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先锋做示范 引领文明新风尚
桂城围绕八大重点工程,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推进创文工作

■桂城开展公共环卫设施提升工程,党员志愿者深入社区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桂城建成一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园,核心价值观宣传氛围不断提升。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桂城持续开展安全社区建设,引导居民树立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环境。珠江时报记者/苌民乐摄
今年是佛山奋夺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的关键之年,作为主战场之一,桂城积极通力配合,围绕八大重点工程,迅速落实各项创文工作,形成千家万户为创文同出力的热烈氛围,为佛山奋夺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作出贡献。
9月10日,桂城街道召开2020年“创文”攻坚推进会,要求各社区和责任单位落实各项工作部署,对存在问题查漏补缺,对重点区域、中心城区集中整治攻坚。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麦绍强表示,各部门各社区要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拿出敢闯敢拼的决心和勇气,拿出善谋善思的智慧,拿出干一件成一件的执行力,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抓好各项落实工作。
实施八大工程将创文工作做得更精更细更深
全国文明城市是佛山的金字招牌,也是桂城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麦绍强表示,桂城作为南海乃至佛山的中心城区,是南海乃至佛山的城市窗口和客厅,这也倒逼桂城各项创文工作要做得更精更细更深。
受疫情影响,今年以来,中央文明办对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此,桂城街道紧抓“核心价值观景观建设”“集贸市场综合整治”“老旧社区、背街小巷补短板”“校园文明创建提升”“公共环卫设施提升”“母婴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机构和窗口行业文明服务”“交通秩序提升”等八大重点工程,确定牵头单位、若干配合责任单位,多方通力合作形成创文合力,力求以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抓好各项落实工作,助力全市夺取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
就“校园文明创建提升”工程来说,如今,桂城校园文明创建提升工程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桂城各个学校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各项举措和活动建设文明校园。
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增强文化自信,宣传文明意识,桂城石中学立足于社区文化底蕴,组织学生志愿者开展社区传统文化探寻活动;为助力桂城文明建设工作,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南海实验小学从多个方面着手,学校内随处可见不同种类的垃圾箱。“在学校里,老师会定期给学生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学生基本可以做到分类投放垃圾。”南海实验小学负责人说。
在“交通秩序提升”方面,桂城交警中队根据桂城交通实际情况制订“创文”工作方案,路面组加强对辖区交通乱点的排查及疏导力度,并加强对驾乘电动自行车没有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违规载客载货、机动车乱停放等违法现象的整治力度;值班组在夜晚开展酒驾查处行动,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保障辖区道路行车安全;宣传设施组在辖区设置了宣传教育点,播放交通安全宣传知识并派发宣传单张;每月定期约谈重点企业等。
诸如此类的行动,桂城各部门、各社区都在有序推进中,既各司其职,也通力合作,形成一股强大的“创文”合力。
9月1日开学日,家长们带着孩子陆续来到美丽的新校园。当记者问及对文明校园创建的看法时,家长黄女士表示十分赞同,“学校在一些宣传栏、垃圾桶设置上也花了心思,希望孩子能在学校学到文明知识,树立文明意识,培养文明礼仪习惯等。”
线上线下发力花式宣传文明意识入户入心
线上线下专栏、问卷调查、投放LED等户外广告、举办新时代文明新风活动……桂城用多种载体、在多处场所花式进行文明创建宣传,线上线下齐发力,形成铺天盖地的宣传效应,让文明知识入家入户,让文明观念深入人心。
“你好!我们正在进行创建文明城市问卷调查,您的意见将对我们的工作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8月初,桂城街道开展创文入户问卷工作,制作20万份入户问卷并派发25万份市民手册,在入户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向居民普及文明小知识,让大家对桂城“创文”工作有更多的了解。
桂城凤鸣社区居民林叔表示,“填了问卷才发现自己对‘创文’不太了解,以后要积极参与创文,为城市文明创建出一份力。”
为营造创文浓厚氛围,桂城还创新上线“文明市民乐缤FUN,文明城市100分”——桂城街道“创文”问卷网络调查有奖活动,通过网上问卷形式拓展市民的文明知识,增强“创文”宣传效果,一起建设美丽桂城。据统计,7~8月期间,线上活动发布6期,合计超40万人次参与。
此外,自7月24日起,桂城开展“文明新风进社区”系列主题晚会,走进桂园、翠颐、桂花、夏东、平东和林岳社区。系列主题晚会围绕文明出行、文明礼仪、文明餐桌、文明乡风、文明诚信、文明旅游六大主题开展,通过舞蹈表演、情景诗朗诵、文明小讲堂等多种形式的节目为社区居民带来文明新风,推动各方共同参与,用实际行动参与“创文”,为创建文明社区、构筑美好家园出力。
要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耳濡目染很重要。如今,居民走在桂城各大公园、景区、道路、广场,随处可以看见一幅幅醒目的创文宣传标语,时刻提醒着文明的重要性,力求让文明意识在市民日常生活中深深扎根,全民创文的氛围日渐浓厚。
党员带头示范打通参与文明创建最后一公里
在桂城大街小巷、楼群院落,从践行文明礼仪、传播文明新风到开展志愿服务,每一个角落都有党员的身影。他们躬身践行、榜样示范,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清理卫生死角、规范停车等工作,从小事做起,带动身边群众积极投入“创文”。
“红马甲”不止在抗疫期间发挥模范作用,“创文”期间更不可少。桂城自开展“创文”工作以来,一直以党建为引领,以党建带群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号召党员干部冲锋在“创文”第一线,志愿者们为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贡献出自己的时间和力量,他们用实际行动展现社会文明风尚。党建与创文交汇融合、双向提升的良好工作格局的形成,不断增强市民幸福感、获得感。
9月的桂城热火朝天。江滨社区一群“红马甲”在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从7月4日起,该社区就组织党员亲子家庭开展垃圾分类活动,以家庭为单位,给社区居民派发垃圾分类宣传单张,并充当垃圾分类指导员,普及日常生活垃圾分类、有害垃圾收集处理等知识,至今已开展5期垃圾分类活动。
江滨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江滨社区寓教于乐、实践于行,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志愿者的模范引领作用,凝聚党员的先锋力量,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带动全员参与到垃圾分类行动中,共创文明社区。“党员先锋带头宣传、带头服务、带头奉献,积极投身文明创建一线,引领居民说文明语、行文明事、做文明人,营造浓厚的文明创建氛围。”
随着桂城党建工作的深化推进,目前各社区党建引领工作成效显著,党员基数逐渐壮大,这在抗疫期间就充分体现出来,当前创文工作更需要党员干部带头发力,打通党员服务群众、参与文明创建最后一公里。
如麦绍强所说,各社区各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党员干部要有民心和责任心。在接下来的攻坚整治过程中,各社区各部门需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属地责任,靠前指挥,查漏补缺,彻底解决发现的问题。
评论
让文明的力量引领城市前进
文明是城市最美的风景。
桂城自开展“创文”工作以来,围绕八大重点工程,解决集贸市场、老旧社区、背街小巷等卫生和秩序问题,着力补齐公厕、无障碍设施、母婴室等公共设施短板,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有针对性地整治不文明行为……以一系列实实在在的行动抓文明提升,瞄准薄弱环节,真抓实干、重点攻坚,大力推进文明创建常态化。
这是一场从“8”到“方方面面”的全面覆盖。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个综合性工程,涉及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个领域的工作。今年桂城紧抓核心价值观景观建设、集贸市场综合整治,老旧社区、背街小巷补短板,校园文明创建提升、公共环卫设施提升、母婴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机构和窗口行业文明服务、交通秩序提升等八大重点工程全面推进创文工作。虽然只有八大工程,但内容却涉及方方面面,生活垃圾分类、“厕所革命”、交通、餐饮、旅游行业文明服务、广告乱贴、车辆乱停、违章乱建、工地乱象等全部涉及到。
细微之处显文明。桂城紧盯“关键小事”抓文明提升,把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当成民生大事来抓,各部门、各社区以日常测评中发现问题为重点,抓好各项治理,加大整治力度,让文明的触角延伸到桂城的大小角落。
这是一场从“1”到“无穷”的全民行动。
随着现代城市快速发展,既要有发达的经济,也要有发达的文明。创建文明城市,是城市社会经济指标和城市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
目前,桂城各部门各社区深入各个角落宣传文明知识、举办实践活动,面对面交流,从娃娃抓起、从家庭开始引导、从社区逐步营造文明氛围,希望通过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辐射一个街道,全面掀起全民参与热潮。
走向文明,树立新风,人人参与,由此引发的效应是无穷的。通过创文工作,桂城变得更加美丽,市民文明了,道路干净了,绿地更多了,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市民深切感受到了城市的巨大变化,桂城城市新面貌更是赢得了外来游客的交口称赞。这其中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这是一场从“面子”到“里子”的全面深入。
创文路上,桂城着力补齐公厕、无障碍设施、母婴室等公共设施短板,在硬件设施提升上再加码,越来越多的创文成果让百姓“看得见摸得着”。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文明活动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文明新风“飞入寻常百姓家”。在扮靓面子上,桂城不遗余力。
文明城市建设不光要有颜值,更要有内涵。从“面子”到“里子”,桂城不断在涵养城市精神文明,成为一股文明“软实力”。
“关爱桂城”通过一个个爱心事件、一项项爱心行动、一桩桩关爱项目,不断提升城市的温度与善意;“五星文明家庭”发挥榜样作用,引领文明新风;乡风文明建设如火如荼……经过多年努力,文明如同一股新风,润物细无声地滋养、改变着每个桂城人,让精神文明力量蓬勃壮大,引领城市变化、前进。
信步桂城,车辆有序通行,社区文化丰富多彩,文明礼让的暖心画面不时出现在眼前,这一股文明之风正在融入城市血脉。
文/珠江时报记者方婷通讯员杜建新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