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0年08月03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405113306

    • 现役军人结对帮扶“老班长”

    第A01版:405113307

    • 南海开通全市首条爱国拥军公交专线

    第A01版:405113308

    • 16项阅读活动邀您共品书香

    第A01版:405113309

    • 核酸检测支援队7名先遣队员抵港

    第A01版:405113310

    • 巧用5G技术助力防汛抢险

    第A02版:重点

    • 利剑出鞘 让法律落地生威

    第A03版:关注

    • 贫困户种花四年 住新房开小车
    • p26

    第A04版:关注

    • 全民爱入樽

    第A05版:城事

    • 立足本土产业 打造会展“蓝海”
    • 严管厚爱并重 收获辅警认同
    • “低糖”电饭锅效果怎么样
    • 既比知识抢答又拼实操能力

    第A06版:镇街

    • 既添新城配套 又留原乡味道
    • 发现流浪犬出没 拨12319联系收治
    • 16支队伍共赴“篮球之约”
    • 遮挡车牌上路男子被扣 12分

    第A07版:405813324

    • 深挖红色资源 传承革命精神

    第A07版:405813325

    • 孝德湖公园游客中心恢复开放

    第A07版:405813326

    • 党员带头自拆违建

    第A07版:405813327

    • 营造文明旅游环境擦亮西樵旅游品牌

    第A07版:405813328

    • 最美家庭分享家庭相处之道

    第A08版:视野

    • 狂风暴雨来袭 2个台风接连生成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A06:镇街

里水社区党委书记吴志军充分调动城区居民和村民的积极性,推动城乡一体融合发展

既添新城配套 又留原乡味道

2020年08月03日

■吴志军(右三)在讨论乡村振兴项目工程图纸。

■大洲村美丽的人居环境。

“让我们的笑容,充满着青春的骄傲,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7月28日上午,一阵阵响亮悦耳的歌声从里水镇里水社区幸福院里传出,这里是里水社区红歌队的训练现场,每逢周二周四,队员黄笑明、谭彩霞等来自城区的居民与农村的村民共30多人都会聚集于此,唱唱歌,聊聊家常,悠闲自得。

里水社区地处里水镇中心城区,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经过十多年的磨合,定居在此的城区居民与农村村民,已逐渐融为一体。随着里湖新城、佛山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等项目落户,人口逐渐激增,社区管理与服务将迎来新的挑战。

接下来,推动城乡一体融合发展将是里水社区的工作重点,如何借势、错位、融合发展,成了该社区党委书记吴志军当前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抢抓发展机遇3个经济社错位发展

里水社区共有三个经济社,被中心城区新兴社区分成两大部分,其中红旗经济社位于中心城区的西边,里水经济社及大洲经济社则在中心城区东面。

根据里水镇产业发展规划,里水经济社已集约了近千亩土地发展新兴电子信息产业,将形成一个产业集群,即佛山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核心区;以商贸发展为主的红旗经济社已集约上千亩土地,将配合打造里湖新城,该新城规划已于今年5月发布;而大洲经济社集约土地二百多亩,配合佛山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打造梦里水乡湿地公园。

“佛山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和里湖新城两大重点项目,都用到我们社区的地,但是项目的推进不由我们主导,我们未来的发展走向主要得放在全镇的发展格局上去谋划。”吴志军说,在外人看来,两大项目落户,必定为里水社区带来发展机遇,而对于投资者来说,重大项目的落户,短时间内难以带来直接收益,所以里水社区党委既要抓紧谋划,借势推动社区转型发展,也要让广大投资者了解发展前景,支持转型发展。

根据里水镇重点项目规划定位,里水社区对三个经济社的发展方向早已谋划。吴志军介绍,红旗经济社将全部纳入里湖新城建设范围,这里的高端规划必将成就一个宜居新城;里水经济社借佛山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这一大型产业载体的落户,将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及商业发展;而大洲经济社作为纯农村片区,将借乡村振兴“一村居一品牌”工程,发挥原乡优势,打造宜游的网红打卡点,大力发展旅游观光产业。

“计划打造一条美食街,并在大洲路两旁的农田里打造一个花海,还会在大洲经济社提升改造一批田头棚……一个个新的网红点必然会引来消费。”吴志军说,里水社区邻近中心城区,没有大改大拆的改造空间,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借势转型,大力推动旧厂房转商业配套,同时通过打造网红点吸引更多人流,助力观光旅游业发展。

城乡融合发展关键是人文共融

如今的里水社区,已经成为里水中心城区很多居民的后花园。70多岁的妹姨住在里水城区,喜欢看满眼的绿色,走累了就到里水社区的鱼塘边坐坐,闻闻花香。“我退休前就喜欢带着孙子们到这里运动,有十多年了。”妹姨说,自己比较喜欢宽阔、安静的活动空间,好羡慕村民的生活环境。她对村里的每条街巷都很熟悉,觉得时常来闲逛会有助于养生。

在里水社区这个城乡结合部,城区居民与农村村民同在一个生活圈,享受着一样的环境与配套。而里水社区居委会引导成立的红歌队,30多名成员里,一半是居民,一半是村民;社区的志愿服务队,也是居民队员与村民队员打成一片,他们有着不同的身份,邻里情谊却是一年比一年深。

里水社区红歌队队员谭彩霞是里水经济社的村民,她觉得随着城区与村居的环境差距越来越小,甚至农村比城区更靓,居民与村民享受到的配套已无差异,很多时候还会一起参与社区的志愿服务。

吴志军说,三个经济社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向,未来既有城央的高大上,也保留了农村的原乡味道,随着居住人口的增加、观光旅游业的发展,无论是管理还是服务都迎来新的挑战,“推动城乡融合,归根到底首先是人文的融合。”

为了进一步推动融合,里水社区已引导成立了红歌队与志愿服务队,接下来还计划成立新市民志愿服务队和乡贤理事会,一方面可加速不同领域的人员相互融合,另一方面能凝聚更多的力量推动社区发展。

不仅如此,吴志军还在大力推动恢复里水社区的古庙——北帝庙的民俗文化。“这座北帝庙,可以视作里水人的乡愁。过去,每逢农历三月初三,都会举行北帝巡游活动。”吴志军介绍,2014年已投入60万元,对北帝庙进行重修,为进一步推动历史文化建设,计划再集资对古庙进行修葺,并打造北帝庙公园,争取复办北帝巡游旧墟十坊,将其打造成里水社区的特色文化,丰富居民与村民文化生活的同时,让更多人共享美丽的人居环境。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欧林菊通讯员杜嘉颖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