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山镇举行2020年防汛打桩汇演观摩会议
锻造抢险队伍 确保平安度汛

■队员合力建桩架。

珠江时报讯(记者/彭燕燕通讯员/冯彬洪摄影报道)“一二三,嘿,再来,一二三!”6月2日上午,狮山镇2020年防汛打桩汇演观摩会议在佛山大堤狮山罗村段举行,狮山镇及4个社会管理处共5支人工打桩队伍参加防汛打桩演练,其中,狮山打桩队以6分30秒的优异成绩夺得冠军。
最快6分30秒完成人工打桩
取桩尖、建桩架、落捶……演练指令一下,狮山打桩队、官窑打桩队、小塘打桩队、罗村打桩队、大圃打桩队5支队伍队员身着不同颜色的队服,赤脚上阵。
大家反应迅速,配合有序,这边两个队员拔出并拖走打孔用的铁制工具,那边几个队员就抬起4米长的木桩走过来,随后,有人扶着木桩,有人负责搭建桩架。“一二三,嘿;一二三,嘿。”桩架搭好后,每队各打3条木桩,4人负责打1条木桩,声起锤落,非常默契。
“加油,加油,快点,再快点!”在演练场外,有不少站在大堤上观演的居民,他们和前来观摩的与会成员一起,为演练场上的队员们呐喊鼓劲。经过激烈角逐,狮山打桩队以6分30秒的成绩率先将3条木桩打入地下2.5米,完成本次演练。
据悉,根据狮山镇防汛防旱防风指挥所(简称“狮山镇三防指挥所”)部署,从5月26日开始,狮山镇及各社会管理处分别组织人工打桩队进行一周集训。
“打桩讲究垂直上,垂直落。”狮山打桩队队长叶远享表示,打桩不仅是力量活,更是技术活。平时除了跑步等体能训练外,队员经常探讨如何才能更好地统一发力,做到下锤快、稳、狠。“我们每次训练都会将木桩打入地下2.7米,也就是比演练多打20厘米,这样真正要上场时打桩速度会更快。”叶远享说。
打造及时处置险情的抢险队伍
人工打桩是防汛抢险的一项传统技能,一般用于处置堤防发生横向裂缝的险情。当道路泥泞不堪,堤坡湿滑,机械抢险条件不具备时,人工打桩就发挥其特有的护堤抢险作用。
狮山水利所副所长、狮山镇三防办公室副主任陈平战介绍,目前正值主汛期,开展防汛打桩演练,可以有效检验基层防汛抢险队伍综合救灾能力,进一步提高其在汛期有效应对和处置突发自然灾害的能力。“组织各相关成员单位的三防工作负责人前来观摩,也是希望成员单位可以在本次会议后,加强抢险队伍的管理和实训。”陈平战说。
“演练展现了这段时间参训队员们的辛苦成果,也达到了我们预期集训的效果。”狮山镇委委员、镇三防常务副总指挥潘景昌表示,各部门要严阵以待,时刻保持防大汛、抢大险、抗大灾的思想,随时做好防汛抢险的准备。在本次演练后,各部门要及时总结演练经验,查找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实际需要,继续组织各类防汛抢险应急队伍进行演练,熟练掌握各类抢险技术、调度方式和组织程序,希望能够锻造及时处置突发险情的抢险队伍,让狮山平平安安度汛。