贫困县达到66个,2012年贫困发生率高达26.8%。脱贫主战场也是经济低洼地,这里经济发展长期处于落后地位。

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2020年11月,贵州省政府宣布,全省贫困县全部出列,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彻底撕掉贫穷标签。

脱贫攻坚激发出强大内生动力。近年来,贵州以大数据等特色产业培植后发优势,奋力赶超,闯出发展新路。2020年,贵州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4.5%,经济增速连续10年位居全国前列。

脱贫攻坚是啃硬骨头的决战,更带来深刻的社会变革。

这是改变中国发展面貌的深刻变革——曾让习近平总书记感到揪心的四川凉山“悬崖村”村民终于走下2000多级钢梯,彻底翻越了“贫困大山”。

云南怒江、澜沧江上36座溜索改为桥梁,当地人“过江靠溜索”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宁夏固原市黄河水调蓄工程建成通水,曾经“苦瘠甲于天下”的西海固地区逐步告别水资源短缺。

一个个跨越,沧海桑田。

从华北平原到西南边陲,从大别山区到秦巴腹地,从土家苗寨到雪域高原,过去的贫困县、贫困村房子新了,出行便了,环境美了,人气旺了。

8年来,贫困地区基本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目前,全国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村村建有卫生室,10.8万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960多万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搬迁走出困境,用电难、通信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8年来,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生产总值保持较快增长,特色产业、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更多绿水青山成为真正的金山银山;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2982元增加到2020年的10740元,年均增幅29.2%。

这是提振亿万群众精气神的深刻变革——

山西大同市云州区坊城新村是易地搬迁村,2018年入住以来,依靠发展黄花特色产业等实现全部脱贫。

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此考察,走进村民白高山家。

白高山的儿子白利军告诉总书记,搬到新村后,他在政府资助下上了职业培训学校,当起了电焊工,去年收入4万多元。

“现在外村姑娘都愿意往这嫁了吧?”总书记笑着问。

“可不是!如今生活好了,人家也愿意来了。儿子原来一直打光棍,去年找到了媳妇,今年我们老两口抱上了孙子。”白高山笑得合不拢嘴。

望着幸福的一家人,总书记问:“你们往后还有什么打算?”

“就是希望日子越过越好。”白高山说。

“一定会越过越好!更好日子还在后头呢!”总书记的话引来满屋欢笑声。

笑声里浸透着敢于向贫困说不的勇气、靠奋斗改变命运的执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8年来,扶智与扶志点燃了贫困家庭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激发起贫困村的现代观念、市场意识,贫困群众的主动性得以调动、创造活力得以释放,呈现意气风发的崭新面貌。

这是书写新的民族精神的深刻变革——2018年2月12日,四川成都。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讲话时提到一封来信。

这是中铁隧道局集团参加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建设的20多名青年党员写来的。信中说,50多年前,他们很多人的父亲、爷爷参与了成昆铁路难度最大的沙木拉打隧道建设,把天堑变成了通途。今天他们接过前辈的旗帜,承担了新成昆铁路全线最长、难度最高的小相岭隧道建设重任,立志使铁路早日成为沿线人民脱贫致富的“加速器”。

习近平总书记说:“他们的来信让我感受到青年一代对祖国和人民的担当和忠诚,读了很欣慰。”

立下愚公移山志,浇开民族精神之花。这是勇于担当、敢于攻坚的不懈奋斗精神,是众志成城、上下一心的团结互助精神,是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坚韧不拔精神。

岁月终将流逝,但精神烛照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发出豪迈宣言:“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来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中国的减贫方略和伟大成就,不仅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璀璨华章,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认为,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2017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访老挝时,与时任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本扬曾有一番推心置腹的谈话。

本扬说,老挝农业自然禀赋较好,但受困于资金和技术。

习近平总书记说,农业领域可以成为双方合作的重点领域,中国不仅可以帮助老挝发挥自然优势,还可以帮助老挝农民脱贫致富。

此后两年,本扬先后到访湖南湘西十八洞村、福建宁德下岐村,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走过的足迹,感受精准扶贫的中国实践。“中国同志脱贫攻坚的成功经验十分宝贵,我们要把中国同志的好做法带回老挝去。”本扬说。

习近平总书记向国际社会表示,中国愿同各方一道,为推进世界减贫事业发展、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减贫目标作出努力。

面向未来,风光无限。

初春时节的骆驼湾村,阳光正好,75岁的村民唐宗秀常拉着老伴儿陈德印坐在院子里晒太阳。

两年前,一辈子和庄稼地打交道的老两口在村里的民宿成了“上班族”。“我是保洁员,他负责垃圾清运,活儿不累,挣的钱也不少。”唐宗秀说。

最让她高兴的是,过去在外打工的三闺女回来了,就在村里上班。

村支部书记顾瑞利说:“总书记来骆驼湾时说‘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嘱托,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继续奋斗。”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

从“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到“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冲锋号角再次吹响。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历经苦难辉煌的中华民族,书写壮丽篇章的中国人民,必将在前进道路上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新华社)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