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0年12月31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中欧领导人共同宣布 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
    • 坚定改革信心汇聚改革合力推动新发展阶段改革取得更大突破
    •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护航创新发展
    • 推动党管武装工作落地见效
    • 区十六届人大六次会议下月 29日开幕
    • 实干攻坚开新局 砥砺奋进谱新篇
    • 聚焦五大重点任务 做好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
    • 马万祺铜像 在南海中学落成揭幕

    第A02版:深度

    • 实干攻坚开新局 砥砺奋进谱新篇

    第A03版:要闻

    • 坚定改革信心汇聚改革合力 推动新发展阶段改革取得更大突破
    • 中欧领导人共同宣布 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
    • 推动党管武装工作落地见效
    • 区十六届人大六次会议 下月29日开幕
    • p40

    第A04版:要闻

    • 凝聚各方力量 办好民心工程

    第A05版:镇街

    • 产业西樵添动能 全域旅游加速跑

    第A06版:品读狮山

    • 村民争当代言人 发出城乡融合好声音

    第A07版:镇街

    • 多管齐下治摩电 平安里水共创建

    第A08版:南海影响力

    • 2020十件大事
    • 打造国家物流枢纽 注入发展新动力
    • 30年教师生涯再起航 推广普及家庭教育
    • 发展基塘农业文化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 浴火奋战14年 参与救援超4000次

    第A09版:要闻

    • 奋力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
    • 规范调解过程 提升调解效率
    • 精准服务会员企业 助行业高质量发展
    • p36

    第A10版:要闻

    • 预报名系统 2021年1月7日上线
    • 南海区电子社保卡签发量突破 110万张
    • 私签工伤赔偿协议 赔偿金过低可申请撤销
    • 狮山再添三个 青少年创客基地
    • 绷紧消防安全弦 提升火灾防控能力

    第A11版:要闻

    • 创新冷链配送技术 让活鱼“游”向全国
    • 推进工会改革创新 开创发展新局面
    • 西樵礼赞劳模 弘扬敬业精神

    第A12版:要闻

    • 健康主题公园 将健康融入居民生活
    • 放假不放松 防护不能忘
  • 数字报首页

A07:镇街

多管齐下治摩电 平安里水共创建

里水通过部门联动、源头严治、创新宣传、完善基础设施等举措,大力推进摩电综合治理工作

2020年12月31日

■里水交警在新天地广场开展摩电整治工作,加强源头整治。

■里水交警在旗峰小学开展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活动。

■市民在电动自行车专用车道上骑车通过路口。

■同声小学警家校护畅队志愿者在校门口劝导违规摩电驾驶人。

■里水通过社会治理综合用车播放交通安全知识。

“提高各职能部门意识、加强源头整治、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昨日,里水镇召开摩托车及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综合整治推进工作会议,里水镇党委副书记张家玉再次强调,要保持干劲、查漏补缺,坚决完成摩电整治任务,给群众一份满意答卷。

摩电整治关系到百姓出行,是打造平安和谐里水的重要工作。近年来,里水镇将摩电整治纳入政府重点工作,从制度保障、资金人力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确保推动整治工作常态化、机制化和规范化,取得了明显的整治成效。接下来,里水镇将继续常态化推动摩电整治工作,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营造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打造平安里水,助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部门联动治摩电联席商讨解难题

近日,记者走访里水镇五星路口摩电整治现场发现,被查扣的违规摩电数量明显减少,此前每经过十辆摩电中就约有七八辆未上牌,如今偶尔有一两辆未上牌。这种明显的变化,让这几个月来一直与同事奋战在摩电整治一线的里水交警中队副中队长谭国深有感触。

“以前只有交警部门单打独斗,摩电整治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多个部门联动后,效果就立竿见影。”谭国表示,自今年10月1日起,里水镇开展摩电交通安全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为了打好这一交通安全攻坚战,里水交警与派出所、城管、交管等部门近60人,组建了摩电整治联合执法队,以便衣巡逻和流动执罚相结合的形式,在重点时段、路段开展摩电交通违法整治行动。

多个职能部门联合行动,并将整治常态化、规范化,得益于里水镇专门成立了摩电整治联席会议机制。每周由镇党委副书记牵头召开摩电整治工作联席会议,传达上级工作精神、通报每周工作情况及存在问题、部署下阶段工作。

“两条非机动车道和摩电待行区投用后要加强宣传,下一阶段要严抓上路安全。”每周一次的里水镇摩托车及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工作联席会议,都会组织镇党政综合办、综合治理办、宣传文体旅游办、里水交警中队、和顺交警中队、综合执法办等相关单位,根据上周的整治问题、成效等内容进行及时梳理,统筹联动多方力量加强整治力度及确保整治效果。

联席会议机制有效提高了各个部门的积极性及执行力,避免了各部门单打独斗,统筹多方资源加速工作推进落实。近两个月来里水多部门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大兵团”摩电整治专项行动,严查六类摩电违法行为,形成强大的整治声势和震慑效果,遏制涉摩电交通事故的高发态势。

在多部门的积极联动下,里水镇摩电整治行动逐渐常态化、机制化和规范化。据数据统计,自10月1日至12月30日,里水镇共查处摩托车无牌无证、未佩戴安全头盔、超员载人,摩电逆行、不按交通信号规定通行、不按规定在机动车道行驶等六类违法行为16140宗,其中涉及“摩托车一车多人”569宗、逆行1666宗、无牌无证1635宗,不按车道行驶4635宗、未佩戴安全头盔4234宗。

路面“清”不完就从源头“抓”

一段时间以来,违规驾驶人屡教不改、摩电违法行为层出不穷,成为里水镇摩电整治亟需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里水镇通过加强源头整治,将摩电宣传整治重点从主要道路逐渐转移到小路,入村(社区)、入企业、入市场,进公园、进榕树头,在辖区内全阵地开展摩电整治工作,一定程度上将各类摩电违法行为“扼杀”在摇篮里。

在行业整治方面,里水镇对销售非国标电动车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目前全镇备案的74个电动自行车经营单位中,已有49个单位取得带牌销售资格。随着整治行动不断深入推进,办理上牌的摩电车辆数量大幅上升,被查处的摩电车辆数量日益减少。

在里水一摩电上牌点,不少市民骑着“爱车”前来办理上牌业务。该上牌点相关负责人介绍,10月初,每天只有约20人来办理上牌,如今已增加至每天50人左右。里水交警中队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目前里水镇五星路口每天查处的违规车辆的数量比之前大大减少,由之前每半天暂扣近40辆减少到目前的10辆以下。

为全面加强源头治理,里水镇一方面从机关各办公室抽调108名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一起参与摩电整治交通劝导服务,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做起;另一方面在各村(社区)主要出入口设置交通安全劝导站,安排专人开展宣传劝导工作,目前已做到村(社区)劝导站、主要路口劝导服务全覆盖。

里水还动员各类公共场所积极配合整治。在里水镇行政服务中心的门口,醒目地张贴着“无戴安全头盔、无牌摩托车、无牌电动自行车禁止进入”告示,而保安人员也守在门口,见到违规摩电车辆就立即上前拦截,并耐心劝导驾驶人。

里水的一些小区里,也掀起了全面的摩电整治行动。在里水时代家物业小区的出入口,保安人员每天对没佩戴安全头盔、摩电没上牌的业主进行劝导,并派发摩电安全知识宣传单张。“以前十个人里面就有七八个不戴头盔,现在基本没有了。”小区物业负责人介绍,小区在LED电子屏、宣传栏、楼道口等地方投放张贴摩电宣传信息,并且安排保安日夜严管严控,目前小区摩电上牌率和驾驶人戴头盔率不断提升。

“小喇叭”发强音违规市民要“补课”

如果说整治执法是“治标”,那么宣传教育就是“治本”。要从根本上改善各类摩电违法行为,营造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就要将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传递到各家各户中,提高市民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的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违法行为发生,真正实现整治的目标。

里水镇党委书记谭艳玲多次强调,要强化摩电整治宣传,利用微广播、新媒体、传统媒体等一切资源,在全社会营造严管严控的氛围,扩大宣传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鼓励广大市民参与到整治工作中来。

每天早上7点多,送孩子上学的家长们,驾驶着机动车或摩电车辆在里水小学门口穿插并行。此时,一辆醒目的社会治理综合用车,响亮地播放着交通安全知识,提醒家长们按规定有序安全通行。

驾驶社会治理综合用车的谭如勇表示,治安联防大队的队员们还会把综合用车开到辖区内的工业园、公园、市场、十字路口等人流密集的地方,让更多市民了解安全驾驶摩电的重要性。

社会治理综合用车发挥了“小喇叭声音大”的作用,而同声小学警家校护畅队的志愿者们则产生了“小身躯大力量”的影响。每逢上学和放学时段,同声小学警家校护畅队都会来到校门口对车辆和人员进行疏导。

护畅队队员刘丽丽以前也经常驾驶一台“拉风”却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摩托车接送孩子。她说,学校开展的“小手拉大手”摩电宣传活动、班会课宣讲、交通安全网络学习课等,让她明白安全出行的重要性,希望以自身绵薄力量,营造安全有序的出行环境。

此外,里水通过摩电整治直播,扩大摩电宣传教育影响力。直播中,市民谢小姐因没有佩戴安全头盔,在处理摩电违章前需要接受宣传教育。原来,里水在摩电执法行动中秉持“惩罚与教育”的宗旨,在辖区内设置多处教育点,为违规驾驶摩电的市民“补课”。有市民表示,通过观看视频、抄写法律法规以及做志愿服务等形式,学到了更多交通安全知识,以后将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近半年以来,里水已累计发布宣传推送104条,开展直播宣传2场,在微广播设置摩电专栏,播放广播宣传40000次,投放路面宣传牌138个,利用40台巡逻车开展流动宣传,实现大街小巷全覆盖。

摩电有了专用道上路不能再“霸道”

“我戴好头盔、上好牌了呀,没有违规吧?”近日,在里水镇官和路驾驶电动自行车上班的市民梁小姐被交警拦截了,一开始她感到不解。

“上路前的规定你都做好了,但你并没有按规定走电动自行车专用车道。”和顺交警中队民警向梁小姐耐心解释,在该路段摩电驾驶人要按照规定在电动自行车专用车道行驶,这样能有效保障出行安全,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原来,位于里水镇官和路花园大道路口至共同工业大道路口机动车道旁的道路,是里水镇新建的首条电动自行车专用车道,全长1.1公里,宽3米,还设置了共同工业大道待行区和官和路万福城路口待行区共2个待行区。

听了交警的介绍后,梁小姐十分赞成设置电动自行车专用车道。她表示,官和路附近有不少厂区,每天她驾驶电动车去上班的路上,都不时会有大货车从旁边经过。“常常心惊胆战,现在能走电动自行车专用车道,心里踏实多了。”梁小姐欣喜地说。

交警部门表示,新建的专用车道和待行区,能够有效防止摩电车辆在汽车间随意穿梭,但驾驶人在专用车道和待行区,同样需要遵守相关交通规则,做到“要上牌、戴头盔、不超载、不逆行”。

据了解,里水镇已建成2条电动自行车专用车道和5个电动自行车待行区,目前仍有10个信号灯交叉路口电动自行车待行区正在建设中,预计近期将竣工并投入使用。

联席机制保障、严抓源头治理、强化宣传教育、加强设施建设……随着一系列举措落地,里水摩电违规、事故多发等问题得到了进一步缓解。里水镇将会继续坚定“攻克”摩电整治重点难点的决心,推动整治工作常态化、机制化和规范化,以更高的社会治理效能,创建平安和谐的环境,不断增强市民的幸福感与安全感。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欧林菊文/图珠江时报记者邓施恩通讯员陈淑仪陈凯仪关务安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