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入选国家级新型教与学改革实验区,优质基础教育再次走上全国舞台
全省仅4地 南海缘何入选?
敢为人先的南海,教育信息化基础雄厚,基础教育发展走在全国前列。7月3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名单的公示》,佛山市南海区入选,成为广东省入选4市(区)之一。
“品质教育、学在南海”又向新的里程碑发起挑战: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关键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必备知识为基础,开展“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建设,进一步创造、凝练和提升可复制、可推广的“南海经验”,打造“品质教育·智学南海”品牌。
根源
南海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
全国、全省众多优秀教育强市(区)中,南海缘何获得国家教育部认可,迈出建设具有示范性的教与学实验区第一步?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南海基础教育第一次走上全国舞台。在去年举行的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区域教育专业委员会2019年年会上,南海区教育局局长张苑发分享了南海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践探索经验,让南海教育改革发展范式由此走向全国。
“从根源上探讨,南海有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正如南海区委书记闫昊波所言,南商专注、创新、开放的精神,成就了南海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是南海教育发展的基础。”南海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研室主任郑兰桢表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造就了南海良好的教育生态,社会崇文重教氛围浓厚。
南海基础教育相当发达,拥有全国示范性高中12所,去年高考重本率近35%,可与一线城市水平媲美;南海教育信息化有扎实的基础,全区225所中小学、近500所幼儿园已完成三通两平台建设,电教平台100%覆盖,小学一年级开始普及信息教育课程;形成了全学段基础教育信息化研究链,全区有60多所学校、2万多名学生基于移动终端学习。
打造国字号新型教与学实验区,南海也有扎实的项目研究经验。自2017年以来,南海区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应用,启动了一系列改革项目,有效推动了“课堂革命”。
与华东师范大学联手推进“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项目合作、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研究项目,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合作开展“中国新样态联盟试验区暨实验学校”“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试验区”等建设,以及立足区域教育实际和国家发展潮流实施的中小学生“阅读素养”培养计划和“微爱行动计划”,使一批现代化标杆学校逐渐崛起、移动终端学习应用逐步普及、教育生态不断优化。
近年来,在南海区委区政府“品质教育,学在南海”教育发展战略的牵引下,南海深入实施品牌教育创新行动计划,去年投入3.7亿元,帮助区直学校进行校园网络、特色功能场室、多媒体设备的改造。在持续加大经费和硬件投入的同时,连续出台政策推动教育综合改革不断出新,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教育品质。
计划
六大项目推进年度新教改
新的考验到来,也给南海的教改提出了新要求。“本次的实验区建设不同于以往,它是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改革,也是聚焦教与学模式改革,实质上是育人方式变革的实验区。对于基础教育而言更有针对性、更有价值。”郑兰桢介绍。
因此,在接到遴选新型教与学实验区的要求后,经过走访、调研,向不同层次专家请教后,南海区教育局决定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推动,适应南海教育信息化和教学融合改革的要求,将教改主战场仍然放在课堂,致力于提升师生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
一组以三年为期、六大项目为具体措施的年度新教改计划正在徐徐铺开。基于南海在教育现代化高水平发展阶段需要突破的瓶颈和难点,南海拿出了六帖“良方”,其中包括实施“智能+课程”工程、“深度课堂”改革工程、“阅读素养”培养工程、“精准教研”工程、“人工智能教育”工程、“感知治理”工程等。
六大项目的实施,将为校园面貌、教学教研等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和利好。“现在,我们对各学校的特色课程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监测,形成校本课程大超市,基本实现了每个学生在学校至少有一门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修的校本课程,个性化的可选择教育在全区成为现实,并着力打造一批精品课程和卓越课程。”郑兰桢介绍了“智能+课程”的主要任务。
在新课程改革基础上应运而生的“深度课堂”,则将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关键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必备知识为基础、以情境为载体,让教学关系、教育资源体系、智能作业服务体系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即将于下一学年开始推出的“名师课堂”,就是这一项目的产物。“名师课堂”由区教研员牵头打造,其中的每一位名师及其团队,都形成一个直播点,打破学校围墙,实现学校和社会教育资源双向融合,以及城乡资源一体化、均衡与共享,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感受到南海优质课程资源。
这一部分的数据支持,正来自第六个项目——物联网基础感知平台建设。“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学改革上的增长点,在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我们要面向课堂需求进行服务,全面建设智慧校园,提升学生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南海电教站站长何敏峰介绍。
在教学教研、深度课堂打造、阅读素养培养等整个过程,都将有具体数据作为支撑,“智能+”南海教育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南海区将以实验区创建为契机,推动南海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南海经验与力量。
文/珠江时报记者罗炽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