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改革与创新构建新发展格局
社论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立春刚过,春节将临。
昨日,南海区十六届人大六次会议开幕!人大代表齐聚一堂,共议改革发展,共商南海大计。这是南海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将擘画南海新的发展蓝图,提出新的改革发展举措。南海也将以此为起点,迈向新的征程。
春华秋实,岁物丰成。“十三五”时期是南海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南海聚焦高质量发展,稳中求进,步步为营,成就斐然:连续6年位居全国中小城市百强区第二名,三度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勇夺2020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第二名。2020年,南海在扎实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争分夺秒,加快发展,在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各个方面,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南海成就,获得各方认可;南海模式,引起全国关注!
(下转A12版)
(上接A01版)
治国有常民为本。回顾过去五年,南海区委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2021年,南海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城乡悦民、产业富民、科技利民、文化润民、生态乐民、治理安民、保障惠民”作为鲜明的工作主线。按照这样的目标和脉络,南海正全面打造“品质南海、活力南海、幸福南海”,开创新时代南海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要推进高质量发展,唯有聚焦改革、聚焦创新。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改革,是南海的文化基因,是南海的魂。南海今日的发展成就,是持续改革结出的硕果;南海未来的辉煌,仍然要依赖改革这“关键一招”。当前的南海改革,将以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为抓手。实验区的建设,是省委交给南海的重大任务,也是南海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下一阶段,南海将重点抓好土地空间重塑和再造,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空间重塑,关键则是要做好产业空间再造、农业空间再造和生态空间再造。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南海的深层发展动力、持续发展后劲,来源于聚焦创新,聚焦第一动力、第一资源。基于此,南海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主动对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全面提升三龙湾南海片区、佛高区南海园、广东金融高新区、佛山西站枢纽新城等重大平台功能,加快建设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等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同时,继续实施高企树标提质工程,启动“南海鲲鹏人才计划”,吸引五湖四海的人才在南海集聚。
制造业是南海的根,民营经济是南海的本。南海经济的改革与创新,必须与产业发展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南海正在着力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在这个建设过程中,南海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腾云计划”,为传统产业作“互联网赋能”,大力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不断引进、完善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新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链条,努力打造未来支柱产业,加快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未来还将加大头部企业、龙头项目引进力度,顺应新一轮产业变革潮流。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今天的南海,是船到中流、人到半山,尤须同时间赛跑、与时代并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永怀人民至上的赤子之心,以时不我待的奋进姿态,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征程书写更壮美的南海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