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城加紧完善非机动车专用绿道设施建设工作,并建成64个摩电待行区
有了待行区 通行更安全

■灯湖东路设置了待行区和非机动车专用绿道。

■灯湖东路设置的非机动车专用绿道。
珠江时报讯(记者/李冬冬通讯员/杜建新摄影报道)近日,记者从桂城市政管理办公室获悉,桂城正加紧完善非机动车专用绿道设施建设工作,目前已完成海五路、灯湖东路、灯湖西路、东信南路4条道路共7.3公里的连续非机动车专用绿道的建设工作,同时规划建设了64个摩电待行区和500个非机动车停放点。
提供500个非机动车停放点
在灯湖东路与海六路交界处的路口,地面上有用醒目的标线划分出摩电待行区和通行线路,交通信号灯显示是红灯时,骑着单车或者电动自行车的市民有序在待行区停下。“有这些划分区域挺好的,出行指示更加明确了,促使形成良好的出行秩序。”在金融高新区一带上班的市民黎先生说,在专用车道骑车,感觉也很安全,不用担心路面飞驰而过的汽车。
为有效消除摩电交通事故隐患,桂城组织交警部门、市政部门全面开展排查,并于2020年年底前完成不少于4条道路设置里程1公里以上的连续非机动车道或机非隔离设施;不少于8个信号灯交叉路口设置摩电待行区,重点解决非机动车道被占用、破损、衔接位不平顺等问题。
目前,已完成海五路、灯湖东路、灯湖西路、东信南路4条道路共7.3公里的连续非机动车专用绿道的建设工作,以及海五路灯湖东路口、海五路灯湖西路口、海六路灯湖东路口、海六路灯湖西路口、海七路灯湖东路口、海七路灯湖西路口、南港路东信南路口、东信南路大德路口
8个交叉路口摩电待行区设置工作。共规划建设了64个摩电待行区和500个非机动车停放点,共提供非机动车停放车位8800个,并有效纾解海五路、灯湖东路、灯湖西路、东信南路4条道路非机动车道被占用、破损、衔接位不平顺等通行不畅的问题,打通电动自行车通行通道。
记者行走在灯湖东路,发现沿途均设置有非机动车专用绿道、非机动车停放车位和待行区,大部分市民都做到按规行驶。“希望大家文明出行,非机动车专用绿道有1.5米的宽度,在没有被占道的情况下是可以轻松出行的,美好的环境需要大家一起来维护。”桂城市政管理办公室相关项目负责人说。
呼吁遵守相关交通规则
有了这些非机动车专用道,应该如何使用?桂城交警中队相关负责人表示,驾驶人进入路口待行区时,应当提前减速。如果遇到同向机动车道直行绿灯放行或人行道有行人过街时,应在路口右侧专用道内排队,待放行结束后再缓速进入待行区。桂城交警呼吁所有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如需在路口掉头,应从专用道进入待行区后再进行掉头,不要在快车道内与汽车穿梭混行。
设立电动自行车专用道和待行区,代表电动自行车也跟汽车一样,在路口有了属于自己的通行路线和停车待行区域,而不会被夹在汽车中间,更不用为了挤到前方路口而在汽车间穿梭,通行和待行都将更安全、更规范、更高效。但驾驶人在专用车道和待行区上,同样需要遵守相关交通规则,做到“要上牌、戴头盔、不超载、不逆行”。
自开展摩电整治行动以来,桂城多措并举,不断加大宣传劝导和整治力度、加强摩电安全出行宣传,在市场、学校、商圈、企业、社区等地开展整治工作,切实维护交通出行秩序,颇见成
效。接下来,桂城将加快探索具有特色、富有成效的路径模式,在工作力度上、改革创新上、源头监管上再加码,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其中,合力营造安全的出行环境。
非机动车专用绿道在哪里?
已在海五路、灯湖东路、灯湖西路、东信南路4条道路设置共7.3公里的连续非机动车专用绿道
路口摩电待行区有哪些?
已在
海五路灯湖东路口海五路灯湖西路口海六路灯湖东路口海六路灯湖西路口海七路灯湖东路口海七路灯湖西路口南港路东信南路口东信南路大德路口8个交叉路口设置64个摩电待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