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肩京沪一线城市 南海品质教育的密码是什么?
政府重视、社会支持、师生拼搏,崇文重教之风推动着教育事业不断上新台阶


■“南商教育基金”奖教奖学大会上,受表彰的教师代表合影。

■南海以高品质教育促进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图为西樵镇中心小学学生手举风车合唱校歌。
庚子仲秋,丹桂飘香。9月10日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南海区隆重举行2020年全区教育大会暨“南商教育基金”奖教奖学大会,向全体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节日的祝福,给书写“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答卷的优秀个人、集体最高礼遇。
勤学有为崇文教,弦歌浩荡又一秋。这一年,南海扬起创新之帆,乘风破浪,品质教育书写新辉煌。这是一场向南海人民报告的教育大会,一场奖教奖学、加油鼓劲的教育盛会,更是一场吹响南海教育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号角的动员大会。
“地方发展基础在人才,关键在教育。”南海区委书记闫昊波充分肯定了近年来南海区在教育领域取得的各项成绩,表示这是全社会崇文重教的结果。希望广大教师再接再厉,社会各界人士继续尊师重教,为奋力开创南海教育新局面作出新贡献。
成绩亮眼
南海教育水平比肩京沪一线城市
培国民之表率,育中华之栋梁。大会开始前,与会人员观看了“数说南海教育”专题片。
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印记。与会人员深深被南海教师担当有为的精神所感动,为南海教育取得的辉煌成绩感到自豪,为南海拥有一批勤学上进的学子感到自信。
今年以来,全区广大师生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困难和挑战,推进教育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中考、高考成绩继续保持领先,学生在各项大赛中斩获多项殊荣。今年高考,南海4人成绩被屏蔽,全区普通文理类考生总分进入全省前100名共10人,位列佛山第一;6001人上高优线,上线率33.8%,13468人上本科线,上线率75.9%,全区15位考生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各项数据均位列佛山第一;2所学校高优线上线人数破千,全省仅5所,南海独占2所。去年中考,全市前50名学生成绩被屏蔽,南海独占36人;今年全市前100名学生成绩被屏蔽,南海独占81人。
南海以高品质的教育促进每个孩子健康成长,构建了“全面、优质、均衡、开放”的教育大格局,教育生态充满活力,达到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教育发展水平,成为广东教育的一面旗帜。
“南海长期以来把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放在很高的位置,不得不说南海区委、区政府在教育方面有超前的眼光。把教育当成一个地区支柱产业来抓,南海非常突出,成效凸显。”副市长许国对南海教育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今后要以“每过一个教师节为教师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建设好南海区教师发展中心,做好做实教师发展工作,推动佛山教育高质量发展。
大会现场,闫昊波向教师代表赠送印有代表南海教师精神汉字“智”的工艺品。他表示,一直以来,南海区委、区政府把教育放在优先位置,不断加大顶层设计力度。教育的发展,除了政府投入、广大教师辛勤奉献,更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近年来,南海教育坚持走品牌教育创新之路,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教育品质全面提升,教育品牌不断涌现,在全面提升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和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教育工作者。
“以朋友的姿态督促,以家长的心态引领,‘心’字最能代表老师的心声。”南海区优秀教师代表、石门中学老师张平在大会上发言时,用“心、德、传、智”四个字阐释了南海教师的精神内涵,“让我们一起以‘心、德、传、智’来谱写南海教育新篇章。”
爱以正道,教以明理。除了学校教育,家长也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良好的家风能成就优秀的孩子。“我为孩子能在崇文重教的南海学习而倍感自豪!”大沥中心小学学生家长、南海区家促会会长张翠作为优秀家长代表说,感恩南海的校长、老师对莘莘学子呕心沥血的培养,感恩南海给了老百姓最满意放心的优质教育。
崇文重教
全社会积极关心支持教育事业
全社会崇文重教蔚然成风,是推动南海教育屡上新台阶的重要力量。政企在行动,家长也在努力,逐渐成为助推南海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子。
捐资助学筑希望,南商企业显担当。从2016年“南商教育基金”举办首届奖教奖学大会至今,5年来,这已成为南海一年一度的教育盛会,累计发放奖金近4500万元,超1.3万名师生、600多个家庭获得奖励,其中不乏家庭成员多次获奖的案例。师生家长纷纷表示,深深感受到南海全社会对教育的关注、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南海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潘永桐表示,区委区政府今年继续实施激励措施,充分发挥南商教育基金的作用,奖励全区从事教育工作的优秀个人和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广泛调动包括广大师生在内的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增创南海发展新优势。
“看到今年南海教育的成绩,内心很自豪,确实值得捐资!同时,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奖教奖学的效果是双向的,一方面是对教育的支持,另一方面也为经济发展赋能。”广东省九江酒厂有限公司自南商教育基金成立之始就成为其中的一分子,董事长关正生表示,希望未来有更多南海学子能够回到家乡,支持南海的经济社会发展。
举行奖教奖学大会,只是区镇两级政府、社会各界合力办好教育的一个缩影。从四大书院云集西樵山,到松塘村翰林进士科名显赫;从17名两院院士根系南海,到石门中学蜚声岭南,南海教育始终勇立潮头,“教育强区”的品牌远近闻名,呈现出上下同心、生机勃勃的教育生态。2015年以来,南海每年的财政支出超过25%投向教育。南海近两年教育财政资金投入近百亿元,其中,2019年财政投入再增3.9亿元,达到51.4亿元。这样的数据,每年都在增长。
高考成绩优秀奖获得者、石门中学2020届高考屏蔽生林星宇的妈妈陈良红表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家长做得好,孩子才能有好的榜样,也能让老师减轻负担,“尊重孩子、认同老师、陪伴倾听,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很重要。”
除了每个家庭做好家庭教育,于去年成立的南海家庭教育促进会,还把家长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助推品质教育的合力。“我的信仰是让家促会成为主管领导的传声筒、服务家长的总后勤、三级沟通的总枢纽、家长互动成长的助推器,让更多的父母学会好的家庭教育,学会关注孩子的内心,回归教育的本质,为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定坚实的基础。”张翠说。
教育蓝图
让每个孩子都享受高品质教育
此次大会的主题是“以高品质的教育促进每个孩子健康成长”。“聚焦质量提升,进一步擦亮南海品质教育品牌。”在大会上,闫昊波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事业,抓好抓实学校建设,加快推进石门中学扩建、南海中学扩建等普通高中扩建提升工程,始终坚持公益普惠发展学前教育,继续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力度,力争实现公办幼儿园的幼儿数占比达到5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不少于80%的指标,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今年以来,南海大力实施“5080”攻坚计划,推动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全区现有幼儿园407所,今年增加公办(集体办)幼儿园41所,共增加公办学位1.7万个;增加普惠幼儿园21所,共增加普惠学位7700个。经初步统计,9月份南海共有幼儿13.5万人,比上年增加5237人,全面完成学前教育“5080”目标。
南海扎实推进新建扩建学校任务,义务教育学位供给不断扩大。2020年南海区计划完成新改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9所。9月秋季新学期,怡海第五小学、平洲中心小学、务庄小学、永安小学、新颜峰小学、梅沙双语实验学校等13所新改扩建学校投入使用,新学期新增学位近1.8万个,其他在建学校工程也已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今年7月,南海成功入选国家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进一步激发教育改革创新活力。南海将全面实施“智能+课程”工程、“深度课堂”改革工程、“南海名师云课堂”工程、“阅读素养”培养工程、“精准教研”工程、“人工智能教育”工程、“感知治理”工程等七大工程,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推动南海教育现代化水平再上新台阶。新的品质教育号角已嘹亮吹响,新的幸福城市画卷正全面铺开。
各界反响
愿为这片教育热土作贡献
“在南海当老师,是很幸福的,这种幸福来自于各方面:一是尊师重教的文化渊源;二是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对教育的重视;三是石门中学优秀的校园传统,能让老师在这里更好地成长。”获得今年南海区十佳教师的石门中学副校长张国君表示,17年前他来到南海这片教育热土,获得了很好的接纳和培养,“很幸运来到一个好地方、一所好学校,遇见一大帮优秀的老师、学生,是他们给了我不断进步的空间和土壤,我非常愿意为南海教育作出一份贡献。”
学生的好成绩就是最好礼物
“大家问我,教师节最想要一份什么样的礼物?我可以很自豪地说,今年学生亮丽的高考成绩单,就是我最好的教师节礼物。”石门中学优秀教师张平说,这三年全程参与,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过程,看到每个孩子都达成了自己的心愿,这是一件特别开心的事。
在南海读书是件很幸福的事
“感谢南海的嘉奖,给了我们很多鼓励和支持,特别要感谢母校南海一中对我的培养,没有老师们孜孜不倦的教诲,就没有今天的我。”南海一中毕业生赖沛东在今年高考中取得体育类总分全省第一,被北京体育大学录取。他表示,在南海读书是件很幸福的事,南海提供了各种比赛平台和参赛机会,让他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到了北体后,我会争取更多的荣誉,把南海的有为精神传递给身边的同学。”
以双重身份点赞南海教育
“我经常跟孩子说,能取得这个好成绩,你要感谢身边所有为你提供过帮助的人,尤其是你的师长。”高考成绩优秀奖获得者林星宇的妈妈陈良红是一名老师,她以“双重身份”点赞南海教育环境,“整个南海尊师重教的氛围很浓厚,作为老师,我有着良好的工作环境;作为家长,我的孩子也拥有着很好的学习环境。”
企业有责任支持南海教育事业
“作为扎根南海的企业,南海哺育我们的成长,我们也有社会责任支持南海教育事业发展。”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萧礼标认为,南商教育基金对南海教育事业发展、教师人才队伍建设都给予了支持,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南海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只有教育强、人才强,南海的经济社会发展才能有更美好的明天,才能有更强的竞争力。”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蓝志中文/珠江时报记者蓝志中罗炽娴区辉成图/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