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实验学校
展现“大城名校”担当 成就“扬长教育”品牌

■石门实验学校新校址启用仪式。

■石门实验学校承办教育部组织的 “扬长教育论坛 ”。

■学生在舞蹈室内练习舞蹈。

■学生在天文地理中心学习科学知识。

■学生上STEM课,培养动手能力。

■学生练习跆拳道,增强身体素质。

石门实验学校
9月,新学期的开始键已按下,在社会各界共同期待中,石门实验学校迎来第一批小学生,正式开启跨学段办学、一贯制育人的新征程。而这个时间,距离该校迁址太平校区、开始新的逐梦之旅,仅短短一年。
高质量教育资源的供给,已不是这所名校的唯一目标。为社会培育更多人才的高远使命与担当,镌刻在这所“未来学校”的办学目标中。
面向未来,担当使命。石门实验学校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深化扬长教育供给侧改革,扬学校、“数智”、教师及学生之长,丰富、深化、创新发展“扬长教育”的内涵与特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目前,除了未来学校领航校项目外,该校已先后成为南海区教育发展状态公布实验学校,南海区“微爱行动”计划深度课堂研究实验学校、华东师范大学初中教育深度课堂研究实验学校,积极推动教育变革,为“品质教育,学在南海”添砖加瓦。
扬学校之长
创新体制办学先进经验向全国展示
石门实验学校是佛山市第一所民办全寄宿学校,经历二十年发展,作为广东省一级学校、教育部“未来学校”华南地区领航学校、中英国际教育交流基地,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培养了近2万名优秀人才。学校现有省级名校长、名师3人,市、区级名师56人,市、区级优秀班主任45人,全国优秀学科竞赛辅导老师46人;广东省优秀科组、佛山市优秀科组各3个,南海区品牌科组2个,佛山市学科基地2个。
为促进每一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持续发展,学校积极开展“扬长教育”,先后被授予全国作文教学先进单位、中国南海合唱特色学校、佛山市德育示范学校、南海区艺术教育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2019年9月,石门实验学校迁址大沥镇太平社区,开启高起点建设“未来学校”领航校的新征程。该校以“石门人”的担当,经过10个月的拼搏,圆满完成迁址扩建任务,增强了南海人民对于迁址扩建校、对于“大城名校”战略的信心。
作为创新体制办学的成功典范,石门实验学校已誉满省内外,逐步走上更大的舞台展现自我。2019年12月,承办教育部组织的第四届学校(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扬长教育”论坛,教育部专家、佛山市教育局领导、南海区教育局领导、全国各地名校代表约800人参会;《中国教育报》还全文刊发了校长阳智平撰写的主题报告。
扬学生之长
提出“SMES”育人理念致力培育新时代人才
面向未来的扬长教育,要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2016年9月,石门实验学校创造性地提出了“SMES”育人理念,致力于培养“善于学习(Study),崇尚感恩(Morality),充满热忱(En-thusiasm),勇于超越(Sur-pass)”的新时代人才。
石门实验学校的学生阳光自信、力争上游,在各级各类比赛、展演中均在佛山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
2020年中考放榜,石门实验学校初三年级喜获硕果:高分屏蔽生14人,南海区前600名108人,348名学生超过石门中学等佛山市卓越高中录取线,中考成绩连年在佛山市名列前茅。
学科竞赛方面,参加南海区初中潜能学生英语学科素养监测的该校学生全部获一等奖,一等奖比例南海区第一;南海区九年级潜能综合素养监测,前400名占比南海区第一。信息学CSP-J/S第二轮评级成绩蝉联佛山第一,提高组和入门组一等奖人数占佛山市的40%,高居广东省前列。
扬长教育不仅为学生的初中阶段赋能,在他们的高中、大学乃至进入社会的不同人生阶段,都能看到母校教育方式的深远影响。
今年,石门实验学校优秀毕业生陆子熹、张帆被北京大学录取,邹海田、叶梓健、李潘、邓嘉怡被香港科技大学录取,强有力地证明了学校赋予学生的发展后劲,足以领跑佛山地区。而随着20周年校庆的脚步越来越近,一大批事业有成、关心母校建设的知名校友纷纷回“家”探访,以自己的才华和社会资源为母校建设出谋划策。
扬教师之长
开发扬长课程赋能学生逐梦之旅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如何对学习产生兴趣,就是一门学问了。还好,我在英语竞赛扬长课上找到了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方法:辩论与合作!”石门实验学校2020年中考高分屏蔽生邵嘉玉在回忆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时,提到了对自己帮助颇大的“扬长课”。那么,这一被优秀学子点赞的课程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呢?
近年来,在“石门实验学校大社区”理念引领下,在认同石门精神与扬长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学校融合包括老师、家长、校友以及其他优质教育资源在内的校内外力量,共同建立一个突破校园围墙的“教育大社区”,形成庞大的师资队伍,让社区的每一位专业人士都可以参与教育、服务学生。
教师课程能力是课程文化建设的关键,在实施扬长教育供给侧改革中,学校大力发挥教师个人专长与兴趣,针对学生需求开发扬长课程,扩大优质资源供给。物理老师潘锦文是梅花拳传人,他将功夫与物理原理结合,开发了功夫物理课程;信息科老师郭志敏开发了布艺设计,对中医学感兴趣的地理老师李桂生开发了中学生健康与保健课程等。
探寻“太阳系中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的奥秘,让学生更了解自己所处的这片宇宙;将脑中构思的模型变成现实中的3D打印作品,激发“小小创客”对科技创新的兴趣……6月17日,石门实验学校第二十届教学开放日如约而至,通过校园公众号、网站等传播渠道,172节精彩课程、教师们引人入胜的讲解,向学生、教育专家及各界人士展现了“扬长课程”的巨大魅力。
扬数智之长
借力“教育新基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随着‘数智时代’的来临,面对异常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在民族复兴的强国之路上,石门实验学校站在为国家育才造士的高度,落在促学生扬长发展的实处,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培养有担当、能创新的时代新人。”校长阳智平介绍。其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借力“教育新基建”——信息技术,在新校址逐步实现“每人有一套个性化课程”的目标,落实扬长教育理念,打造未来学校。
新校区以“智能化、现代化、未来感”为特色,配备有“互联网+”技术领衔的VR实验室、生命教育馆、天文地理中心、大型综合演艺中心、多元智能展示中心等一批能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的场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在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持续提升中,通过不断的自我实现获得成长的幸福感。
信息学,作为该校重点打造的品牌学科之一,近年来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硕果累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20届初三学生李安灏,两次夺得全国信息学高中组一等奖,参加清华大学信息学冬令营成绩优异,赢得清华大学青睐。
近年来,学校已有9名毕业生因信息学特长被保送清华、北大两所高校。参加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学生获奖等级和数量连年在广东省名列前茅。作为石门中学信息学创新班重要的培养基地,每年为石门中学输送大量优质生源。
2020年4月,石门实验学校获得全日制中小学办学资质,迎来九年一贯制办学的新契机。学校将进一步打破学段壁垒,搭建无缝连接桥梁,形成“小学—初中—高中”一贯制、一体化的信息学人才培养体系,师生、家长共同面向未来,奏响成长、成才的新乐章。
石门实验学校2020中考再创辉煌
中考成绩领先佛山
顶尖学生突出!
14名学生成绩被屏蔽,进入佛山市前100名。他们是陈圳锴、吴承徽、杨昊镈、陈滢、胡紫鹃、吴雨欣、刘昊言、刘均正、潘洲浩、刘天琦、倪璐、孔泉丁、阙祺轩、邵嘉玉。
学科状元厚实!239人次获取2020广东省中考单科状元,状元人数实现高位持续增长。
整体成绩优异!853人参加中考,690分以上65人,680分以上118人,整体取得突破成绩,再创辉煌。
英才培养续写辉煌
李安灏同学两次夺得全国信息学高中组一等奖,受邀参加清华大学信息学冬令营且成绩优异!
在2020年南海区潜能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监测中,区前100名,该校占25人;前400名,该校占84人;前600名,该校占100人。参赛学生全部获奖,多项指标南海区第一。
2020年石门中学预录取,石门实验学校独占120人,其中47人进入有为班,62人进入创新实验班,比例位居全区第一。
文/珠江时报记者罗炽娴通讯员胡启兵肖玉和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