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各学校打造校园体艺大舞台,以艺术为载体,实施新教育理念
划出美育“硬杠杠” 提升教育软实力

■罗村二中学子在体艺节晚会上进行诗歌朗诵。

■学生在体艺节上展现轻盈飘逸的舞姿。
舞动青春旋律,演绎风趣小品,朗诵磅礴诗歌,展现书法作品……金秋时节,南海各学校陆续开展缤纷多彩的体艺节活动,校园成了体艺展演的大舞台。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南海划出一条美育“硬杠杠”,以艺术为载体,让学生真正得到全面和个性化的发展。
体艺节成为学生才艺表演大舞台
连日来,南海各中小学校体艺节紧锣密鼓地进行,多彩的艺术表演,丰富的校园文化,处处洋溢青春气息,气氛火热。科技力量,拓展视野;炫出精彩,舞动未来……南海实验中学体艺科技节近日举行,长达一周的活动把整个校园变成了孩子们欢乐的海洋。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体艺科技节是校园文化的浓缩精华,通过这个才艺表演的大舞台,充分展现了孩子们健康的体魄,陶冶了艺术情操,提升了科学素养。
近日,在罗村二中举行的第三十届体艺节文艺晚会上,学生们舞动着青春的活力,展现着艺术的魅力。其中,有婀娜优美的轻舞,也有激情四射的街舞;有幽默风趣的小品,也有气势磅礴的朗诵……他们用异彩纷呈的演绎,勾勒出校园百花齐放的迷人景象。
11月18日,海北中学第23届体艺节书画作品展开幕,围绕“我参与·我快乐·争当时代好少年”为主题展开了一系列的作品展示,12个模块作品的精彩展示,让人目不暇接。西樵听音湖实验学校第二届体育艺术节之“翰墨书香,丹青育人”书画艺术展近日也吸引了师生们的关注,美轮美奂的美术作品和各具特色的书法作品,充分展示出同学们的审美趣味与创造能力。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视美育对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作为广东省6个“中小学艺术测评实验区”之一,南海区各类学校近三年共举办体艺节745场,组建艺术社团3145个,已成功举办十三届中小学、幼儿园校园艺术展演活动,并将参与面下移到班级,增设班级特色才艺展演。同时,鼓励各校举办以家庭为单位的美育活动,以艺术为载体,融洽家庭亲子关系,营造健康、阳光的品质家庭。
开足艺术课鼓励开发校本课程
近日,中国戏剧家协会发布了第二十四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终审结果,由里水教育发展中心、里水文化发展中心、里水小学郁水红豆粤剧团共同选送的原创少儿粤剧《龙舟》荣获国家级原创类小梅花集体节目奖,是佛山市唯一获奖的推送剧目。
优秀的故事剧本,精心准备的妆发服饰,小戏骨们的倾心演绎,老师的悉心指导,创作团队对剧目的不断打磨……里水小学粤剧社团成员向观众展现了源远流长的粤剧文化魅力。
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成了南海各中小学教书育人的重要任务之一。南海区教育局副局长卢达生介绍,南海通过积极开展“戏剧进校园”活动,目前认定29所学校为“语言艺术与戏剧教育实验基地”,增强学生语言表达和表演才能,培养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热爱,通过戏剧这一艺术形式,为学生舒缓压力。
西樵镇民乐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校的南狮武术表演、花式篮球表演、艺术课程展示等特色课程,展现了师生积极向上的风貌,每次出赛或登台表演,总会获得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开展特色办学以来,民乐小学的学生已18次走上中央电视台,三度登上央视春晚。
“南海区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足艺术课程,同时鼓励学校根据实际,自主开发校本课程。”卢达生举例说,比如西樵民乐小学的“飞鸿之歌”课程、桂江小学的“彩虹桥课程”“俱乐部课程”“梦想乐园课程”,樵北中学的“闹春”、桂城街道的“男足女舞”特色课程项目等。
“五育并举”对准弱项精准发力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将音乐、舞蹈、戏剧、电影艺术全面纳入中考改革。今年1月举行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为加强美育,2020年要在改条件、改教学、改评价上攻坚,总结地方实施艺术科目纳入中考的经验做法,把学校美育工作纳入督导评估和考核体系,让“软任务”成为“硬指标”!
“对准‘五育并举’体系中的短板弱项,南海应保持定力、持续用力、精准发力。”卢达生表示,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南海区划出美育这条“硬杠杠”,深化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工作,逐步探索艺术科目中考之路,研究落实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具体措施,高高举起改革的旗帜,对艺术教育再认识、再设计、再深化、再冲锋,让学生真正得到全面和个性化的发展。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南海区通过四年的“广东省中小学艺术测评实验区”实验工作,全面提高了学生艺术修养和学校文化艺术水平。在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南海获得3个国家级“一等奖”和1个“二等奖”以及全国优秀组织奖;在全省第六届校园艺术展演10个中小学精品节目中,南海区占了2个。
文/珠江时报记者区辉成图片由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