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02月09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把乡亲们更好团结凝聚起来 让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 南海区十六届人大六次会议开幕
    • 做好四个“聚焦” 在实验区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 抓住产业转型升级“牛鼻子”
    • 聚焦改革与创新 构建新发展格局
    • 南海区政协十三届六次会议闭幕
    • 2020成绩令人振奋经验弥足珍贵
    • 2021开好局起好步谱写全新篇章

    第A02版:南海两会

    • 2020成绩令人振奋 经验弥足珍贵 2021 开好局起好步 谱写全新篇章

    第A04版:南海两会

    • 履职尽责显担当 足音铿锵奏华章

    第A05版:南海两会

    • 2020:集中财力防疫保发展 2021:大力支持城乡融合发展

    第A06版:南海两会

    • 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老树发新枝”
    • 引进人才提升文化事业竞争力
    • 南海区十六届人大六次会议开幕

    第A07版:南海两会

    • 高标准建设“七湖两湾一站一园”
    • 借力“交通大会战”提升城市品质
    • 南海区政协 十三届六次会议闭幕

    第A08版:南海两会

    • 镇街聚焦新目标 再掀改革创新热潮

    第A09版:南海两会

    • 拥堵道路通畅了 市民出行更舒心
    • 地标美食与文化符号融合 打造佛山美食新 IP

    第A10版:6691984

    • 新经济新技术策源地呼之欲出

    第A11版:南海影响力

    • 社会保险“托底” 民生幸福“有底”

    第A12版:要闻

    • 春运客流下降 防疫不能放松
    • 南山湖实验中学拟于9月开学
    • 做好四个“聚焦” 在实验区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 抓住产业转型升级“牛鼻子”
    • 聚焦改革与创新构建新发展格局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A06:南海两会

代表委员热议坚持制造业不动摇

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老树发新枝”

2021年02月09日

■南海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这是伟业铝材生产车间。 珠江时报记者/刘贝娜摄

今年,“产业富民”“科技利民”被写进南海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壮大新兴产业”“为传统产业转型赋能”“全力打造创新策源地”成为2021年南海两会热词,南海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2月8日的分组审议、讨论中各抒己见、建言献策。

产业转型升级

加速引进一批“三性”强项目

2月8日,三龙湾南海片区迎来欢聚集团产业互联总部。这是南海坚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又一标志性事件。

今年南海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产业富民,坚持制造业立区不动摇,加快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中提到要持之以恒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速引进一批引领性、带动性、根植性强的大项目;为传统优势产业转型赋能;发挥重大平台支撑作用;打造更具竞争力的营商环境。

南海区政协委员、广东柯内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朱斌则认为,持之以恒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离不开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良好营商环境的营造。对此,他表示要想引进一批引领性、带动性、根植性强的“三性”强项目、大项目,就必须要学会对外讲好南海故事,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到南海落地;对内讲好南海故事,振奋全区各行各业干实事勇拼搏的精神。

对于促进传统优势产业“老树发新枝”,不少委员建议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来实现。致公党南海总支在大会书面发言中建议,在注册制下提升腰部企业治理水平,打造高质量发展的上市公司南海板块,为全区经济社会持续注入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最近几年,我们也在大力拓展电商渠道。”南海区人大代表,广东美思内衣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吴艳芬表示,虽然内衣是传统产业,但是近年来企业也在借助电商的风口积极转型,并且取得不错的成效,目前电商的销售业绩能够占总的销售业绩的50%。她建议接下来,要打造内衣产业的上下游集散地,例如将原材料集中起来,为生产型企业赋能,使得整个产业转型步伐加快。

“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一定要重视对‘创二代’企业家的扶持和引导。例如丹灶的五金产业有雄厚的基础,企业的管理者基本上都开始在进行‘交接班’,这些接班的‘创二代’企业家会影响五金产业未来的发展。”南海区人大代表陈满新表示,以丹灶五金产业为例,南海不少传统产业都有完整的产业链,要保持产业发展优势,就必须保持企业家有先进的管理和创新能力,这就必须为‘创二代’企业家创造更多的对外学习、拓展的平台和机会,让他们以更广阔的视野来谋划企业发展,从而推动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成为优势产业。

科技成果转化

组织创新平台开展技术攻关

无论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还是为传统产业转型赋能,都离不开创新驱动的支撑作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科技利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壮大新动能。包括秉持“让企业家、产业界出题,由科技人员与科研机构破题”原则,分行业分专项组织创新平台开展技术攻关,着力补齐企业创新短板。加快民生领域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推进北大核医学分子影像产业链、华南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共享平台、智能医用冷箱与云监控平台建设,着力打造科技便民示范样本。

区人大代表、佛山市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发展规划部部长朱涛表示,广工大研究院将搭建线上线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智慧+”平台,同时成立南海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从线上线下两方面联合各个南海科创平台,在每个镇街建立服务站点,共同服务南海的产业发展。

南海区人大代表,吉熙安电缆附件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质量检验部经理龙莉英表示,正在思考下一步如何更好地利用季华实验室等重大平台的力量,提供更多渠道,打通从技术到产品的壁垒,将重大平台的科研团队先进技术应用到企业中,缩短企业研发周期,帮助企业打开更好的发展空间。

“看到这么多的创新平台落在南海,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南海区人大常委会委员、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院长关紫云表示,希望能够探索在南海区人民医院里设一期临床病房,使得北大核医学分子影像产业链、华南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共享平台等项目的创新成果,能够在南海实现转化,形成生物医药产业链的发展闭环,也能够实现科技惠民。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李丹丹文/珠江时报记者李春妹李丹丹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