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成绩令人振奋 经验弥足珍贵 2021 开好局起好步 谱写全新篇章

扫码读懂政府工作报告
“十三五”时期是南海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过去一年也是“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全区上下一起奋斗、一起见证、一起自豪,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区域综合实力得到极大增强。
南海这5年交出这份高分答卷
2015年到2020年
地区生产总值 3177亿元 到2397 亿元 年均增长5.9%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248亿元 到186亿元 年均增长6%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1303亿元 到923 亿元 年均增长12%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稳居全国同级前列
◎连续6年位居全国中小城市百强区第二名
◎三度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
◎勇夺2020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第二名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南海全区上下要不断深化对新发展阶段的认识,持续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突出抓好实验区大建设、村改大攻坚、产业大招商、交通大会战,确保政府工作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定位
创新发展引领区
城乡融合示范区
广佛同城先行区
人文生态宜居区
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幅度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回眸“十三五”
1
改革朝着制度化、系统化迈进
●农村“三块地”改革为全国探路
●获批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
●在全省率先开展社会治理标准化建设,获评全国社区治理和创新服务实验区
●首创政务服务湾区通办、商事登记跨境通办
●市场主体从17.3万户激增到37.85 万户,大幅增长118.5%
●企业开办全流程用时从平均个工作日压缩到1.5个工作日,审批时限大幅压缩70%以上
●国资控股上市企业由2家增至6家,市值由100亿元增至近400亿元
2
产业朝着集群化、高端化迈进
● “两高四新”产业增加值达1060亿元,占GDP比重提升至33%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0%
●累计引进超亿元项目720个,投资总额达5458亿元
●引进大院大所组建42家科创平台,高企从287家增至2264家
●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总量分别达246家、484家
●上市企业从13家增至19家,新三板企业从22家增至43家
●坚美铝材、蒙娜丽莎荣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省知识产权巡回法庭成功落户,专利申请量累计超11.6万件
3
城乡朝着现代化、一体化迈进
●城市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266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超1800亿元
●南海新交通试验段车辆成功上线调试
●水口水道大桥、番海大桥建成通车
●累计拆除整理土地6.2万亩,新建成产业载体1798万平方米,拆除“两违”建设2637万平方米
4
民生朝着普惠化、优质化迈进
●民生投入累计达817亿元,年均增长 10.8%,占财政支出比重67%
●累计新(改、扩)建中小学校80所,新增优质学位8.3万个,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超80%,高考成绩持续领跑全国同级地区
●区人民医院新院区建成使用,拥有三级医院6家(含三甲医院3家),累计新增床位1821个
●累计建成公共图书馆200间、社区体育公园115个、艺术场馆49所、博物馆10家
●公交车实现100%新能源化
盘点2020
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果
●对口帮扶云浮56个贫困村全部达到脱贫退出标准
●东西部扶贫协作凉山州北三县全部成功脱贫“摘帽”
实验区建设精彩开局
●划定总面积244平方公里的城乡融合发展十大示范片区, 145个重点项目和9条特色廊道建设加快推进
●拆除整理土地超4万亩,新建产业载体530万平方米
产业转型升级卓有成效
●引入超10亿元项目12个,计划投资总额382亿元,同比增长45%
●实施“十百千”工业企业培育计划,百亿企业达11家,“隐形冠军”企业增至109家
创新发展活力加速释放
●季华实验室一期建成投用,累计引进高端科技人才近千人,承接国家和省级重大项目10项
●新增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分别达30家、58家,新认定高企836家,市级标杆高企累计达27家,均稳居全市前列
●全面推动人才新政落地生根,新增国家高层次人才8人、总数达70人,占全市比重提升至80%以上
开放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广佛大桥正式动工,碧江大桥、沉香大桥、同心桥、广佛出口放射线南海段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有轨电车里水示范段开工建设
城乡功能面貌持续提升
●“交通大会战”全面打响,“六纵六横”快速路网加快推进
●建成5G基站超3400个,5G信号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
●成功创建省级宜居社区57个、市级宜居社区89个、绿色村庄61个
公共服务供给更加优质
●财政支出投向民生领域比重达
70.4%●倾力办好十件民生实事,有效兑现对群众的公开承诺
整理/珠江时报记者 付艳霞
2021年七大任务
城乡 民悦
紧抓实验区建设全面提升区域功能品质
开启实验区建设新征程
●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十大示范片区145个重点项目建设
●以更大魄力推进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力争拆除整理土地3万亩
●打造一批千亩万亩产业集聚区全面增强城市发展能级
●加快构建“一轴一核两带”城市空间格局
●推进“七湖两湾一站一园”重点区域建设
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启动“六纵六横”路网首批8个项目
●启动狮山、西樵有轨电车项目
●加快佛山地铁2、3、4、11号线建设
推动农业农村迈向现代化
●加快筹建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
●重点打造6个“百里芳华”示范片、10个特色精品示范村全力参与“双区”建设
●深入推进广佛全域同城化
●全力支持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
●大力建设粤港澳合作高端服务示范区
产业富民
加快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持之以恒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全力打造
“三大专业会展中心”
●组建区投资促进中心
●全力打造新经济集聚新高地
为传统优势产业转型赋能
●优化提升“腾云计划”,新增“上
云上平台”企业1500家
发挥重大平台支撑作用
●举全区之力建设三龙湾南海片区
●大力提升广东金融高新区后台服务产业含金量
●全力打造国家物流枢纽
打造更具竞争力的营商环境
●深入实施“十百千”工业企业培育计划
●持续推进“隐形冠军”“专精特新”等企业培育工程
科技利民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壮大新动能
全力打造创新策源地
●着力打造创新基础设施集群
●实施高企树标提质工程,新增高企200家
●切实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人才第一资源
●启动实施“鲲鹏人才计划”
●努力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提升科技惠企便民水平
●推动科技赋能企业转型发展
●加快民生领域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
文化 润民
构建大文化格局打造文化导向型名城
推动文商旅创融合发展
●高标准打造岭南文旅小镇、
南国酒镇、羊城创意产业园岭南分园、三山电竞产业园等文
化产业载体
●加快叠水小镇、西岸乡伴、
里水理想村等文旅项目建设,确保宋城·佛山千古情建成开业
持续优化公共文体服务
●提速南海“三大中心”及有为馆建设
●全力推进“三大博物馆群”建设
●启动九江龙舟文化体验中心建设
充分发挥文化引领消费作用
●进一步活化利用城市历史建筑
●擦亮“食在南海”美食品牌
●加快“环湖经济圈”建设
生态乐民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共建美丽宜居家园
巩固拓展污染防治攻坚成果
●新增建设截污管网300公里
●狠抓大气污染精准防控、联防联控
高品质打造美丽南海
●高水平推进8个万亩公园、4个千亩公园规划建设
●新增绿化面积8000亩
全方位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产业
●倡导绿色低碳出行、消费方式
治理安民
夯实基层基础实现社会长治久安
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
●深化三级党建网格建设
●加快“城市大脑”二期建设
更高水平建设平安南海
●加大村级工业园、 “三小场所”、出租屋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力度
●直面食品药品安全问题,重点防范肉类风险隐患事故发生
保障惠民
提升民生供给水平回应民之关切
●提速广东省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新儿童大楼建设
●加快建设南海实验学校、华师大附属南海学校、石门中学佛山西站校区,提质扩容石门中学、九江中学等9所区直高中
●力争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2.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整理/珠江时报记者 柯凌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