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多元化村改 拓展产业空间
西樵通过“拆建引”结合推动村改,打造标杆典型项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提升

■腾龙湾区数据中心项目效果图。

扫码一下 详见更多精彩内容
2020年,“空间赋能”无疑是各大媒体对西樵镇经济发展相关报道中出现的高频词。“空间赋能”意味着什么?西樵镇镇长杨明解释了其中的含义:这个空间首先是指土地资源,第二是指产业载体。空间赋能就是把土地资源整理出来之后,形成新的产业载体,引进科创型、成长型企业,从而推动西樵产业经济的发展。一年来,西樵镇通过创新探索多元化村改模式,“拆建引”相结合,打造标杆典型项目,为西樵经济可持续发展拓展产业空间,实现筑巢引凤,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提升。
“拆建引”结合打造五大产业片区
为了实现空间赋能,促进西樵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20年,西樵镇大刀阔斧,坚持“拆建引”相结合,推动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并高标准规划五大产业片区。
2020年5月18日,西樵镇2020年产业发展环境推介会在樵山文化中心举行。会上,杨明向大家推介了这五大产业片区,包括听音湖拓展区、山北片区、西江片区、三乡片区和山南片区,总面积约14115亩,以村级工业园为主,以政府存量储备土地为依托,每个片区均赋予鲜明的产业主题。以位于山根社区的五八科创园项目为例,将配合山南片区的产业规划主题,重点引进电子信息、机械加工、新材料、医疗器械及设备制造、智能装备等“专精
特新”规上企业。目前,该项目一期(71亩)全部主体建筑已经封顶,预计2021年5月交付。
西樵镇副镇长梁颖豪表示,现阶段各个片区内均有正在实施的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项目,带动西樵产业全面升级。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2020年5月13日,在西樵镇2020年村级工业园项目包干工作动员暨扶持奖励政策解读会议上,公布了一则重磅消息:在区级奖励的基础上,西樵镇出台《西樵镇促进城市更新(“三旧”改造)及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扶持奖励办法(修订)》,设2亿元专项基金,激发“旧改”新动能。
截至目前,西樵镇已累计完成村级工业园拆除整理约6525亩;完成物理拆除约2112亩,合共44万平方米产业载体建成投用。
村改赋能集体土地入市惠民惠企
土地整理是项目改造首先需要解决的难题,只有灵活的土地整理模式才能更好地提高土地的效能、改善周边环境。西樵在全镇58个村级工业园中筛选条件相对成熟的园区重点改造,形成多种较为成熟的试点项目改造模式。其中,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开
发模式已在全镇范围内推广。
位于山根经联社的五八科创园项目正是南海首例可分割销售集体流转工改工项目。该地块位于环山路旁,靠近高速入口和新西樵大桥,地理位置优越,权属清晰。经山根经联社村民集体表决后,确定以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开发模式,将土地流转出让给佛山五八众创园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获得这片土地50年的使用权。
这种开发模式不仅大大提高了村集体收益,对进驻园区的企业而言同样大有益处。在五八众创园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魏海京看来,土地和地上建筑物在流转期内可作为企业的固定资产,是
企业进行融资的有利条件。另外,企业落户即可享受园区提供的上下游企业资源以及第三方检测、人才招聘、专业物业管理等服务,大大减少了投入成本。
同样采取这种开发模式的还有太平国兴村改项目。太平国兴村级工业园项目的交易方案经村集体表决同意通过,拟采取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的开发模式进行改造开发。2019年,太平社区与腾龙控股集团达成合作意向,120亩土地出让50年,将太平国兴工业园片区打造成“双百亿”项目——腾龙湾区数据中心,实现筑巢引凤。
目前,西樵正谋划改造面积超百亩甚至千亩的项目,探索多元化村改模式,拟通过“国有+集体、出让+出租、商住+产业”的混合改造模式,吸引有实力的投资方参与改造。
筑巢引凤全面优化产业结构
2020年,西樵镇坚持“空间赋能·打造产业发展新西樵”的工作主线,全力推进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腾出优质产业发展空间,吸引更多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项目落地,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当前,5G基建、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是推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是实现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云计算等新兴产业将成为西樵镇构建现
代产业体系、全面优化产业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其中,刚动工不久的腾龙湾区数据中心项目就承担起十分重要的角色。这个总投资额达110亿元,预计年产值可达百亿元的“双百亿”项目是西樵镇“腾笼换鸟,筑巢引凤”的典型案例。该项目建设规模达2万个机柜容量,可为35.2万台服务器提供云计算数据服务。
未来,该数据中心将成为大湾区数据运营的重要基础设施,更是产业聚集的桥梁与支撑,为城市发展数字经济提供全面的增值服务,支撑起西樵乃至于佛山及周边城市的电子政务新能源、新材料、影视动漫等产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西樵镇也正通过中南高科·创科谷项目、五八科创园项目、西樵智造产业社区项目等高标准产业载体吸引新兴产业落户西樵。比如中南高科·创科谷项目,将重点引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业、机器人产业、新能源产业、通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以生产制造、研发办公、商务配套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
文/珠江时报记者钟泽诗通讯员关蕴琪林嘉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