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全域城乡融合 扛起全区高质量发展大旗
狮山镇三届人大十次会议召开,全力打造湾区产业高地、广佛西部枢纽、佛山科创新城


■日新月异的狮山镇中心城区。 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狮山镇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十次会议现场。 珠江时报记者/黄永程摄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生产车间。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最振奋人心的是政府将把更多资源投放到村居,比如正支持我们推进南海县委旧址展馆建设,争取尽早竣工,为建党100周年献礼!”2月2日,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十次会议召开,镇人大代表,显纲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经联社社长张俊恩听完政府工作报告,难掩激动。
2日,136名人大代表投票选举朱慧斌为副镇长,彭业荣为镇人大副主席,投票表决出十大重点推进的民生实事项目。狮山镇镇长黄伟明作政府工作报告,回顾“十三五”期间的亮点成绩,并提出狮山将主动扛起全市、全区高质量发展大旗,2021年要坚持“四个优化”,推进全域城乡融合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狮山是制造业大镇,制造业是狮山的根本所在、底气所在,我们要慎终如初地坚守制造业。”狮山镇委书记林健表示,要以旗帜鲜明的态度打好基层建设持久战,以坚如磐石的决心打赢村级工业园改造攻坚战,以一往无前的勇气打胜污染防治攻坚战,以一以贯之的态度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为把狮山打造成湾区产业高地、广佛西部枢纽、佛山科创新城而不懈努力!
“多点开花”立潮头联通内外惠民生
会上,黄伟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了“十三五”期间狮山的主要成就。过去五年,狮山这片热土的变化激荡人心:经济更强了,城市更美了,乡村更富了,生活更好了……“十三五”顺利收官,狮山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时代答卷。
而每一次蜕变、每一次转身,背后都能看到改革的“身影”。五年间,狮山破发展之羁,谋奋进之局,改革蹄疾步稳,发展成效喜人:全镇GDP连续三年突破千亿大关,5年4次位居全国千强镇第2名,多个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全面稳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铸魂育人,一大批改革项目惠及民生……
在狮山镇委、镇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五年来全镇各级党员干部克难奋进,尤其是2020年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都取得了较大成效,这一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18.6亿元。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增至1314家,高新技术企业增至931家,新引进平谦国际等5个产业载体项目,92个超千万元招商引资项目,5个创新平台。
当前,南海区委明确了“湾区产业高地、广佛西部枢纽、佛山科创新城”这一狮山定位,狮山向外联通大湾区,对内打造宜居圈,未来愈发可期。“我们要站在更高的维度谋划狮山的未来,想方设法为南海高质量发展作出狮山新时代的担当。”黄伟明掷地有声。
四个“优化”开启“十四五”新征程
“十四五”期间,狮山镇将突出创新驱动、产城人文融合,优化经济产业结构、城市空间布局、环境生态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打造湾区产业高地、广佛西部枢纽、佛山科创新城,主动扛起全市、全区高质量发展大旗。
在优化经济产业结构方面,狮山将坚守制造业不动摇,注重国内大循环的主体作用,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林健表示,南海区委提出构建“一轴一核两带”的发展格局,其中一核就是打造狮山制造业创新核心区,“狮山是制造业大镇,制造业是狮山的根本所在、底气所在,我们要慎终如初地坚守制造业。”
城市空间格局的优化,也是众多人大代表关心的问题。狮山提出深化“两区一基地”布局,其中北部产业基地以汽车产业为龙头打造大湾区高端制造业基地,中部科创生态区以大学城和生态资源为核心要素进行连片整合,南部城市核心区把博爱新城、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大学城、广佛新世界等连成一体,构筑一个具备超强吸引力的强中心。
“在党建引领下,狮山全面推进城市化建设、污水治理、依法执政、教育等工作,让基层党员群众更有获得感。”狮山镇人大代表,状元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吴其国表示,将紧抓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建设机遇,以“幸福状元文德明珠”党建品牌为抓手,以邻里中心为基点,繁荣党支部和邻里中心建设事业,打造“近者悦·远者来·居者有向往”的城市社区。
在环境生态体系优化方面,狮山将连片打造“一核、两线、三片”的乡村振兴特色示范,争取南海县委旧址展馆如期开放,为建党100周年献礼。同时,优化社会治理体系,抓好疫情防控常态化、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安全监管体系化、推动城乡服务一体化、保障政府运作规范化。
“改善和增进民生,维护和发展好群众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林健表示。大会上,人大代表从12件民生实事候选项目中投票选出重点推进的十大民生实事,包括“加快截污管网建设,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等,争取实现城市与民生同频共振。
话题 1优化产业结构
聚焦两高四新坚守制造业高地
林健表示,狮山要继续瞄准“两高四新”靶向招商,充分用好万洋众创城等招商平台,大力引进新兴产业,统筹推进南三产业合作区、新材料产业园、纳米科技园等主题产业园区建设,进一步擦亮“产业狮山”的金漆招牌。
站在“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狮山将坚守制造业不动摇。“2021年会是一个好的开始。”狮山镇人大代表、广东德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咸大表示,狮山当前实现了疫情防控和产业发展两不误,“从整个市场和形势上分析,制造业应该会往好的方向走。”
赋能传统优势产业、壮大“两高四新”产业、营造优质营商环境,狮山已然明确优化经济产业结构的主要路径。由钟南山院士领衔的南山大健康产业基地落户、华南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共享平台项目启动……作为南海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集聚地,狮山镇已将生物医药产业列为加快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一环,这让医卫界的代表颇受鼓舞。
“狮山引入了不少和医疗事业相关的企业、机构,对医疗事业的支持力度很大。”狮山镇人大代表、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官窑院区妇产科主任高毅璇表示,狮山对医疗事业的关注提到了很高水平,相关产业规划也契合实际,让经济发展更多地惠及狮山人民的健康生活。
2优化空间布局
提升城市能级
“工改工
”促进腾笼换鸟
5年来,正如林健在狮山镇党委工作会议中所描绘的,狮山的城市发展向广佛客厅演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那狮山该如何优化城市空间格局,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黄伟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给出了答案:要深化“两区一基地”布局、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全面发力城市更新、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其中,就深化“两区一基地”布局,狮山镇人大代表,狮山镇委委员,小塘社会管理处党委书记、主任李永昌表示,该布局符合狮山的实际情况,规划比较及时,有利于进一步营造宜商宜居环境。
而在全面发力城市更新方面,林健发出“以坚如磐石的决心打赢村级工业园改造攻坚战”的号召,明确2021年将乘势而上再拆除整理10000亩。黄伟明提出,鼓励“工改工”,推动“工业上楼”。
对此,李永昌认为,村级工业园改造可以有效淘汰掉落后、低能的产业,充分释放土地资源,实现腾笼换鸟。
优化空间布局后,如何筑巢引凤,吸引人才落户,也是人大代表们热议的焦点。徐咸大提出,希望狮山镇政府加大对汽车企业的扶持力度,尤其是在引进相关产业人才方面多出实招。
3优化生态环境
筑梦诗意栖居谋划“美丽经济”
林健在狮山镇党委工作报告中提出,优化环境要一鼓作气,构建长效机制。
对此,狮山镇人大代表、罗村中心小学副校长陈超丽表示,“十三五”期间,狮山镇的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要巩固整治成果,既要倒逼建立长效机制,也要认真谋划特色亮点,提笔“美丽经济”等文章,聚力生态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品质。
优化生态环境,是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一环。“除了优质的生态环境,加之四个万亩森林公园的建设,狮山将尽显高品质森林城市品味。”高毅璇表示,提升空气质量,对提升市民的身体素质很有帮助,“好的空气、水质、环境,对市民来说是最大的幸福。”
黄伟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挖掘空间建设一批小公园、小花园、小庭院,实现城市生产、生态、生活空间有机融合,让市民享受生命的诗意栖居。
对此,狮山镇刘边村在申请乡村振兴项目时,重点申请公园改造提升、闲置地绿化项目。“公园的改造中,除了种花植绿,还将融入红色、党建、乡风文明、本土文化元素。”刘志南表示,要做好见缝插绿的工作,就要呼吁村民参与小庭院建设,让村民既是高品质森林城市的建设者,也是悦享者。
4优化社会治理
着眼共建共享攻克社会治理“新课题”
“要树立系统观念,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着力提升市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黄伟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这是一个有效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且与时俱进的工作任务。”狮山镇人大代表、颜峰社区仙溪经济社社长罗国财表示,在积极推动乡村振兴及村级工业园改造的形势下,优化社会治理体系能“补充人力”、提振人心,“经济社一定会全力以赴配合实施,带动村民把家园建设好。”
事实上,在过去五年,狮山镇的改革创新为社会治理释放了发展活力。十三五时期,狮山镇大力推进了放管服改革、探索园区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释放了社会治理活力。
“越来越多新市民愿意留在狮山,所以社会治理无论是对于城市还是农村社区而言,都是一个新课题。”狮山镇人大列席代表,狮山镇委委员,罗村社会管理处党委书记、主任何宇聪立足罗村实际,建议大力推进村(居)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探索有效机制,带动新市民融入社区治理。
5办好民生实事
增进群众福祉实现城市与民生同频共振
新增学前教育公办学位1080个和公办中小学学位5820个、推动南海经开区医院改革……大会投票表决通过了狮山镇2021年度重点推进的十大民生实事项目。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陈超丽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未来5年投入25亿元,增加公办学位3万个,这对狮山新市民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政府如何帮企业留住人才,对促进狮山高质量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徐咸大表示,解决孩子教育问题是一个重要举措。推进幼儿园新建和公办中小学新建、扩建工程,为狮山引入、留住人才提供了保障,极大地提升了新市民的归属感。
养老问题同样重要。“政府对于老年群体的养老问题高度重视。”高毅璇表示,加快推动“医养结合”中心筹建工作,能弥补敬老院在人力、管理和配套设施方面的不足,为长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养老服务。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孙茜文/珠江时报记者杨世聪孙茜彭燕燕马一右李福云梁凤兴吴嘉艺 通讯员/狮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