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0年09月10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 全民参与爱卫运动 共享文明健康生活
    • 坚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 南海教育向南海人民交出满意答卷
    • 致全区广大教师和 教育工作者的慰问信

    第A02版:文明佛山

    • 共建整洁家园 共享文明生活

    第A03版:关注

    • 依托“网格化+”筑牢防疫安全墙

    第A04版:教育

    • 关于表彰 2019~2020学年南海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个人和教育创新工作项目的决定

    第A05版:教育

    • 立德树人奋进担当 大城教育托举未来

    第A06版:教育

    • 向全市推广西樵家庭教育经验
    • 助力“青椒”提能力展风采
    • 致全区广大教师和 教育工作者的慰问信
    • 新校长就任 先上廉政课
    • p38

    第A07版:城事

    • 大沥:商贸重镇的电商进击路
    • 统筹推进 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为构建新发展格局 提供有力支撑
    • 提高新闻舆论引导能力 这个培训班干货满满

    第A08版:城事

    • 持续推进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斗争
    • 月饼抢鲜上市 你钟爱哪款?
    • 城管协调处理 酒吧“安静”了
    • 拆除地桩地锁 归还公共车位
    • 市政设施破损变形 丹灶城管协调修复
    • 中国农业银行南海分行关于电子信贷合同专用章启用公告

    第B01版:教育

    • 以“五个不一样”领跑全省

    第B02版:教育

    • 朴素教育育英才 卓越石门铸辉煌

    第B03版:教育

    • 六年实现“两跨越”“一突破”

    第B04版:教育

    • 打造艺术教育名校 培养德艺双馨人才

    第B05版:教育

    • 跑出知名度 考出影响力

    第B06版:教育

    • 探索“幸福1+N”教育 关注学生个体成长

    第B07版:教育

    • 展现“大城名校”担当 成就“扬长教育”品牌

    第B08版:教育

    • 让孩子幸福成长 让快乐相伴永久
  • 数字报首页

A03:关注

依托“网格化+”筑牢防疫安全墙

珠江时报联合南海区政协制作大型融媒议政节目《委员聚焦》第二期,聚焦强化公共卫生管理

2020年09月10日

■6月19日,区政协副主席黄庆添率专题调研组到桂城街道调研家庭医生助理工作站并现场听取基层医生情况介绍。

■8月18日,区政协副主席黄庆添(前排左二)在珠江时报新媒体中心组织并监督录制“委员聚焦”融媒议政节目后与访谈委员嘉宾等合影。

当疫情防控步入常态化,社区防控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因素,南海如何确保重点关注人群管控“不留死角,不漏一人”?如何抓好网格化+防疫机制,把防疫工作下沉到社区千家万户?

近日,珠江时报联合南海区政协制作大型融媒议政节目《委员聚焦》第二期,聚焦强化公共卫生管理,听听政协委员、部门、医护怎么说?

社区防疫怎么防?怎么控?“网格化+”确保不留死角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南海200多个社区作为疫情防控的一线,以网格为单位,实行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让疫情防控在网格,让问题解决在网格,大大提高社区工作人员工作效能。

以大沥镇的江北社区为例,江北社区毗邻广州,社区内42名工作人员需要服务16个大、中型楼盘,7万多常住人口,其中还涉及全球50多个地区的外籍人口,社区人口基数大,流动性强,这给初期的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在南海区委、镇委驻点团队协助下,江北社区依托“网格化”进行疫情防控,落实24小时分片包干责任制。负责该项工作的大沥镇江北社区党委委员、居委会委员陈嘉欣讲解了“三种途径”的防疫措施,确保重点关注人群管控“不留死角,不漏一人”。

“我们社区分为四大网格,疫情期间,网格员通过小区物业门岗把守收集信息。同时,网格员之间信息是互通的,互通之后会上门核查,这是第一种途径;第二种途径是收集居民自己打电话上报社区的信息;第三种途径是上级部门通过大数据,告诉我们每一个可能从疫情高发地区回来的人员。”陈嘉欣说,在防疫过程中如果需要14天居家隔离的服务,社区会让物业协助开展服务。

陈嘉欣还介绍,目前社区疫情防控已经进入常态化,接下来,社区将继续对疫情高发地区返回的人员进行网格化管理,提醒居民做好个人卫生防护,认真落实“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措施,把防疫工作下沉到社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何应对?从“被动处置”到“主动预防”

新冠肺炎疫情是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一次突击大考。针对疫情暴露出的短板,南海如何对症下药,优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呢?

南海区政协将该议题确定为今年议政重点方向,并从5月起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与协商工作。日前,南海区政协副主席黄庆添率队先后到区卫健部门、桂城街道、西樵镇等开展“优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强疾病防控能力”专题调研,并与医卫部门、代表深入交流。调研组一行下沉到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等考察,听取了各中心及医院的设施设备投入、人才队伍、管理制度、家庭医生、城乡卫生一体化建设等情况。

黄庆添表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南海既要立足当前,科学精准,也要放眼长远,突出问题导向、解决突出问题,实现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被动处置”向“主动预防”转变,优化卫生应急管理体制。

南海区政协常委、文教体卫和文史委员会主任林满泉说,自疫情发生以来,南海区政协文教体卫和文史委员会聚焦疾控机制优化,提升基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水平,组织政协委员与南海区卫健、疾控、卫监等部门深入镇街医院、社卫中心调研。接下来,南海区政协将赴省内外学习先进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在体制机制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方面,积极献言建策。

现场对话

防疫常态化,有哪些好做法要延续?

“南海有三家三甲医院,十家二甲医院,还有一批专科医院,以及综合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140多个,二三甲医院的数量在同级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南海连续两年在佛山市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设卫生强市考核中名列五区第一。”南海区政协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谢兵表示,南海一直很重视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谢兵说,虽然南海医疗资源相对丰富,但调研发现,南海一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人手都比较紧缺,影响相应工作的开展,包括一些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

同样,南海区政协常委、农工党南海总支副主委赵志军说,从2015年到2019年,南海社区卫生服务站医护人员不断增多增强,政府也建立了比较健全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考核激励机制,但按照国家的指导性意见,南海社区卫生服务站要达到“每1万人就要8个人来服务”的标准,任重道远。

“南海区在2019年就制定出台了《南海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为疫情暴发后全区迅速启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提供了制度基础。同时,南海很早采取了“大疾控”工作模式,将区疾控中心打造成全区疾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综合技术机构和专业指导中心。”民盟南海区总支部委员路骏峰认为,这些都是南海的优势。

对于南海的短板,路骏峰表示,南海在全国较早推行信息化技术,医疗卫生系统也是其中,但这种信息化水平离实际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他认为南海社区诊疗系统2008年投入运行,和现在的需求已不匹配,有些社区卫生服务站要手工录入资料,效率大打折扣。而且,全区卫生系统存在多个系统互不兼容,信息无法做到无缝对接,造成了资源的大量耗费。

网格化防疫,如何精准激活防疫“末梢神经”?

“南海早已探索社会治理网格化,把分散在各个部门、各条线上的数据整合起来,通过一线排查的网格员,把社区问题传送到数据平台,直接派单到相关部门处理,实现智能化的治理和协同治理。”路骏峰说,网格员已成为南海社会治理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抓手,提升疫情防控能力水平,完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有必要利用好社会治理网格化这个重要的平台和抓手。

路骏峰建议,南海要通过网格化推动防疫常态化,一是依托城市大脑的数据,对疫情进行分析预警预测,把分析结果及时传送到各级决策部门和一线工作人员手中;二是要提升网格员公共卫生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做好培训和引导,赋予他们新的职责。

“社会治理网格化APP没有预留疫情线索上报、重点人员排查等信息的上报渠道,使得网格管理员排查的一线防疫资料仍然只能通过表格、材料的形式来上报,效率大打折扣。”赵志军建议,在社会治理网格化APP中增设疫情防控功能,增设基层疫情防控数据信息录入功能,由小区、楼宇、企业、学校等将每日测量的体温数据录入平台,让大数据不再停留在纸上,成为全区疫情防控数据的一部分,并对其他零散数据进行整合,助力信息收集和排查。

赵志军还建议,把三级党建网格工作与社会治理网格化工作深度融合,在第一级网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网格中的核心引领作用,发动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激发社会治理的活力;在第二级网格,充分发动社区工作人员、楼长、栋长、物业公司、志愿者等社会力量担任兼职网格员,扩大网格巡查队伍;在第三级网格,鼓励机关在职党员主动领取志愿服务岗位,带头参与社会治理网格化工作,做好模范带头作用,配合做好一线防疫工作、物资保障工作和宣传引导工作。

谢兵从中医的角度思考后建议,一是要把中医药纳入到南海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特别是传染病防控的自治当中;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各级医务人员,尤其是基层的医务人员的中医知识培训,提高他们中医药应对传染病的防控知识;三是定期送中医药饮品关爱社区网格员,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这样才能形成防控疫情的强大合力。

谢兵还认为,南海的家庭医生是每一位社区居民的“健康守护人”,建议南海可以用好家庭医生,负责防疫排摸、核查、管控,并通过“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最大程度的减少和避免疫情常态化下的交叉感染。

部门行动

以“网格化+家庭医生”提升公共卫生事件超前预警能力

基层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通过社区网格化管理,落实联防联控,疫情防控工作成效显著。常态化防疫下,南海接下来怎么做?南海区卫生健康局局长孔小燕表示,南海将通过完善“网格化+疫情防控”机制,结合南海区正在开展的城市大脑建设,以“网格化+家庭医生”为重点,提升公共卫生事件超前预警能力。同时,以网格化平台为基础完成信息传导,结合网格化完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机制,提高网格员卫生防疫能力,不断提升南海区基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水平。

医护有话说

用大数据平台实现医疗疾控健康信息共享

作为援鄂队员,南海区妇幼保健院副院长梅婷在武汉市第一医院的抗疫中,深刻感受到了基层防控和医院救治中信息数据共享的重要性。

梅婷建议多渠道宣传和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进一步推动线上预约挂号、就诊和支付,通过第三方平台实现送药上门服务,同时优化医共体网格化布局,实现远程会诊和诊疗,促进分级诊疗和医院环境管控,给群众带来更便捷的就医体验。

西樵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梁伟灿则建议,南海区、镇、社区医疗机构要建立长效工作联动机制,运用大数据平台,实现医疗、疾控、健康信息共享,构建联防联控的疾病防控体系。“重点补齐社区卫生服务短板,一是活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机制;二是科学合理规划社区站点建设;三是配足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人员。”

委员声音

南海区政协委员、南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司徒彩玲

一是疾病预防控制部门以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检测人才为重点,建立精英人才培养制度;二是卫生监督部门以提高专业卫生监督员素质为重点,加强对医疗卫生、公共场所卫生、职业卫生等重点场所的卫生监督;三是公立医院以增强临床医学人才对传染病防控救治能力为重点,加强培训,提高前哨意识。

南海区政协委员、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院长李波

针对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的公共卫生应急能力不高的问题,建议国家统一将公共卫生大楼建设到乡镇一级。同时,公共卫生大楼承担公共卫生应急、疾病防控、物资储备、PCR实验室等功能,实行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从而有效提升基层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助力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网格化的建设。

南海区政协委员、佛山市佛心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健帆

建议建立防疫物资储备名录数据,并实现大数据共享管理,确定每个承储企业或物资储备库负责哪些基层网格防疫需要的物资,当所覆盖的网格化基层出现任何防疫需求时,就能快速合理将相应的防疫物资调配到位,以满足基层网格化+疫情防控需求。

南海区政协委员、桂城街道南约社区党委委员叶智康

网格员身兼垂直管线事务和网格职责。疫情中,他们既要排查自身网格疫情,也要应管线部门上报资料数据要求,工作压力大。建议上级梳理好工作流程,避免工作重复的同时,建立卫计、医疗部门、社区三方联动机制,由卫计牵头,医疗部门提供医护人员及技术支撑,社区负责排查及协调辖区居民。

南海区政协委员、南海区妇幼保健院院感科主任王欣

一是建议通过电视、新媒体等多种渠道,加强全民手卫生、咳嗽礼仪、使用公筷等公共卫生意识和基本技能的宣传,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链条;二是建议完善手卫生设施,在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和银行、商场等人群聚集的地方配备免洗手消毒液方便大家手卫生。

文/珠江时报记者戴欢婷通讯员叶宁邹永榆袁伟文

图/珠江时报记者范仕杰通讯员袁伟文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