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红色基因 古村焕发新颜
狮山镇狮中村整合村中资源,打造爱国主义乡村旅游线路


■街坊在村中公园休闲。
村舍井然有序,巷道干净整洁,处处透着一种和谐、令人向往的气息。村中曾涌现20位爱国义士,他们的英雄故事至今仍在激励着村民。这就是位于狮山镇西部的狮中村。
当前,狮中村正一手抓环境升级,一手抓文化提升,以红色文化为主题发展旅游业,打造成一个融参观、学习、培训、旅游、体验、休闲多功能为一体的红色文旅乡村,走出一条独特的乡村振兴发展道路。
挖掘红色资源谋划文旅发展
走在狮中村,随处可以感受到浓郁的爱国主义氛围。曾作为抗战时期珠江纵队秘密据点的燕溪社学、纪念村民抗击日军的义民纪念碑……一座座闪耀着历史光辉的古建筑见证着狮中村人的肝胆忠义,深深影响着后人。
绵延红色精神,传承革命底蕴。狮中村以“两园一区”的规划概念引领乡村振兴发展。“两园”即康乐公园与燕溪公园,“一区”是由义民纪念碑、燕溪古庙和燕溪社学组成的人文历史展示区域。
其中,义民纪念碑是狮中村最“红色”的一个景点,铭刻着一段忠烈的故事。1938年12月底,20位义士借送烧猪给占据狮山的日军庆祝元旦之机,在烧猪里埋藏炸弹,炸死炸伤日军多名。
狮中村党委书记罗宝祥介绍,抗战胜利后,村民募资在村口建立一座“民族之光”义民纪念碑,以纪念这20位义士,铭记国耻。如今,每逢清明时节,附近的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到义民纪念碑前敬献鲜花,接受红色洗礼。
燕溪古庙修缮成村史馆,陈列国学经典、红色故事;燕溪社学改造成党建教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供村民、游客参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墙的创意手绘涂鸦十分吸睛……通过整合红色资源,挖掘爱国文化内涵,一条特色爱国主义乡村旅游线路在狮中村应运而生。
提升村居颜值村民幸福满格
除了红色旅游线路越来越火热,狮中村的人居环境也焕发新貌。现代化的房屋规划有序,生态环境宜居宜业,村内的闲置地被改造成多功能休闲公园,还有自助图书馆让村民的日常阅读更轻松自在。
村民家门口的燕溪公园、康乐公园,景色让人心旷神怡。在这里,老人休息区、儿童玩乐设施、健身绿道应有尽有。狮中村中西经济社社长麦庆彰与孙女经常来这里玩乐,他满意地说,“家门口就是娱乐的胜地。”
村内不少设计都体现着传统地方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在中西经济社景墙设计中,不断汲取狮中紫竹岗、水塘、岭南画派等地域文化的神韵,并结合现代审美的理念,以抽象的形体、笔法表现山水画卷的意境。砖体则采用岭南传统的青砖灰瓦,上设窗花,突出传统建筑的时代文化特色。
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狮中村着眼于地域环境特色。“通过走访村内,我们发现村民栽种果树较多,因此,接下来人居环境改造提升工程中,我们会多种植龙眼树等乡土树种,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带来收益。通过乡土果树把狮中村12个经济社串联起来,形成一幅别具乡土风情的田园乡村画卷。”罗宝祥说。
文/珠江时报记者彭美慈通讯员陈作荣图/珠江时报记者戚伟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