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美食聚人气 品牌引领旺经济
桂城着力打造美食集聚街区,深化“文化+旅游”内涵,构建全域旅游服务新格局

■第二届南海(桂城)国际美食节吸引各地吃货前来寻味。 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扫码一下 详见更多精彩内容
第二届南海(桂城)国际美食节1月5日闭幕,美食节吸引了省内外“吃货”畅享为期5天的美食之旅。
相比去年的活动,今年的美食节更多地展示南海本土的饮食文化特色。现场除了设置52个传统佳肴和特色网红美食摊位、8个文创摊位、2个凉山扶贫项目特装摊位外,还评选出“南海十大名宴”“桂城十大名小吃店”“十大必吃肠粉店”等,更发布《品味南海》手绘旅游美食地图和美食宣传片《TASTE·桂城》,全面擦亮“美食桂城”名片。
近年来,越来越多城市通过举办不同形式的文旅活动,积极探索建设“消费拉动型城市”,南海也不例外。从第二届南海(桂城)国际美食节可以窥见,桂城正通过美食聚集人气,着力打造美食集聚街区,助推文旅经济发展。
知名餐饮走进来本土美食走出去
在第二届南海(桂城)国际美食节上,平洲福肉饼、伦教糕、双皮奶等佛山美食特产逐一亮相,南海区多个大型老字号餐饮企业也拿出招牌菜迎客,包括年年顺景的肠粉、尚竹阁的冬瓜盅、长润茶餐厅的烧鹅濑粉等。最震撼的是利港城,曾刷下一日最多卖出1200只乳鸽的记录。现场还有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全球的美食,包括长沙火宫殿的招牌臭豆腐,以及北京片皮烤鸭、烤鳗鱼等,让“吃货”们大快朵颐。
美食节背后,是这座城市深厚的美食底蕴。南海素有“美食之都”的美誉,除了有西樵大饼、九江煎堆等传统本土美食外,大顶苦瓜、盐步秋茄也早已闻名中外。作为广佛的咽喉之地、南海的中心城区,集金融、美食、文化、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桂城,更吸引了不少网红店进驻。
在引进太二酸菜鱼、蛙小侠等知名餐饮品牌后,2020年10月,禄鼎记第15家分店在桂城千灯湖环宇城开业。禄鼎记是在广深扎根的川菜馆,自2012年开业以来,以创意香辣干锅、创意辣酸菜鲈鱼等独创川菜,创造了开一家店火一家的惊人成绩。“我们选址开店,首选人流量大的核心商业中心,更选择有知名成熟运营管理团队的购物中心。”禄鼎记相关负责人介绍,禄鼎记此次选址千灯湖环宇城,看中的正是这里优越的商业环境和浓厚的餐饮氛围。
不仅如此,桂城还通过建设“千米商贸长廊”,吸引海底捞火锅、大龙燚、电台巷、喜茶、奈雪等网红品牌潮店扎堆布局。每逢晚上、周末,不少广佛两地的市民都会前来打卡。
成为一座汇聚多样美食的城市,知名餐饮“走进来”,本土美食“走出去”,这一模式正在助力南海美食品牌做大做强。自1988年创办以来,年年顺景酒楼不断创新菜品,分别在黄岐、桂城落地生根,从小餐厅一跃成为南海餐饮的强劲品牌。此外,南海另一大型餐饮品牌旺阁渔村除了布局桂城、西樵,还走起了“跨界融合”之路,不仅创立旺阁酱园,目前更在建设一座6万多平方米的酒店,涵盖延开150席的国际多功能宴会大厅、大型的健康休闲会所、月子中心、月子餐配送、全日制西餐厅以及广府粤菜博览馆等。
打造美食集聚街区用桂城味道留住人气
第二届南海(桂城)国际美食节已落下帷幕,但桂城打造美食品牌的旅程不停步。桂城美食的发展是建设“消费拉动型城市”及打造旅游示范区的一个侧影,长远来看,桂城美食的助推力量越来越重要,甚至正在成为一张“王牌”。南海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黎妍表示,南海已规划建设多个美食集聚街区,打造一批优秀餐饮名店,推广一批具代表性名宴、菜品和特色小食,进一步擦亮南海美食品牌、做大做强餐饮产业。
美食的品牌化发展,受益的不只是美食本身,必将带动当地全域旅游的发展。全域旅游包含很多方面,其中,美食是一个“自带流量”的载体,也是亲近一座城市最好的“切入点”。以桂城“千米商贸长廊”为例。建设了近6年的“千米商贸长廊”是桂城最具代表性的文旅经济发展区域,集聚桂城最潮流的消费和最旺的人气。其直线距离约2.5公里,集聚了万达广场、万科广场、地铁金融城、新凯广场、宜家家居等近10个商城和主题购物中心,云集了高端住宅区,多个地铁站直达,让市民可以沿着地铁购物、品尝桂城味道,成就了整段路的商业价值。
美食的多样化发展,还将是夜间经济的发展引擎。2020年初,佛山提出充分挖掘夜间消费资源,用3年时间建设8个高品质夜间经济集聚区。其中,南海将建成2个高品质夜间经济集聚区、20处夜间经济示范点。位于桂城的千灯湖商圈夜间经济集聚区,目前已集聚了8个大型商业综合体。而20处夜间经济示范点共有3处位于桂城,分别是南海保利水城、南海万科广场以及益田假日天地(原“南舜怡海港”)。
此外,2020年7月,桂城还发布了10大网红打卡点。按照计划,桂城将全面改造提升保利水城西街,发挥桂澜路“千米商贸长廊”的消费集聚力,挖掘更多适合夜间消费的打卡点,结合“粤菜师傅”工程,加快建设千灯湖和怡海湖两大美食集聚街区,将保利西街、益田假日天地等项目打造成夜间消费的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广佛夜间经济集聚地。
“新时代下,桂城美食被赋予了更多的创新、社交、文化属性,乃至承担起桂城产业升级改造的支撑功能。”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麦绍强表示,桂城将在弘扬本地特色美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性融入各地美食风格,通过与各大旅行平台的深度合作,深化“文化+旅游”的内涵,构建桂城全域旅游服务新的格局。
文/珠江时报记者丁当通讯员杜建新周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