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合力扮靓家园 共绘美丽乡村图景
桂城石石肯社区大力整治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桂城石石肯社区环境优美。
古香古色的宗祠、美观耐看的大理石护河栏、焕然一新的同乐桥景观……走进桂城街道石石肯社区,一幅美丽乡村图景映入眼帘,让人流连忘返。
从前,垃圾被随意堆放在路边,街头巷尾挂满如“蜘蛛网”般的电线,闲置地无人管理杂草丛生;而今,垃圾没了,“蜘蛛网”被清理掉了,闲置地变成了停车场。
自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以来,石石肯社区大力整治人居环境,“颜值”又提升了。这与石石肯社区党委成员干部的眼光和抱负有关,在他们眼里,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整体风貌是他们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未来定能把石石肯社区建设得更加美好。
党群合力建公园改善人居环境
记者近日行走在伦氏大宗祠附近,看到大冲口涌旁不再杂草丛生,周边的闲置地改造成了文叙园,并修建了停车场、涌边大理石护栏、同乐桥景观等设施,环境得到大大提升。石石肯社区党委副书记黄俭生介绍,文叙园沿河而建,营造“河边漫步”的气氛。美观的大理石护河栏由村民自发集资兴建,在扮靓家园方面村民可谓不遗余力。
在社区党委的带领下,石石肯二村经济社也积极响应乡村振兴工作,主动提供土地建设文化公园、沿河涌景观带、公益性文化阵地,提升人居环境。
“除了修建沿河公园,我们还在一村东经济社建了‘口袋’公园,接下来还将在四村经济社新建‘口袋’公园。”黄俭生说,自社区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以来,“红马甲”多次带头清理霸占社区公共用地的垃圾,并取得显著成效,去年共清理了9000吨垃圾。去年社区还邀请施工队伍,对长期影响人居环境的“蜘蛛网”线路大规模整治。
接下来,石石肯社区将继续加大力度进行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如今,社区正申请石石肯道路提升改造工程立项,道路提升改造总长度约2500米,投资估算约1700万元,改造后石石肯社区清晖路、直涌路、中二路等主干道路,出行条件将大大改善。另外,将在石石肯社区居委大楼建设面积约600平方米的石石肯村史馆。
三旧改造打造复合型产业区块
“黄柏围、六亩围工业区建设于90年代初,原有企业主要为五金产业,而且大部分为无证企业。”黄俭生说,工业区内厂房以星铁棚结构为主,多以小作坊形式生产经营,生产设备简陋落后,无任何安全防护及环保治理设施,保留价值低,亟需升级改造。
在这个转折点,石石肯社区把握改造时机,充分利用“三旧”改造政策,积极推进黄柏围、六亩围工业区的改造。随着村民对工业区改造表决的通过,石石肯社区与一村西经济社拆迁工作有序地开展,目前已全部拆除完毕。
黄俭生介绍,社区计划将六亩围、黄柏围工业区地块改造成聚集企业总部、研发办公、商业酒店、特色商业、高端住宅于一体的复合型产业区块。其中,黄柏围将采用集体土地出租方式重建,六亩围则以公开收回出让的方式改造成商服加住宅综合式项目。
探寻文化青少年做文明传承者
石石肯社区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如入选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石石肯广绣技艺,蚝壳屋、祠堂等传统建筑,还有中秋节传统活动——“舞火龙”。
为了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增强文化自信,宣传文明意识,今年暑假期间,石石肯社区干部立足于社区文化底蕴,联合石石肯中学、石石肯中学社工站,组织学生志愿者开展社区传统文化探寻活动。学生们组成“舞火龙”文化小记者走进社区,听长者口述“舞火龙”的历史文化,了解“舞火龙”的前世今生,体验扎“舞火龙”,感受“龙”文化的魅力。
此外,为了让更多社区居民重新认识石石肯广绣,近年来,石石肯社区持续开展社区长者服务项目,组织社区青少年探访多名石石肯绣女,了解刺绣文化,并记录绣女们充满回忆的“生命故事”。同时,社区常与老一辈绣女联动,在多个商场、广场开展刺绣展览、刺绣比赛等,并在社区举办大型文艺晚会。
和谐稳定与繁荣发展,是基层工作两大主题。干部沉入村庄,夯实了基层基础,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如今的石石肯社区,人居环境提升、民生设施到位,实现美丽蝶变,让父老乡亲们越来越清晰地看到乡村振兴、幸福生活的模样。
文/珠江时报记者李冬冬通讯员李芳毅
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