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出国家级省级劳模桂城的成功密码是什么?
久久为功的“钉钉子精神”深入至城市每个细胞,推动桂城高质量发展

■桂城的高新技术企业都是以自身硬核的研发实力和久久为功的研发精神,取得现阶段成就。图为瑞洲科技厂房。(资料图片)

■彭方昭(右)与同事研究攻克课题。 (受访者供图)
11月24日,全国举行劳动模范表彰大会;12月2日,广东省召开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两次大会上,桂城共有2人获得表彰。无独有偶,两位皆是科研型人才,这样的表象背后蕴藏着怎样的城市密码?
“全国劳动模范”、90后小伙彭方昭钻研模具10年,打开中国精密制造业核心技术突破发展的新局面;“广东省劳动模范”郭华忠花费20年,走出了研发中国柔性行业智能切割设备系统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之路;27年专注“推广普及拉伸流变技术,不断开拓高分子材料应用领域”的广东星联,让我国高分子加工技术首次走在国际前列;林至科技14年执着开发“极限缓震材料”,获得全球认可……小至个人,大至企业,无一不刻着久久为功的烙印。
“前浪”奔腾,“后浪”翻滚,每个个体的发展不仅得益于一流的营商环境,还在于久久为功的区域磁场。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和广佛全域同城化机遇的桂城,把久久为功的“钉钉子精神”深入至城市每个细胞,推动城市溯风而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锤接着一锤敲”
韧劲力度一个不能少
在实验室里,佛山市安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NC工程师彭方昭用镊子夹起一颗3.8毫米的螺钉,放到显微镜下观察。正是这个不起眼的螺钉,填补了国产种植体临床应用的空白。
佛山市安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全球尖端的生物医疗器械制造、精密加工与3D打印技术。为了改进牙科种植零件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的加工精度,彭方昭和同事耗时四年,研发国产种植牙中的核心零部件“螺钉”。
“牙科种植体的螺丝钉和盖房子的桩是一样的,要有坚实的基础,每颗3.5毫米的通用零件,要用250牛的力,经过500万次循环测试,观察它有没有出现疲劳断裂。”彭方昭介绍道。
彭方昭看似一直在跟毫米级的螺钉“较劲”,实则是对核心技术一次又一次的突破与攻坚。而这种对精细零件高精度执着与钻研的“钉钉子精神”,也打开了中国精密制造业突破发展的新局面。
这种“一锤接着一锤敲”的“钉钉子精神”,也许是桂城“劳模”的标配,在“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瑞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华忠身上,也能看到这样的韧劲与力度。
从最初工作室引进国外设备的应用消化,到研发出被国外厂家垄断的静电吸附电脑切割机,到自主创新推出数控皮革切割机,再到研制出将机器视觉、大数据、物联网、智能维护、柔性制造融于一体的智能切割系统,郭华忠带领劳模工匠团队走出了研发中国柔性行业智能切割设备系统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之路。
“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
扎实稳健走好每一步
对于企业而言,除了要有“一锤接着一锤敲”的韧劲和力度,更要有“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的扎实和稳健。
上周,桂城名企广东星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星联科技”)凭借自主创新研发的“基于拉伸流变的高分子材料塑化输运方法及设备”技术(简称:ERE)登上央视,讲述了该公司破解高分子材料加工难题,让我国高分子加工技术首次走在国际前列的故事。
广东星联科技研发与制造PET塑料瓶形、瓶坯和瓶盖的设计及相应模具已有20多年,是可口可乐、雀巢等全球600多个知名品牌模具的供应商,并将“推广普及拉伸流变技术,不断开拓高分子材料应用领域”列为企业自身的使命。2015年开始,广东星联科技与瞿金平团队达成合作,对ERE技术进行产业化推进,目前已成功研发了终结农用地膜白色污染的“全回收高强度增产地膜”——高堡膜。
“除了农业应用,我们马不停蹄地开展逐个应用领域、逐个技术的攻坚克难,希望以产业集群孵化的形式推动高分子材料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广东星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伟明说。
同样追求扎实与稳健的,还有刚获得2020年首届英国国际创新发明技术展览会金奖的佛山林至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董事长王博伟从最开始在桂城夏西村租两室一厅做实验,到6年多完成12000次实验,再到研发出ACF人工软骨仿生吸能材料。回望走过的路,王博伟动情地说:“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ACF人工软骨仿生吸能材料能够吸收90%以上的冲击力,瞬间将冲击能量转化为不明显的热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人体和贵重物品不受伤害,经专家评价:世界领先、国内空白。“我们在试错的过程中还收获了1500多个有效配方,在充分开发应用ACF人工软骨仿生吸能材料后,这1500个有效配方可以陆续写成发明专利。”王博伟对前景充满希望。
“不断钉下去”
形成强有力区域磁场
彭方昭所在的佛山市安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郭华忠所在的广东瑞洲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星联科技有限公司、佛山林至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4家企业的共同点是:都是桂城的高新技术企业,都是以自身硬核的研发实力和久久为功的研发精神,取得现阶段成就,扬名国内外。
数据显示,2020年桂城高新技术企业存量为403家。为了鼓励企业规范化、创新化,桂城12月出台了《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专项经费管理办法(2021年修订)》,要求高新技术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达到一定比例和要求,正是以政策驱动企业往可持续、高质量方向发展。
作为一个追赶型城市,桂城在科技创新、城市更新等领域一直以“快马加鞭”的模式发展。然而,在当今世界日益复杂的竞争环境下,桂城作为一个粤港澳大湾区的节点城市,在保持原有“快马加鞭”型追赶模式的同时,更要在相当广阔的领域建立起久久为功的理念。
当前,桂城正全面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先行示范区。大刀阔斧推进村级工业园改造,区域涉及17个农村社区;澳门城、爱车小镇地块先后通过混合开发的方式成功出让,开创了全国先河;夏北成为全市首个上平台开展整村改造的社区;大力推进超万亩的连片村级工业园改造和超万亩的连片旧村改造……无一不需要久久为功的精神支撑与推进。
人才因此而成长,企业因此而壮大,城市因此而发展。把久久为功的“钉钉子精神”深入至城市每个细胞,终将形成强有力的区域磁场,吸引更多优质人才与企业,推动城市溯风而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关链接
对高新技术企业桂城如何扶持?
根据《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专项经费管理办法》(2021年修订),桂城对高新技术企业奖励的类别和标准如下:
第一类
鼓励企业规范化、创新化
对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企业(高企证书有效期在一年及以上的除外),给予3万元补助:
1
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实际经营期不满三年的按实际经营时间计算)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并出具研发费用专项审计报告: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比例不低于5%;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比例不低于4%;最近一年销售收入2亿元以上,比例不低于3%。
2
企业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并出具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专项审计报告。
第二类
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奖励
1
对符合第一类申报条件的企业,在本办法实施期间,登录广东省科技业务综合管理系统(即广东省阳光政务平台)提交高新技术企业申请并获得省科技厅受理的企业给予每家2万元奖励。
2
对本办法有效期内新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5万元奖励。
3
对连续两次或以上通过认定(即本办法实施前已通过认定一次及以上,本办法有效期内又再次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8万元奖励。
记者观察
发扬久久为功精神
一起闯创干
千灯湖自1999年启建,国内外数百家知名企业在这里伴水而生,21年后终于建成强大的亚太金融后援基地与产业金融中心;三山新城文翰湖自2008年开始规划,集结“最强大脑”季华实验室和国际科创共同体等产业载体,12年后以三龙湾南海片区为名,对标“广佛科技城,湾区第一站”……“守得稳初心,耐得住性子”,说的就是桂城。
稳扎稳打静待花开
“桂城有种特殊的魅力,不浮躁不急功近利,能让人静下心来做事业。”广东天波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枝铭对桂城的一番评价,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
“要做科研创新不容易,特别是对一个走在世界创新前沿的行业而言,更是如此。”彭方昭坦言,在研发的路上会遇到很多困难,放眼全球,可参考的企业、技术并不多,更考验研发人员是否能“耐得住性子、禁得起失败”,这样的钻研精神也是彭方昭最想传递的新时代“劳模精神”。
王博伟对此也深有感触:“将发明推向国内外市场,对发明人来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在科技成果产业化线路图中,专利技术只是一个源头,处于无形资产阶段,需要在产业化进程中不断增值。先是专利转化为产品,需要中试;后是产品成为商品,要靠营销,要讲究商业模式。而在这一系列过程中,需要的是久久为功的精神。
幸运的是,他们都把事业建立在桂城,王博伟得以在夏西的一个出租屋里试错12000多次,彭方昭能在口腔医学产学研完整产业链上挥斥方遒。稳扎稳打,静待花开。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守得稳初心,耐得住性子”,既是劳模、企业家的精神特质,更是桂城的城市精神内核,久久为功的精神深入至城市发展的每个阶段、每个细节。
在全面推进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工作大会上,桂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岑灼雄提出,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不是一天就能实现的事情,要靠一点一滴的积累、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就如“春种夏长秋收冬藏”,需要有足够的耐心,要坚持久久为功,持之以恒去推进,不达目标绝不放弃。
正如千灯湖、文翰湖等城市地标并非一日建起,要坚持效果导向,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把每项工作、每个环节、每个细节抓牢做实,招招不虚发,招招见实效。如若每个人都怀揣久久为功的韧劲,保持“与城市一起创业”的干劲,桂城高质量发展的愿景将很快得以实现。
文/珠江时报记者曾蓉通讯员欧倩荷杜建新张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