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中学
朴素教育育英才 卓越石门铸辉煌

■石门中学。

■石门中学教师为高考学子加油鼓劲。

■高考成绩出炉后教师与学生合影留念。

■石门中学教师为学生上几何课。
朴素石门恒久立人,珠水长流再谱华章。2020年高考,石门中学再结累累硕果。尖子生发挥出色,13人获清华、北大录取,15人获港大、港科大录取。高优线上线率达95.6%,再创历史新高……作为一所县域中学,石门中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它的名声,更是蜚声华南大地。骄人的成绩背后,是一代代石中人的艰苦奋斗,尤其离不开扎根石门中学潜心教学的石中教师。
朴素之师,立人之本。让我们走进石门中学,走近石中教师,解读石中人朴素的奋斗密码。
成绩喜人
屏蔽人数、高优上线人数和上线率佛山第一
跟往年一样,高考成绩出炉当天,媒体的聚光灯集中到了石门中学身上。喜报陆续传来。陆子熹、梁泳榆、林星宇、潘晨瑜共4人分数被屏蔽,屏蔽人数列佛山市第一、广东省公办高中第二(全省所有高中第四);共有11人进入全省前50名,14人进入全省前100名。高优线上线人数突破1100人大关,达到1126人,高优线上线率再创新高,上线率达95.6%,上线人数及上线率连续多年雄居佛山第一。
作为一所“县级中学”,石门中学的办学业绩早已享誉全省。学校先后被评为广东省第一所省一级学校、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首批佛山市卓越高中创建学校、清华大学生源中学、AFS国际文化交流项目全国金牌学校、浙江大学“新时代人才培养战略伙伴中学”。高考成绩连年位列广东省前列,高考优秀指数排在广东省前十名。
这些成绩的取得,靠的是什么?学校历史积淀是重要的内在因素:“任重道远,毋忘奋斗”的校训;“科学、协作、拼搏”的石中人精神;“尊师、爱校、勤学、俭朴”的优良传统。这些厚重、朴素的学校文化传统,激励着一代代石中人奋勇前进。
办学理念
办新时代“朴素教育”实施“立人课程体系”
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它外化表现为师生对个人发展愿景的行动自觉。
在传承百年历史文化精髓与发掘现实潜力的结合点上,石门中学校长李卫东提出了“朴素教育”办学理念。学校本着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从立德、立言、立身、立业、立品五个方面全方位培养“大写的人”,“站立的人”。课程体系分别指向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沟通与表达能力、健康素养、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人文修养与艺术审美。
“朴素教育”好比大树的根部,是大树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高考成绩只是其中一个分支,由此延展开来的,还可以看到学生的国家情怀、社会担当等综合素养。
教育,要努力面向每一个学生,帮助他们唤醒自我、发现自我,并最终成为自我,激发他们自主选择、自主成长的力量,逐渐成为学习的“主人”。李卫东认为,学校的作用在于,为学生将潜在能力转向现实能力创造条件,无论是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还是教育管理环节,都应尊重“人”的主体性和差异性,促进每一个人多元化、个性化地发展。
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石门中学的教师并非“一个人在战斗”。在教学方面,学校实行集体备课制度,提倡资源共享。学校还建立了庞大的教学资源库,帮助每一位老师更加高效、精细地备课。石门中学的每一节课都是融汇了“百家之长”,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在很多人的传统印象中,学霸都是苦学型的。但是,石门中学的学霸们却可以在快乐、轻松的校园氛围中学习。学校校本课程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校内社团活动和校外综合实践活动覆盖面广,可选择性强。学生参与度高达100%。学校目前创设了涵盖音、体、美、科技、文学、心理、哲学等各个领域的50多个学生社团。石门中学辩论队曾获得全国辩论邀请赛冠军,这些活动使全体学生得以充分发展个性、培养特长、展示才华,也培育了石中学生的终身素养。
很多毕业生在回忆自己在校的三年时光时,都会特别提到这里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石门中学团委还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温暖相伴
教师组成“备考天团”一路陪伴助力学生成长
每一份优异成绩的背后,都少不了一群人的默默付出。
2020届高三的备考教师队伍共有72人,这支被誉为“备考天团”的教师队伍包括2019年培养出两名全省文科前十名学生的教师黄志平、2018年培养出两名全省理科前十名学生的教师覃光红,以及今年培养了两名文科屏蔽生的教师文芳、培养了两名理科屏蔽生的教师张平。他们在生活上给予学生细心照顾、学习上悉心指导。
事实上,无论对老师还是学生而言,2020年都是极为特殊的一年。面对疫情下的艰难备考,石门中学高三级教师团队积极应对,暖心陪伴,潜心备考,精心教学,助力成长。
第二学期返校后,高三(19)班班主任蔡美容老师看到同学们每天早早地回到课室自习,她也坚持每天6:30前回到课室陪伴他们。晚自习每天超过10点半才离开课室,“陪伴是我们班主任最重要的事情。只要学生想找老师,随时都可以找到。希望我的陪伴能让他们有更多力量,让他们的内心更加安定。”
很多老师都是成了家的人,上有老下有小。但是,备考的这一年,他们基本都把重心放在了学生身上。从教16年的胡庆生老师是2020届高三年级级长,妻子康梅老师同样教高三。他记得很清楚,4月27日,高三返校复学,当时学校需要实行全封闭管理两周。于是他们带着11岁的大女儿住进了学校宿舍,但是小女儿还不到3岁,夫妻两人只能把她暂时送到亲戚家。
高三级组还尤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健康,采取了系列暖心举措,例如安排厨房每个周末给学生提供糖水,早餐固定有鸡蛋补充营养、端午节前给学生赠送石门“高粽”等。
疫情发生以后,学生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需要居家上网课。对高考的焦虑,对未来的担忧,困扰着很多学生。老师们定期召开多次线上家长会,及时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高三(8)班的许南鑫老师发现班上有位学生网课参与度不高,精神状态不好,与其父母沟通后发现该同学产生了厌学情绪,为此老师们还特别组织了一次家访,给孩子做心理疏导,最后该学生如愿考上了自己理想中的华南理工大学。
为让学生稳定心态,顺利备考,老师们还把小林漫画张贴在饭堂和宿舍里,通过幽默诙谐的漫画,让学生在焦虑的备考日子里,找到自己的小确幸,在莞尔一笑间治愈心灵。
创新探索
“导师制”“智囊团”制度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
在备考的日子里,老师们披星戴月、殚精竭虑,和学生们一起乘风破浪、奋勇前行,大家创新思想引领,创新方法运用,收获了高考新佳绩。
石门中学是全市最早开始网络教学的学校。更为难得的是,老师们的线上教学坚持采用直播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以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在教育改革与创新过程中,石门中学积极探索了一套独具特色的育人机制——导师制、智囊团。其理念是“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可倾诉的老师,让每一位老师都有要牵挂的学生”。
根据任课教师的专业特点,由班主任和高考科目的教师组成班级“导师团队”,主要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此外,部分高一高二教师也会加入到高三“智囊团”当中,与科任老师一起,为学生提供全面的、个性化的指导。
在这里,“爱生如子”的教师有很多。他们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学生,像教育自己的孩子一样教育学生。他们引导着学生一路向前,披荆斩棘,同时画着七彩斑斓的彩虹,温暖人心,用自己的光亮照亮高三学子的追梦之路。
老师的陪伴,换来了学生的真心感谢。被清华大学化生类专业录取的同学梁幸灵告诉记者,自己高考的成功,离不开老师在她心存疑问时的悉心教导、在她焦虑失落时的鼓励和建议。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录取的同学潘澄锐则感恩地说,在石门中学的三年时间里,她感受到了老师如父母般的关心与照顾。在这里,老师们的谆谆教诲丰富了她的知识面,同时让她的综合实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数读石门中学高考成绩单
尖子生发挥出色
文、理科共4人分数被屏蔽,共有11人进入全省前50名,14人进入全省前100名。
屏蔽人数及全省前100名人数均列佛山市第一、广东省公办高中第二(全省所有高中第四)。
获顶尖名校录取人数再创新高
(1)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13人;(2)获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录取15人。
总分尖子层厚实
总分600分以上人数共575人,其中理科498人,文科77人。600分以上人数列广东省公办高中第一名。
高优线上线人数及上线率
实现高位高增长
高优线上线人数1126人,高优线上线率再创新高,上线率达95.6%,上线人数及上线率连续多年雄居佛山第一。高优线上线人数突破1100人大关,实现高位高增长。
有为班高考成绩突出
文科有为班平均分达616分(高出高优线80分)理科有为班平均分达670分(高出高优线146分)竞赛有为班平均分达640分(高出高优线116分)
文/珠江时报记者陈焯莹通讯员沈培浩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